醉鱼草

醉鱼草
(《纲目》)

【异名】鱼尾草、醉鱼儿草(《履巉岩本草》),槐木(《普济方》),闹鱼花(《纲目》),痒见消(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),光子、羊脑髓、五霸蔷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四方麻、阳包树(《中国药植志》),鱼鳞子(《安徽药材》),药杆子(《江苏植药志》),驴尾草、羊尾巴、防痛树、鸡公尾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毒鱼藤、鲤鱼花草、药鳗老醋(《中国土农药志》),野巴豆、老阳花、萝卜树子、药鱼子(《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》),土蒙花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花玉成、四棱麻、羊饱药、羊白婆、金鸡尾、洞庭草、白皮消、铁帚尾(《湖南药物志》),红鱼波、红鱼皂(《闽东本草》),四季青、白袍花、糖茶、水泡木、雉尾花、楼梅草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,鱼泡草、鱼藤草、洋波、鱼背子花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态】醉鱼草
落叶灌木,高1~2.5米。树皮茶褐色。小枝具四棱而稍有翅,棱的两面有短白茸毛,老则脱落。叶对生,卵圆形至矩状披针形,长3~8厘米,宽1.5~3厘米,纸质,先端尖,全缘或有小齿,基部浑圆至钝形或楔形;幼嫩时叶面间有茸毛,下面密被绵毛,老时两面均无毛;叶柄长2~4毫米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18~40厘米;总苞1片,披针形,有茸毛;萼钟状,4或5浅裂:花冠紫色,有白色闪光的细鳞片,长1~1.2厘米,前端膨大,4裂,裂片卵圆形;雄蕊4,花丝短,贴生;雌蕊1,花柱线形,柱头2裂,子房上位。蒴果,2瓣裂,椭圆形,长约5毫米。种子细小,略为纺锤状。花期4~7月。果期10~11月。
生于山地,亦有栽培以供观赏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本植物的根(七里香)、花(醉鱼草花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【化学成分】叶含醉鱼草甙等多种黄酮类。

【药理作用】醉鱼草有某些杀昆虫作用

【性味】辛苦,温,有毒。

①《纲目》:"辛苦,温,有小毒。"
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微辛,温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,杀虫,活血。治流行性感冒,咳嗽,哮喘,风湿关节痛,蛔虫病,钩虫病,跌打,外伤出血,痄腮,瘰疬。
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能活血行气。"
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消风去湿,行气化痰,解毒止咳。治腹痛,腹泻,痈肿,关节痛。"

③《闽东本草》:"消食去积滞,杀虫。治蛔虫绞痛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0.5~1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丹涂或研末掺。

【选方】①治流行性感冒:醉鱼草五钱到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)

②治钩虫病:醉鱼草五钱(儿童酌减)。水煮二小时,取汁一百毫升,加白糖,于晚饭后与次晨饭前分服。服药量可由五钱逐次增至五两。个别服药者有恶心、腹痛、腹泻、头昏乏力等症状。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

③洽疟疾:醉鱼草、白英各一两。水煎,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内服,连服二天。(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)

④治跌打新伤:鲜醉鱼草全草,五至八钱(干的三至五钱)。酌加红酒、开水炖一小时,内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⑤治外伤出血:醉鱼草叶晒干研末,撒在伤口,并轻轻压一下,有止血作用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⑥治误食石斑鱼子(中)毒,吐不止;鱼尾草研汁服少许。(《普济方》)

⑦治痄腮:醉鱼草五钱,枫球七枚,荠菜三钱。煮鸡蛋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⑧治瘰疬:醉鱼草全草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⑨治风寒牙痛:鲜醉鱼草叶和食盐少许,捣烂取汁漱口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
用复方醉鱼草片剂,每次8片,日服3次(1日剂量为生药醉鱼草5.3钱,紫金牛4.7钱,芫花2.6分),10天为一疗程。用药后近期疗效明显,一般在3~5天后咳嗽缓解,脓痰转稀,容易咳出,喘息减轻,但不能完全控制。副作用有胃部不适,舌咽干燥,肠胀气,个别诉头昏,停药后即消失。

②治疗支气管哮喘
取醉鱼草煎服,每日2次,每次2两。试治1例,于每次服药后10~15分钟吐出大量黄脓样痰,约2周后自觉胸部紧闷有明显改善,继续服药1个半月(总药量达6斤),症状逐渐消失,3个月后随访病者已恢复工作,虽在天气改变时亦末发作,检查两肺呼吸音清晰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294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仁菜根

    仁菜根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出邱茄儿、邱茄根(《饮膳正要》)。 【来源】为藜科植物仁菜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仁菜,又名:糖萝卜。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60~120厘米。根肉质,肥厚,…

  • 水牛角_水牛角怎么入药_水牛角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沙牛角 性味:味苦;咸;性寒 功能主治:清热;解毒;凉血;定惊。主热病头痛;商热神昏;发斑发疹;吐血、衄血;瘀热发黄;小儿惊风及咽喉肿痛;口舌生疮 生长采收 来源:…

  • 核桃楸皮

    核桃楸皮(《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楸树皮(《甘肃中药手册》),楸皮(《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。植物形态详"核桃楸果"条。 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收,剥取枝皮或…

  • 透骨草_透骨草的副作用_透骨草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珍珠透骨草、竹格叉、吉盖草、枸皮草 性味:辛;性温 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;舒筋活血;散瘀消肿;解毒目痛。主风湿痹痛;筋骨挛缩;寒湿脚气;腰部扭伤;瘫痪;闭经;阴囊湿疹…

  • 海金沙草

    海金沙草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竹园荽(《履巉岩本草》),迷离网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鸡胶莽(《质问本草》),斑鸠窝(《草木便方》),左篆藤、金线风、破网巾、黄金塔(《分类草药性》)…

  • 白鹤藤

    白鹤藤(《本草求原》) 【异名】白面水鸡(《陆川本草》),白背丝绸(《生草药手册》),白底丝绸(《岭南草药志》),绸缎藤、银背藤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一匹绸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 【…

  • 狗肾_狗肾可以生吃吗_狗肾泡酒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狗 性味:味甘;咸;性温 功能主治:补肾温阳。主肾虚身冷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犬科动物狗的肾脏。 原形态:家狗,狗是家畜之一。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…

  • 撑篙竹_撑篙竹的药用部位_撑篙竹吃了中毒了怎么办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油竹、白眉竹、花眉竹 性味:甘;苦;凉 功能主治:清热;除烦;止呕;止血。主热病烦渴;呕吐;小儿惊厥;吐血;衄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、…

  • 猪肺_猪肺吃多了有什么影响_猪肺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味甘;性平 功能主治:补肺止咳;止血。主肺虚咳嗽;咯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猪科动物猪的肺。 原形态:猪的品种繁多,达150多种,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:躯…

  • 羊屎条根

    羊屎条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 【异名】羊奶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羊食子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忍冬科植物黑汉条之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黑汉条,又名:牛屎柴(《乾坤生意》),羊屎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