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蜈蚣_石蜈蚣的医用价值_石蜈蚣的医疗用途

基础信息

别名:红蚂蝗七、石螃蟹、石棉、岩白菜、岩蚂蝗

性味:味苦;微辛;性凉

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;行滞消积;止血活血;解毒消肿。主痢疾;肝炎;小儿疳积;胃痛;吃力血;外伤出血;跌打损伤;痈肿疮毒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蚂蝗七的根茎或全草。

原形态:蚂蝗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长,扁圆柱形,有横纹,似蚂蝗状,下侧生多数须根。叶均基生;叶柄长2-8.5cm,有疏柔毛;叶片革质,卵形、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4-10cm,宽3.5-11cm,先端急尖或微钝,基部歪斜或宽楔形至截形,或一侧心形,两侧不对称,边缘有锯齿,两面疏被长伏毛。聚伞花序1-4(-7)支,骨1-5花;花序梗长6-28cm。被柔毛;苞片狭卵形至三角形,被柔毛;花梗长5-30cm;花萼长约10mm,5裂至基部,裂片线状披针形形,边缘上部有齿;花冠淡紫色或紫色,长4-6.5cm,外面疏被短柔毛,在内面上唇有2条纵毛,花冠筒细漏斗,长2.5-3.8cm,上唇2裂,下唇3裂;雄蕊2,花丝基部被疏柔毛,花药相连,有髯毛;退化雄蕊2,无毛;花盘环状;子房及花柱密被短腺毛,柱头2裂。蒴果长6-8cm,宇航局生短腺毛。种子纺锤形,长6-8mm。花期3-4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1000m的山地林中石上或岩石上、山谷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及贵州等地。

文献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458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衣鱼_衣鱼的功效与作用_衣鱼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蟫、白鱼、蛃鱼、壁鱼、蠹鱼、铰剪虫 性味:味咸;性温 功能主治:利尿通淋;祛风明目;解毒散结。主淋病;尿闭;中风口?;小狼惊痫;重舌;目翳;瘢痕疙瘩 生长采收 来源…

  • 苦菜根

    苦菜根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根,植物形态详"苦菜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纲目》:"治血淋,利小便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1.5两(鲜用)。

  • 点地梅

    点地梅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噶蒂慕布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报春花科植物大红花点地梅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大红花点地梅多年生矮小草本,全株被白色细柔毛。根细长,具少数分枝。…

  • 熊胆

    熊胆(《药性论》) 【来源】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。 【动物形态】①黑熊(《纲目》),又名:熊(《诗经》),猪熊(《尔雅翼》),狗熊(《广东新语》),黑瞎子、登仓、狗驼子。体长…

  • 木通

    木通(《药性论》) 【异名】通草、附支(《本经》),丁翁(《吴普本草》),丁父(《广雅》),葍藤(《本草经集注》),王翁、万年、万年藤(《药性论》),燕蕧、乌蕧(《唐本草》)。 【…

  • 辛夷

    【中文名】辛夷(《本经》) 【类别】花类辛夷 【异名】辛矧、侯桃、房木(《本经》),新雉(《甘泉赋》),迎春(《本草拾遗》),木笔花(《蜀本草》),毛辛夷、辛夷桃(《山西中药志》)…

  • 柽柳

    柽柳(《本草图经》) 【异名】柽(《诗经》),河柳(《毛诗传》),殷柽(《尔稚》郑玄注),雨师(陆玑《诗疏》),赤杨(崔豹《古今注》),人柳(《三辅旧事》),赤柽(《日华子本草》)…

  • 射干

    射干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乌扇、乌蒲(《本经》),黄远(《吴普本草》),夜干(《本草经集注》),乌要、乌吹、草姜(《别录》),鬼扇(《补缺肘后方》),风翼(《本草拾遗》),仙人掌、…

  • 玉_玉是中药吗_玉的作用与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玉英、白玉、玄真、纯阳主、赤玉、天妇、延妇 性味:甘;平;无毒 功能主治:润肺清胃;除烦止渴;镇心;明目。主喘息烦满;消渴;惊悸;目翳;丹毒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…

  • 使君子_使君子的功效_使君子有什么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留求子、史君子、五棱子、索子果、冬均子、病柑子、君子仁、冬君子、病疳子 性味:味甘;性温;小毒 功能主治:杀虫;消积;健脾。主蛔虫腹痛;小儿疳积;乳食停滞;腹胀;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