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菜

紫菜
(《本草经集注》)

【异名】索菜(《漳浦县志》),紫英(《本草从新》),子菜(《漳州府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主要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。

【植物形态】甘紫菜
藻体为扁平叶状体,基部有盘状固着器。具短柄,由柄上生出的叶状体呈广披针形或椭圆形,一般长可达15~20厘米,宽10~16厘米,个别的长可达50厘米,宽可达30厘米。膜质,边缘波状;幼时浅粉红色,以后逐渐变为深紫色,衰老时转为浅紫黄色。生长期(叶状体)11月至次年5月。
生于海湾内较平静的中潮带岩石上。分布江苏连云港以北的黄海和渤海海岸。亦有栽培者。

此外常见的尚有圆紫菜(青岛以南沿海)、长紫菜(浙江、福建、广东沿海)等数种。

【化学成分】干紫菜含水分10%,蛋白质24.5%,脂肪0.9%,碳水化物31%,粗纤维3.4%,灰分30.3%,钙330毫克%,磷440毫克%,铁32毫克%,胡萝卜素1.23毫克%,硫胺素0.44毫克%,核黄素2.07毫克%,尼克酸5.1毫克%,抗坏血酸1毫克%。每公斤干紫菜含碘18毫克。

甘紫菜中含核黄素,尼克酸,生物素,硫辛酸,维生素B12,胆碱比较丰富;多量自由氨基酸如丙氨酸,谷氨酸,天门冬氨酸;β-胡萝卜素及少量α-胡萝卜素,叶黄素,玉蜀黍黄素;藻红蛋白,藻青蛋白,叶绿素。甘紫菜中含总脂约1.7%(以干重计算),其中磷脂占35%,甘油三酯25%,甘碳四烯酸占40.8%。尚含α-蒎烯,d-柠檬烯,异松油烯,牻牛儿醇,葛缕酮,糠醛,缬草酸,甲酸,乙酸,丙酸等。

【性味】甘咸,寒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味甘,寒。"

②《本草从新》:"甘咸,寒。"

③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甘,凉。"

【归经】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太阴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化痰软坚,清热利尿。治瘿瘤,脚气,水肿,淋病。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治瘿瘤结气。"

②《食疗本草》:"下热气,若热气塞咽者,汁饮之。"

③《纲目》:"病瘿瘤脚气者宜食之。"

④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和血养心,清烦涤热,治不寐,利咽喉,除脚气瘿瘤,主时行泻痢,析酲开胃。"

⑤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治水肿,淋疾,湿性脚气,甲状腺肿,慢性气管炎,咳嗽。"

⑥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干嚼之,治肺坏疽的起始性吐臭痰者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。

【宜忌】①《食疗本草》:"多食胀人。"

②《本草拾遗》:"多食令人腹胀、发气,吐白沫,饮少热醋消之。"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04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漆姑草_漆姑草怎么入药_漆姑草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牛毛粘、瓜糙草、蛇牙草、牙齿草、沙子草、大龙叶、羊地草、小叶米粞草、踏地草、风米莱、虾子草、大龙草、虫牙草、地松、(匿/虫)鼻药、地兰、胎乌草、虎牙草 性味:苦;辛…

  • 油桐根

    油桐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桐子树根(《草木便方》),桐油树蔃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高桐子根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桐油树根(《贵州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树根…

  • 原蚕蛾

    原蚕蛾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晚蚕蛾(《日华子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。 【动物形态】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。体长1.6~2.3厘米。翅展3.9~4.…

  • 黄颡鱼颊骨

    黄颡鱼颊骨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,动物形态详"黄颡鱼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普济方》:"治喉痹,黄颡鱼颊骨烧灰出火毒,以茶清调下三钱匕。"

  • 紫燕草

    紫燕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桔梗科植物紫燕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紫燕草多年生草本,高约40厘米,全体有短毛。茎直立,细圆柱形,光滑,紫色。茎自基部多分枝,常15枝以上。单…

  • 假韶叶

    假韶叶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 【来源】为胡椒科植物假韶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假韶"条。 【性味】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苦,性温,无毒。" ②《本草求原》:"苦辛,温。" 【功用主治】…

  • 鸭脚木叶

    鸭脚木叶(《岭南采药录》) 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叶,植物形态详"鸭脚木皮"条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取。 【性味】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味涩,性平。" ②《陆川本草》:"味辛,微…

  • 桑叶

    桑叶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铁扇子(《百草镜》)。 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桑的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桑(《诗经》),又名:家桑(《日华子本草》),荆桑(王祯《农书》),桑椹树(《救荒本草》)…

  • 竹茹1

    竹茹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竹皮(《金匮要略》),青竹茹(《本草经集注》),淡竹皮茹(《别录》),淡竹茹(《食疗本草》),麻巴(《草木便方》),竹二青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 …

  • 乌药子

    乌药子(《分类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乌药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斗门方》:"治阴毒伤寒,乌药子一合,炒令黑烟起,投于水中,煎取三、五沸,服一大盏,侯汗出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