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木_苏木有副作用嘛_苏木有哪些好处

基础信息

别名:苏枋、苏方、苏方木、棕木、赤木、红柴、红苏木、落文树

性味:甘;咸;平;无毒

功能主治:活血祛瘀,消肿定痛。主妇人血滞经闭,痛经,产后瘀阻心腹痛,产后血晕,痈肿,跌打损伤,破伤风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心材。

原形态:苏木灌木或小乔木,高5-10。树干有刺。小枝灰绿色,具圆形突出的皮孔,新枝被柔毛。二回羽状复叶,长达40cm,羽片7-13对,对生,叶轴被柔毛;小叶9-17对,对生,长圆形至长圆状菱形,长约14mm,宽约6mm,先端钝形微凹,基部歪斜,全缘。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具腺点,中脉偏斜。圆锥花序项生或腋生。长约与叶相等,被短柔毛;苞片大,披针形,早落;花梗长约15mm,被细柔毛;花托浅钟形;萼片5,稍不等,下面1片比较大,呈兜状;花瓣黄色,阔倒卵形,长约9mm,最上面1片基部带粉红色,具柄;雄蕊10,离生,2轮排列,稍伸出,花丝细,上部扭曲,下部密被柔毛;雌蕊1.花柱细长,子房有灰色绒毛,花柱被毛,柱头截平。荚果木质、稍压扁,近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,长约7cm,宽3.5-4cm,基部稍狭,先端斜向平截,先端有喙,红棕色,不开裂。种子3-4颗,长圆形,稍扁,长约2cm,褐黄色。花期5-10月,果期7月至翌年3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050m的山谷丛林中或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。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医学启源》。1.《雷公炮炙论》:苏方木,若有中心文横如紫角者,号曰木中尊色,其力倍常百等。2.《本草纲目》:苏木,煎汁忌铁器,则色黯。其木蠹之粪,名曰紫纳,亦可用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唐本草》:主破血,产后血胀闷欲死者。2.《本草拾遗》:主霍乱呕逆及人常呕吐,用水煎服之。破血当以酒煮为良。3.《海药本草》:主虚劳血癖气壅滞;产后恶露不安,腹中搅痛;及经络不通,男女中风,口噤不语。宜细研乳头香细末方寸匕,酒煎苏方去滓调服,立吐恶物瘥。4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妇人血气心腹痛,月候不调及蓐劳。排脓止痛,消痈肿扑损瘀血,女人失音,血噤,赤白痢并后分急痛。5.《医学启源》:《主治秘诀》云,发散表里风气。破死血。6.李果:破疮疡死血,产后败血。7.《医林纂要》:补心散瘀,除血分妄作之风热。8.《用药心法》:苏木,去风与防风同用。9.《本草纲目》:苏枋木,少用则和血,多用则破血。10.《本草经疏》:苏方木,凡积血与夫产后血胀闷欲死,无非心、肝二经为病,此药咸主入血,辛能走散,败浊瘀积之血行,则二经清宁,而诸证自愈。《日华子》、《海药》所主,悉取其入血行血。辛咸消散,亦兼有软坚润下之功,故能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,妇人产后尤为所须耳。11.《本经逢原》:苏木阳中之阴,降多升少,肝经血分药也。性能破血,产后血胀闷欲死者,苦酒煮浓汁服之。本虚不可攻者,用二味参苏饮,补中寓泻之法,凛然可宗。但能开泄大便,临症宜审。若因恼怒气阻经闭者,宜加用之。12.《本草求真》:苏木,功用有类红花,少用则能和血,多用则能破血。但红花性微温和,此则性微寒凉也。故凡病因表里风起,而致血滞不行,暨产后血晕胀满以(欲)死,及血痛血瘕、经闭气壅、痈肿、跌扑损伤等症,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492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茭白

    茭白(《本草图经》) 【异名】出隧、蘧蔬(《尔雅》),绿节(《西京杂记》),菰菜、茭首(孟诜),菰首(《本草拾遗》),菰笋、菰手、茭笋(《本草图经》),茭粑(《纲目》),茭瓜、茭耳…

  • 五爪金龙花

    五爪金龙花(《泉州本草》) 【来源】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花蕾,植物形态详"五爪龙"条。 【采集】夏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 【性味】甘,寒,无毒。 【功用主治】止咳除蒸。治骨蒸劳热,咳…

  • 蜈蚣兰

    蜈蚣兰(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) 【异名】石蜈蚣、狗牙半枝、齿牙半枝莲(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),金百脚、白脚蜈蚣、飞天蜈蚣、蜈蚣草、柏子兰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…

  • 秦皮_秦皮的功效与作用_秦皮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岑皮、(木岑)皮、樊槻皮、秦白皮、(木寻)木皮、蜡树皮 性味:苦;涩;性寒 功能主治:清热燥湿;清肝明目;止咳平喘。主湿热泻痢;带下,目赤肿痛;睛生疮翳;肺热气喘咳…

  • 原蚕蛾

    原蚕蛾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晚蚕蛾(《日华子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。 【动物形态】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。体长1.6~2.3厘米。翅展3.9~4.…

  • 单头紫菀

    单头紫菀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喉风草、百条根、牛舌草、打风草、野白菊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陀螺紫菀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…

  • 美丽风毛菊

    美丽风毛菊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 【异名】漏子多吾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美丽风毛菊多年生草本,高4~10厘米。根茎粗厚,木质…

  • 青箭

    青箭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 【异名】竹节黄(《中草药植物》)、小接骨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爵床科植物柔刺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柔刺草披散草本。茎具细致纵纹,嫩枝被短茸毛…

  • 伏牛花

    伏牛花(《开宝本草》) 【异名】隔虎刺花(《开宝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。植物形态详"虎刺"条。 【性味】《开宝本草》:"苦甘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祛风除湿,舒筋…

  • 老鼠吹箫

    老鼠吹箫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羊饥藤、鸡舌头叶、风藤草。 【来源】为清风藤科植物云南清风藤的茎叶或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云南清风藤藤状灌木。叶互生;披针形,长3.9~6.9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