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牡丹

野牡丹
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【异名】猪姆草、山石榴、咂口巴(《植物名汇》),地茄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豹牙郎木(《陆川本草》),杏口巴、毡子杆、老虎杆、毛足杆、小毛香、毛张口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活血丹、高脚山落苏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野石榴、金石榴、金鸡腿(《闽东本草》)。

【来源】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态】野牡丹
常绿灌木,高1~5米。茎密被紧贴鳞片状粗毛。叶对生,阔卵形,长5~14厘米,宽3~7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狭心形,主脉5~7条,上面密被紧贴的粗毛,下面密被长柔毛;叶柄长1~2厘米,紫色,被粗毛。花大而美丽,紫红色,通常3朵聚生于枝梢,有时单生或5朵聚生;苞片卵形至披针形,短于萼管或与萼等长;萼密被披针形、紧贴的鳞片状粗毛,裂片披针形与萼管等长;花瓣5;雄蕊10,花丝淡黄色,其中5枚具有紫色的药及延长的药隔,其他5枚花药黄色,线形,药隔不延长;雌蕊1,子房下部与萼管合生,上部密被柔毛,5室,胚珠多数,中轴胎座,花柱紫红色,柱头头状。蒴果多少肉质,长圆形,壶状,长1厘米许,外被贴伏的鳞片状租毛,不规则开裂。种子多数,黑色。花期7月。果期10月。
生于山坡、旷野。分布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本植物的根(野牡丹根)、果实(野牡丹子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【性味】酸涩,凉。
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酸,微温。"

②《陆川本草》:"寒,涩微酸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凉,味酸涩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消肿,清热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痈肿疔毒,乳汁不行。
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除热解毒,逐湿祛风。治痈肿疔毒,跌打损伤。"

②《陆川本草》:"叶,治刀伤,止血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行气,活血,清热。治月瘕病,癥瘕吐血,跌打损伤及肠痈。"

④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治血丝虫病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【选方】①治跌打损伤:野牡丹一两,金樱子根五钱,和猪瘦肉酌加红酒炖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②治膝盖肿痛:野牡丹八钱,忍冬藤三钱,水煎服,日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③治痈肿:鲜野牡丹叶一至二两,水煎服,渣捣烂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④治耳痈:野牡丹一两,猪耳一个,水煎服。

⑤治蛇头疔:野牡丹六钱,和猪肉炖服。

⑥治乳汁不通:野牡丹一两,猪瘦肉四两,酌加酒水炖服。(④方以下出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⑦治月瘕病,经期发肿:夻口巴、八月瓜根、无娘藤、何首乌、臭草根、打碗子根,炖肉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⑧解木薯中毒:野牡丹叶或根二至三两煎服。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09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剪红纱花

    剪红纱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汉宫秋、地黄连(《群芳谱》),散血沙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石竹科植物剪秋罗的带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剪秋罗多年生草本。根粗直而深。茎直立…

  • 金冠鳞毛蕨_金冠鳞毛蕨的功效与作用_金冠鳞毛蕨副作用与禁忌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贯众 性味:苦;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散瘀。主热毒斑疹;金疮;产后血气胀痛;崩漏;带下;衄血;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金冠鳞毛蕨的根茎。…

  • 木蝴蝶树皮

    木蝴蝶树皮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【异名】土黄柏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土大黄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千张纸树皮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树皮,植物形态详"…

  • 酸不溜

    酸不溜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分枝蓼、叉枝蓼、酸姜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。 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叉分蓼多年生草本,高1~1.5米。茎从基部开始…

  • 禹白附

    禹白附(《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牛奶白附(《中药志》),鸡心白附(《中药材品种论述》)。 【来源】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。植物形态详"独角莲"条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挖块茎,除去残茎…

  • 岩豆藤花

    岩豆藤花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花。植物形态详"岩豆藤根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鼻衄。岩豆藤花、白茅根各二钱。煎水服。

  • 胡荽子

    胡荽子(《千金·食治》) 【异名】芫荽子(《普济方》)。 【来源】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胡荽"条。 【采集】8~9月果实成熟时采取果枝,晒干,打下果实,除净杂质,再晒…

  • 牛白藤根

    牛白藤根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【来源】为茜草种植物牛白藤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牛白藤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性味】福州军区《中草药手册》:"性凉,味甘淡微苦。" 【功用…

  • 粉叶地锦

    粉叶地锦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【异名】细母猪藤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粉叶爬山虎的根或藤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粉叶爬山虎落叶攀援藤本。幼枝有4~6棱脊;嫩叶带紫…

  • 鷩雉

    鷩雉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赤鷩(《山海经》),鵕鸃(《汉书》),采鸡(《逸周书》),锦鸡(《禽经》),金鸡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。 【动物形态】红腹锦鸡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