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蔗_甘蔗糖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 甘蔗治疗感冒吗

基础信息

别名:薯蔗、干蔗、接肠草、竿蔗、糖梗

性味:甘;寒

功能主治:清热生津;润燥和中;解毒。主烦热;消渴;呕哕反胃;虚热咳嗽;大便燥结;痈疽疮肿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秆。

原形态:甘蔗,多年生草本。秆高约3m,粗2-5cm,绿色或棕红色,秆在花序以下有白色丝状毛。叶鞘长于节间,无毛,仅鞘口有毛;叶舌膜质,截平,长约2mm;叶片扁平,两面无毛,具白色肥厚的主肪,长40-80cm,宽约20mm。花序大型,长达60cm,主轴具白色丝状毛;穗轴节间长7-12mm,边缘疏生长纤毛;无柄小穗披针形,长4.5-5mm,基盘有长于小穗2-3倍的丝状毛;颖的上部膜质,边缘有小毛,第1颖先端稍钝,具2脊,4脉,第2颖舟形,具3脉,先端锐尖;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,有1脉,先端尖,第2外稃狭窄成线形,长约3mm,第2内稃披针形,长约2mm。有柄小穗和无柄小穗相似;小穗柄长3-4mm,无毛,先端稍膨大。花、果期秋季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。资源分布: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1.《别录》。2.孟诜:蔗有赤色者,名昆仑蔗,白色者名荻蔗。竹蔗以蜀及岭南者为胜,江东虽有,而劣于蜀产。会稽所作乳糖,殊胜于蜀。3.《纲目》:蔗皆畦种,丛生,最困地力,茎似竹而内实,大者围数寸,长六、七尺,根下节密,以渐而疏。抽叶如芦叶而大,长三、四尺,扶疏四垂,八、九月收茎,可留过春,充果食。按王灼《糖霜谱》云,蔗有四色,曰杜蔗,即竹蔗也,绿嫩薄皮,味极醇厚,专用作霜。曰西蔗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纲目》:蔗,脾之果也,其浆甘寒,能泻火热。煎炼成糖,则甘温而助湿热,所谓积温成热也。蔗浆消渴解酒,自古称之,而孟诜乃谓共酒食发痰者,岂不知其有解酒除热之功耶。《日华子》又谓沙糖能解酒毒,则不知既经煎炼,便能助酒为热,与生浆之性异矣。2.《本草经疏》:甘蔗,为稼穑之化,其味先入脾,故能助脾气,脾主中州,故主和中。甘寒除热润燥,故主下气利大肠也。《大明》谓其消痰止渴,除心胸烦热,解酒毒。今人用以治噎膈、反胃呕吐,大便燥结,皆取其除热、生津、润燥之功耳。3.《玉楸药解》:蔗浆,解酒清肺,土燥者最宜。阳衰湿旺者服之,亦能寒中下利。《本草》谓其下气止呕,则虽属甘缓,亦颇疏利不壅,与白沙糖性平功用相仿。4.《纲目拾遗》:黄海若云,凡痘疹不出,及闷痘不发,毒盛胀满者,此痘属急症,宜青皮甘蔗榨汁与食,不时频进,则痘立起,其寒散、解毒之功,过于蚯蚓、白鸽,惜人不知其功用。5.《别录》:主下气和中,助脾胃,利大肠。6.《食疗本草》:主补气,兼下气。7.《日华子本草》:利大小肠,下气痢,补脾,消痰止渴,除心烦热。8.《日用本草》:止虚热烦渴,解酒毒。9.《滇南本草》:治百毒诸疮,痈疽发背,捣烂敷之;汁:治心神恍惚,神魂不定,中风失音,冲开水下。又熬饧食,和胃更佳。10.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同姜汁服,可解河豚毒。11.《本草再新》:和中清火,平肝健脾,生津止渴,治吐泻、疟、痢,解疮火诸毒。1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利咽喉,强筋骨,息风养血,大补脾阴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792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建兰叶

    建兰叶(《纲目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建兰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建兰花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用。 【性味】《泉州本草》:"味辛,平,无毒。" 【归经】《泉州本草》:…

  • 血榧

    血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【异名】臭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。 【植物形态】南方红豆杉,又名:美丽红豆杉。常绿乔木,高10~25米。…

  • 红背酸藤_红背酸藤的功效_红背酸藤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酸藤、黑风藤、风藤、酸藤木、三酸藤、蚂蝗藤、牛卷藤、乳藤、酸叶藤、麻骨风、头林心、斑鸠藤、厚皮藤 性味:酸;性平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化滞;活血消肿。主咽喉肿痛…

  • 山蒟_山蒟的副作用_山蒟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酒饼藤、爬岩香、二十四症、上树风、石蒟、穿壁风、满天香、小风藤、山萎绿藤、香藤、钻骨风、辣椒姜、见风追、过节风、于节风、上树蛇、抱蛇、水蒌、血姜、山老叶、也侧苗 性…

  • 菟丝子

    【中文名】:菟丝子【类别】:种子类菟丝子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菟丝实(《吴普本草》),吐丝子(《本草求原》),无娘藤米米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,黄藤子、龙须子(《东北药植志》)…

  • 牛筋草

    牛筋草(《纲目拾遗》) 【异名】千金草(《纲目拾遗》),千千踏、忝仔草、千人拔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穆子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牛顿草、鸭脚草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粟仔越、野鸡爪…

  • 天脚板果

    天脚板果(《峨嵋药植》) 【来源】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瑭瑚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天脚板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峨嵋药植》:"捣烂,调面粉外敷,治跌打损伤。"

  • 慈竹花

    慈竹花(《重庆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,植物形态详"慈竹叶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痨伤吐血:鲜慈竹花半斤,鲜黄桷树寄生半斤,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。

  • 秋海棠根

    秋海棠根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 【异名】一口血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金线吊葫芦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红白二丸、岩丸子、大红袍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秋海棠种植物秋海棠的根,…

  • 白毛藤根

    白毛藤根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白毛藤"条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 【性味】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苦辛,无毒。" ②《重庆草药》:"味甘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