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菜子油

油菜子油
(《纲目》)

【异名】香油(《本经逢原》),菜子油(《摄生众妙方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油菜子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态详"芸薹"条。

【功用主治】治肠梗阻,汤火灼伤,湿疹。

《本经逢原》:"治痈疽及痔漏中生虫,以香油涂之。"

【选方】①治风疮不愈:陈菜子油同穿山甲末,熬成膏涂之。(《摄生众妙方》)

②治汤火伤灼:菜子油调蚯蚓屎搽之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③治无名肿毒,风疹,皮肤瘙痒,湿疹:生菜子油,外搽,一日数次。治疗时期,忌用水洗患处。(《浙江中医》9(6):227,1966)
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肠梗阻
按年龄大小用菜子油1~5两(10两制),1次或2次服下,不能口服者由胃管注入。同时配合必要的辅助疗法,如补液、输血,纠正酸中毒,抗休克,应用抗菌素等。一般服后3~4小时肠鸣增加,有的暂时腹痛加重,但随后即痛减胀消;约8小时左右解大便,症状消失。治疗35例,痊愈26例,无效9例。本药对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,对扭转套叠性肠梗阻效果不佳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301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糠谷老

    糠谷老(《山西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看谷老、老谷穗、鎗谷、鎗谷老,老鎗谷。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粟感染禾指梗霉而生糠秕的病穗。 【采集】秋季收割粟米时采收,晒干。 【药材】病穗呈貂尾…

  • 青刺尖

    青刺尖(《滇南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扁核木,又名:梅花刺。落叶灌木,高1~2米。枝具棱,灰绿色,常有白色粉霜,具枝刺,长8~20毫米。单叶互生或丛…

  • 五香血藤_五香血藤是中药吗_五香血藤的功能主治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血藤、紫金藤、钻骨风、小血藤、岩枇杷、内风消、野五味子藤 性味:酸;性温 功能主治:舒筋活血;理气止痛;健脾消食;敛肺生津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劳伤;风湿腰痛;关节…

  • 白牛胆

    白牛胆(《泉州本草》) 【异名】毛老虎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猪耳风、大力黄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白叶菊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大麻香、毛柴胡、白面风、土蒙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,…

  • 悬钩茎

    悬钩茎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茎。植物形态详"悬钩子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拾遗》:"茎烧为末服之,主喉中塞。"

  • 猕猴肉

    猕猴肉(《证类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猴科动物猕猴的肉,动物形态详"猕猴骨"条。 【性味】①《证类本草》:"味酸,平,无毒。" 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酸,温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证类本箪》…

  • 挖耳子草

    挖耳子草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金挖耳、贡布美多霹米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高山天名精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高山天名精多年生草本。茎高达1米,上部有分枝。叶互生,下部…

  • 岩扫把

    岩扫把(《贵州草药》) 【异名】水香草、连钱草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倒地掐(《药学学报》11:748.1965),龙眼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盾叶唐松草的全草或根。…

  • 一味药_一味药有什么功效_一味药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野槐树山皂角、铁皂角、山绿豆、一味药、紫花料梢、野绿豆、马料梢、夜闭草、绿豆柴、苦处喜、豆瓣木 性味:味苦;涩;性平 功能主治:清热解表;散瘀消积。主风热感冒;肺热…

  • 礜石

    礜石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礜(《山海经》),青分石、立制石、固羊石(《本经》),白礜石、鼠乡、泽乳(《吴普本草》),太白石,石盐(《别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硫化物类矿物毒砂的矿石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