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叶三七

羽叶三七
(《中国药植志》)

【异名】纽子三七(《中国药植志》),复羽裂参(《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》),羽叶竹节参(《中药志》),黄连三七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羽叶三七的根茎。

【植物形态】羽叶三七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达70厘米。根茎细长横卧;茎圆柱状,表面有较深的纵条纹,疏生刺毛,下部近于光滑。掌状复叶3~5枚。轮生茎端;叶柄扁压状,长5~13厘米,上面呈纵浅槽,两侧及背面疏生刺毛;小叶5~7片,小叶柄亦有刺毛;小叶片呈羽状分裂,长3~8厘米,宽1~3厘米,两端裂片较中部者为小,顶端裂片先端渐尖,裂片边缘有锯齿,叶片薄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;上面叶脉上及齿尖均有刺毛。伞形花序单一,顶生;总花柄远较叶柄为长,表面近于光滑无毛,有纵条纹;花柄丝状;花两性,或单性与两性共存;花萼钟状,先端5裂;花瓣5枚,卵状三角形;雄蕊5,与花瓣互生,花丝短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2枚,基部合生。核果浆果状。花期7月。
野生于山坡森林下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等地。

【采集】9~10月。挖取根茎,去净须根及泥土,晒干或炕干。

【药材】干燥的根茎细长,节部膨大如环,旁生少致纤细不定根,节间呈细柱形,长4~6厘米,直径约2毫米,表面浅棕黄色,有浅的纵皱纹,近节处稍宽。质较坚硬,断面黄白色,有多数细小孔隙。气微,味苦略甜。
产于四川、云南、陕西等地。

【功用主治】止血,散瘀。治吐血,衄血,跌打损伤,劳伤腰痛。

①《中国药植志》:"有疗伤止血之效,可作三七代用品。"

②《中药志》:"治疗跌打损伤,或作补药。"

③治鼻衄,吐血,小儿惊风,骨蒸虚劳,劳伤腰痛。(陕西)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汁涂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345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茶叶

    茶叶(《本草便读》) 【异名】苦茶、槚(《尔雅》),荼、茗、荈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苦梌(《唐本草》),蔎(《茶经》)),腊茶(《圣济总录》),茶芽(《本草别说》),芽茶(《简便单方…

  • 荷叶_荷叶的害处_荷叶的药用价值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蕸 性味:苦;涩;平; 功能主治:清热解暑;升发清阳;散瘀止血。主暑湿烦渴;头痛眩晕;脾虚腹胀;大便泄泻;叶血下血;产后恶露不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睡莲科…

  • 风车藤_风车藤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风车藤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红龙、狗角藤 性味:涩;微苦;性温 功能主治:温肾益气;涩精止遗。主肾虚阳痿;遗精;尿频;自汗盗汗;风寒湿痹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藤茎。…

  • 小赤麻根

    小赤麻根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【来源】为荨麻种植物小赤麻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小赤麻亚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赤色。叶对生,菱状卵形,长4~8厘米,宽2.5~4厘米,先…

  • 山五味子

    山五味子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老米酒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冷饭子(《贵州药檀目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忍冬科植物山五味子的根、叶、果、树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山五味子灌木,…

  • 虎杖叶

    虎杖叶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虎杖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叶含异槲皮甙,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,鞣质17%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拾遗》:"捣敷蛇…

  • 野拔子_野拔子有毒性吗_野拔子吃多了会有副作用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香苏草、野苏、野香苏、崩疮药、扫把茶、膜悠麻、小苏苏棵、里香薷、狗尾巴香、山香、鬼米香条、小野菝子、满山香、小坝子 性味:味辛;苦;性凉 功能主治:解表退热;化湿和…

  • 八仙花

    八仙花(《植物名实田考》) 【别名】粉团花、紫阳花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、叶、花。 【植物形态】绣球落叶灌木。小枝粗壮,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。叶大而稍…

  • 大白顶草

    大白顶草(《贵州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大白顶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大白顶草一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具纵条纹。叶互生,叶片长倒卵形,有不规则的羽状浑裂,裂片边缘具小尖…

  • 肉豆蔻

    肉豆蔻(《药性论》) 【异名】迦拘勒(《本草拾遗》),豆蔻(《续传信方》),肉果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。 【植物形态】肉豆蔻常绿乔木,高可达20米。叶互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