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叶

人参叶
(《增订伪药条辨》)

【别名】参叶(《本草从新》)。

【植物形态】五加科植物人参,详"人参"条。

【药材】干燥叶为带有长柄的掌状复叶,小叶5枚,偶有3枚,呈卵形或倒卵形;复叶基部的小叶长2~3厘米,宽1~1.5厘米;复叶上部的小叶长4~15厘米,宽2~4厘米,基部楔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细锯齿,纸质;黄绿色,卷缩状,有时破碎。气清香,味微苦而带甘。

市场所售之人参叶,多为五加种植物大叶三七的叶,形状与人参叶相似。主产四川、陕西等地,药材称为"参叶"。参见"参叶"条。

【性味】苦甘,寒。

①《纲目拾遗》:"味苦微甘。"
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味苦,性寒,无毒。"

【归经】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肺、胃二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药性考》:"清肺,生津,止渴。"

②《纲目拾遗》:"补中带表,大能生胃津,祛暑气,降虚火,利旧肢头目;醉后食之,解酲。"
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阿狄森氏病
用20%乙醇将人参茎叶制威50%的浸剂。日服三次,剂量从每日60~90毫升开始,逐渐增加,通常持续在每日150~300毫升之间。观察18例,平均服药121天(最长323天,最短23天)。结果4例显效,9例好转,4例部分好转,1例无效。初步观察,经治后患者的显著变化为体重、握力、血糖增加,血压上升,血钠浓度增高,以及皮质素水试验、ACTH试验的改善。本品对早期或代偿型患者疗效较显著,但对晚期非代偿型患者则需并用皮质素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46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吉祥草

    吉祥草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洋吉祥草(《类证活人书》),解晕草、广东万年膏(《纲目拾遗》),松寿兰、结实兰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竹叶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竹叶青、佛顶珠(《中国药植…

  • 树头菜根

    树头菜根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 【来源】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鹅脚木叶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切片晒干。 【性味】苦,寒。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解毒,舒筋活络。治肝炎…

  • 水朝阳根

    水朝阳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水朝阳"条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 【功用主治】消肿。治牙龈、口腔糜烂,用鲜根捣烂贴太阳穴。

  • 昙花

    昙花(《陆川本草》) 【异名】琼花、凤花、金钩莲(《新中医药》9(6):50,1958)。 【来源】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。 【植物形态】昙花直立灌木,长达1米以上。主枝圆筒形,分…

  • 防己

    防己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解离(《本经》),载君行(《本草蒙筌》),石解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、木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、异叶马兜铃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①粉防…

  • 百脉根_百脉根的功效与作用_ 百脉根怎么吃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柏脉根、牛角花、都草、黄金花、五叶草、鸟距草 性味:甘;苦;微寒 功能主治:补虚;清热;止渴。主虚劳;阴虚发热;口渴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根…

  • 搜山黄

    搜山黄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来源】为鸢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唐菖蒲,又名,菖兰、剑兰、菖蒲花、标杆花、谷穗花、荸荠莲。多年生草本。根须状;球茎扁鱼形,被薄膜。茎直立…

  • 凤尾蕉花

    凤尾蕉花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铁树花、梭罗花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。植物形态详"凤尾蕉叶"条。 【采集】夏季采收。 【性味】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…

  • 橘核

    橘核(《日华子本草》) 【异名】橘子仁(《婉僧坦集验方》),橘子核(《本草衍义》),橘米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橘仁(《药材学》)。 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种子。植…

  • 胜红蓟

    胜红蓟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咸虾花、臭垆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白花草、咸虾草、路遇香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猫屎草(《广东中药》Ⅱ),脓泡草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白毛苦、毛射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