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耳

桑耳
(《本经》)

【异名】桑菌、木麦(《别录》),桑上寄生(《证类本草》),桑檽(《唐本草》),桑蛾、桑鸡(《广菌谱》)。

【来源】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。植物形态参见"木耳"条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①《别录》:"味甘,有毒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平。"

③孟诜:"寒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治肠风,痔血,衄血,崩漏,带下,妇人心腹痛。

①《本经》:"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,血病,癥瘕积聚,阴痛,阴阳寒热,无子。"

②《别录》:"疗月水不调,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,益气不饥。其金色者治癖饮,积聚腹痛,金疮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能治风,破血,益力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止肠风泻血,妇人心腹痛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、散。

【选方】①治留饮宿食:桑耳二两,巴豆一两(去皮)。五升米下蒸过,和枣膏捣丸,麻子大。每服一、二丸,取利止。(《范汪方》)

②治心下急痛:桑耳烧存性,热酒服二钱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
③治少小鼻衄,小劳辄出:桑耳熬焦捣末,每发时,以杏仁大塞鼻中。(《肘后方》)

④治遗尿且涩:桑耳为末,每酒下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⑤治五痔:桑耳二两。捣细罗为散,每于食前,以粥饮调下二钱。(《圣惠方》)

⑥治崩中、带下:桑耳烧令黑,为末,酒服方寸匕,日二服。(《千金方》)

⑦治血崩:桑耳(煅存性,研细)。香附(童便炒黑,研细)。每用桑耳灰二分,香附末三分,泼醋汤空心调服。(《本草经疏》)

⑧治咽喉痹痛:五月收桑上木耳,白如鱼鳞者,临时捣碎,绵包弹子大,蜜汤浸含之。(《便民图纂》)

【名家论述】《本经逢原》:"桑耳,善祛子脏中风热,不但主漏下血病,并可以治寒热积聚,积聚去,不难成孕。《本经》专取黑者达肾,赤者走肝,补中寓泻,泻中寓补之机,具见言外矣。其黄熟陈白者,止久泄,益气。金色者,治癖饮积聚,及肠风泻血,衄血,五痔下血,血痹虚劳,咽喉痹痛,一切血症咸宜用之。"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74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辫子草根

    辫子草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碎米柴"条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 【性味】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甘,平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利湿,止血,通…

  • 大绿藤

    大绿藤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 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大绿藤的茎藤。 【植物形态】大绿藤木质藤本。茎带绿色,卷须与叶对生,有5~8条细长分枝,末端吸盘常为黑色肥厚的一弯钩。掌状复叶互…

  • 母菊

    母菊(《湖南药物志》) 【异名】欧药菊、洋甘菊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母菊一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茎直立多分枝,光滑无毛。绿色。…

  • 桑根_桑根的医用功效_桑根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桑树根 性味:微苦;性寒 功能主治:清热定惊;祛风通络。主惊痫;目赤;牙痛;筋骨疼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桑。 原形态: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15…

  • 石蚕

    石蚕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沙虱(《本经》),石蠹虫(《别录》),石下新妇(《本草拾遗》)。 【来源】为石蚕科昆虫石蛾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。 【动物形态】石蛾体形如蛾,黄褐色,长约2厘…

  • 岩兰花根

    岩兰花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兰花石参、鸡肉参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桔梗科植物着色风铃草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着色风铃草草本,高30厘米左右,全株有白色刚毛。茎直立,…

  • 猬肉

    猬肉(《食疗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。动物形态详"刺猬皮"条。 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反胃,胃脘痛,痔瘘。 ①《食疗本草》:"主…

  • 桃叶_桃叶是中药吗_桃叶有毒吗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苦、辛,性平 功能主治:祛风清热;杀虫。主头风;头痛;风痹;疟疾;湿疹;疮疡;癣疮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叶 原形态:1.桃落叶小乔木,高…

  • 刺楸树根

    刺楸树根 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刺五加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 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态详"刺楸树皮"条。 【采集】夏末秋初采挖,洗净晒干。 【化学成分】根…

  • 葫芦茶_葫芦茶的禁忌_葫芦茶怎么食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牛虫草、迫颈草、百劳舌、金剑草、螳螂草、田刀柄、钊板茶、咸鱼草、麻草、鲮鲤舌、土豆、地马庄、龙舌癀、鳖颈草、金腰带、三脚虎、龙舌广、葫芦叶 性味:味苦;涩;性凉 功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