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颗针

三颗针
(《分类草药性》)

【别名】钢针刺(《天宝本草》),刺黄连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
【来源】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、毛叶小檗、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。

【植物形态】①刺黑珠
常绿灌木,高可达2米。茎圆柱形,微具纵棱,光滑无毛,幼时淡红色;二年生枝黄灰色或灰棕色,刺坚硬,分3叉,长1~3厘米,棕色,下侧有纵沟。叶革质,互生或3片簇生;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4~10厘米,宽1.8~2.5厘米,先端钝尖,有小尖刺,边缘具针尖状锐锯齿,基部楔形,上面暗绿色,下面绿色。花4~8朵簇生,黄色,花径约1厘米;花梗长6~18毫米;小苞片2,披针形;萼片6,2轮,矩圆形或卵形;花瓣6,倒卵形,顶端凹入,基部有蜜腺;雄蕊6,与花瓣对生,花丝短;子房有2-3粒胚珠,无花柱,柱头盾头状。浆果卵圆形,长6~7毫米,青黑色或蓝黑色,微具白粉;种子2~3粒。

生于山地灌木丛中。分布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②毛叶小檗,又名:小黄柏。
落叶灌木,高1~2米。枝有槽,幼枝绿色,有柔毛,老枝黄灰色,无毛或近无毛,刺常三叉,长2~3厘米。叶簇生,倒卵形至椭圆形,长3~8厘米,宽1~3厘米,两面均有柔毛,下面更密。穗形总状花序,长7~12厘米,有花20~30朵;花梗长2~4毫米,有柔毛;萼片排成3轮,卵形或倒卵形;花瓣淡黄色,长5毫米;子房有1~2胚珠。浆果矩圆形,长9毫米,血红色。

生于山坡灌丛中。分布陕西、甘肃,宁夏、青海、山西等地。

③黑石珠
落叶灌木,高1.6~2.5米。根直粗大。茎直立或丛生,幼时红色;2年生枝灰棕色。叶革质,多簇生,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,先端略有小尖刺,叶腋生有3分叉的针刺。花小,1~2朵生于短枝上,花被片6,黄色。浆果长圆形,熟时红色或紫黑色。

生于山野、路旁或向阳的灌木丛中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
此外,同属植物鲜黄小檗,在陕西也称三颗针,并同等入药。

【采集】根皮全年可采。茎皮春、秋季采收,取茎枝刮去外皮,剥取深黄色的内皮。晒干。
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寒,微苦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清热,利湿,散瘀。治赤痢,黄疸,咽痛,目赤,跌打损伤。
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跌打损伤,劳伤吐血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清热解毒,消炎抗菌。治目赤,赤痢,吐血劳伤,咽喉肿痛,腹泻,齿痛,耳心痛,跌打损伤红肿。"

③《贵州草药》:"解热,利湿,散瘀,止痛,凉血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O.5~1两(鲜者2~4两);或研末、泡酒。外用:研末撒。

【选方】①治血痢:三颗针五钱,红糖五钱。煎水服。

②治黄疸:三颗针茎五钱。煎水服。

③治火眼: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。

④治刀伤:三颗针根研末,敷伤口。

⑤治跌打损伤:三颗针根一两。泡酒内服外擦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758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乌柏木根皮

    乌柏木根皮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卷根白皮(《草木便方》),卷子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,乌臼(《摘元方》)。 【来源】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去掉栓皮的根皮或茎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乌桕(《唐本…

  • 月季花

    月季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四季花(《益部方物略记》),月月红、胜春、斗雪红(《纲目》),月贵花、月记(《南越笔记》),月月开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长春花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月月花…

  • 黄杨子

    黄杨子(《履巉岩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黄杨木"条。 【性味】《履巉岩本草》:"性凉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履巉岩本草》:"善治暑中伏热,面上生疖,…

  • 鸡血李

    鸡血李(《分类草药性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杏李。又名:红李、秋根子。落叶乔木。树形尖塔状,枝直上,幼时光滑。单叶互生;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7~10…

  • 鸡树条果

    鸡树条果(《吉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鸡树条"条。 【采集】秋季果头成熟时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 【性味】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苦,平。"…

  • 山飘儿草_山飘儿草的用药禁忌_山飘儿草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苦胆草、草龙胆、青叶胆、水黄连、土黄连 性味:苦;性寒 功能主治:清肝利胆;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急性黄疸型肝炎;胆囊炎;风热感冒;风火牙痛;咽喉肿痛;消化不良;急性菌…

  • 乌?连

    乌?连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异名】乌泡连、山羊臭、如意草、母犁头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 【来源】为堇菜科植物锹的全草、根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锹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大,倾斜,多节。有…

  • 日中花_日中花的用药禁忌_日中花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还魂草、午时草、嘴草、禾雀舌 性味:甘;性微寒 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。主湿热痢疾;疮疖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马齿苋科植物毛马齿苋的全草。 原形态:直立或…

  • 白背三七茎叶

    白背三七茎叶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。植物形态详"白背三七"条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 【性味】《云南中草药》:"咸微辛,寒,有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,…

  • 壁虎

    壁虎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守宫、蝘蜒(《尔雅》),蠦缠(《方言》),蝎虎,壁宫(《唐本草》),辟宫子(《圣惠方》),地塘虫(《摘元方》),天龙(《饮片新参》),爬壁虎(《四川中药志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