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枝

桑枝
(《本草图经》)

【异名】桑条(《本草图经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。植物形态详"桑叶"条。

【采集】春末夏初采收,去叶,略晒,趁新鲜时切成长30~60厘米的段或斜片,晒干。

【药材】干燥的嫩枝呈长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0.5~1厘米。外表灰黄色或灰褐色,有多数淡褐色小点状皮孔及细纵纹,并可见灰白色半月形的叶痕和棕黄色的叶芽。质坚韧,有弹性,较难折断,断面黄白色,纤维性。斜片呈椭圆形,长约2毫米。切面皮部较薄,木部黄白色,射纹细密,中心有细小而绵软的髓。有青草气,味淡略粘。以质嫩、断面黄白色者为佳。
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;主产江苏、浙扛、安徽、湖南、河北、四川等地。

【化学成分】桑枝含鞣质,游离的蔗糖、果糖、水苏糖、葡萄糖、麦芽糖、棉子糖、阿拉伯糖、木糖。茎含黄酮成分桑素、桑色烯、环桑素、环桑色烯。木材含桑色素、柘树宁、桑酮、四羟基芪、二氢桑色素、二氢山柰酚。

【炮制】桑枝:拣去杂质,洗净,用水浸泡,润透后,切段,晒干。炒桑枝:取净桑枝段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,放凉。另法加麸皮拌炒成深黄色,筛去麸皮,放凉。(每桑枝段100斤,用麸皮20斤)酒桑枝:取桑枝段用酒喷匀,置锅内炒至微黄色,放凉。(每桑枝段100斤,用酒15斤)

【性味】苦,平。

①《本草图经》:"平。"

②《纲目》:"苦,平。"

③《医林纂要》:"甘辛,平。"

④《本草再新》:"味清苦,微寒,无毒。""桑头:味苦,性寒,无毒。"

【归经】入肝经。

①《得配本草》:"入手太阴经。"
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肺、肾二经。"

③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、足太阴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湿,利关节,行水气。治风寒湿痹,四肢拘挛,脚气浮肿,肌体风痒。

①《本草图经》:"疗遍体风痒干燥,脚气风气,四肢拘挛,上气,眼晕,肺气嗽,消食;利小便,兼疗口干。"

②《本草蒙筌》:"利喘嗽逆气,消焮肿毒痈。"

③《本草汇言》:"去风气挛痛。"

④《本草备要》:"利关节,养津液,行水祛风。"

⑤《玉楸药解》:"治中风歪斜,咳嗽。"

⑥《本草再新》:"壮肺气,燥湿,滋肾水,通经,止咳除烦,消肿止痛。"

⑦《岭南采药录》:"去骨节风疾,治老年鹤膝风。"

⑧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嫩枝及叶熬膏服,治高血压,手足麻木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熬膏。外用:煎水熏洗。

【选方】①治臂痛:桑枝一小升。细切,炒香,以水三大升,煎取二升,一日服尽,无时。(《本事方》)

②治水气脚气:桑条二两。炒香,以水一升,煎二合,每日空心服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③治高血压:桑枝、桑叶、茺蔚子各五钱。加水1000毫升,煎成600毫升。睡前洗脚30~40分钟,洗完睡觉。(辽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》双桑降压汤)

④治紫癜风:桑枝十斤(锉),益母草三斤(锉)。上药,以水五斗,慢火煎至五升,滤去渣,入小铛内,熬为膏。每夜卧时,用温酒调服半合。(《圣惠方》桑枝煎)

【名家论述】《本草撮要》:"桑枝,功专去风湿拘挛,得桂枝治肩臂痹痛;得槐枝、柳枝、桃枝洗遍身痒。"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806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蜡梅花

    蜡梅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腊梅花(《救荒本草》),黄梅花(《纲目》),铁筷子花、雪里花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花蕾。 【植物形态】蜡梅(《纲目》),又名…

  • 通草

    通草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寇脱(《山海经》),离南、活菟、倚商(《尔雅》),葱草(《本草汇言》),白通草(《药性切用》),通花(《草木便方》),花草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大通…

  • 仁菜根

    仁菜根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出邱茄儿、邱茄根(《饮膳正要》)。 【来源】为藜科植物仁菜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仁菜,又名:糖萝卜。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60~120厘米。根肉质,肥厚,…

  • 蚌粉_蚌粉的功效与作用_蚌粉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蚌蛤灰、蜃灰、蚌壳粉、蚌壳灰 性味:味咸;性寒 功能主治:化痰消积;清热燥湿。主痰饮咳嗽;哎逆;疳积;白带;湿疹;痱子;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蚌科动物褶…

  • 鸡翎草

    鸡翎草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长肉芽草、狐尾藻棘豆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多叶棘豆多年生草本,高15~40厘米,全株密生白色柔毛。叶多数基生,小叶…

  • 乌蛇

    乌蛇(《药性论》) 【异名】剑脊乌梢(《本草衍义》),黑花蛇(《纲目》),乌峰蛇(陈义《动物学》),青蛇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乌风蛇、黄风蛇(《生物学通报》(2):5,1958),…

  • 鲟鱼

    鲟鱼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鲔(《诗经》),鮥(《毛诗传》),鮛鲔(《尔雅》),尉鱼、仲明鱼(陆玑《诗疏》),鱏(《尔雅》郭璞注),乞里麻鱼(《饮膳正要》),碧鱼(《纲目》)。 …

  • 枸骨叶

    枸骨叶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猫儿刺(《纲目》),枸骨刺(《本草汇言》),八角茶(《本草从新》),老鼠刺(《纲目拾遗》),老虎刺(《江苏植药志》),狗青竻(《江西中药》),散血丹…

  • 虎耳还魂草_虎耳还魂草的功能主治_虎耳还魂草怎么食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还魂草、九倒生、滴滴花、石莴苣 性味:味微辛;性平 功能主治:健脾;化瘀;止血。主小儿疳积;跌打损伤;刀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…

  • 鸡子黄

    鸡子黄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鸡卵黄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。动物形态详"鸡肉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每100克含蛋白质13.6克,脂类30克,碳水化物1克,灰分1.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