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_鹿角的副作用_鹿角吃了中毒了怎么办

基础信息

别名:斑龙角、鹿角

性味:味咸;性温

功能主治:补肾阳;益精血;强筋骨;行血消肿。主肾虚腰脊冷痛;阳痿遗精;崩漏;白带;尿频尿多;阴疽疮疡;乳痈肿痛;跌打瘀肿;筋骨疼痛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鹿科动物梅花鹿、马鹿已骨化解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。分别习称“梅花鹿角”、“马鹿角”、“鹿角脱盘”。

原形态:1.梅花鹿,体长约1.5m左右,体重100kg左右。眶下腺明显,耳大直立,颈细长。四肢细长,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,主蹄狭小,侧蹄小。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,尾短。雄鹿有分叉的角,长全时有4-5叉,眉叉斜向前伸,第二枝与眉叉较远,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。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,白色斑点不显。鼻面及颊部毛短,毛尖沙黄色。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。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。腹毛淡棕,鼠蹊部白色。四肢上侧同体色,内侧色稍淡。夏毛薄,无绒毛,红棕色,白斑显着,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,有黑色的背中线。腹面白色,尾背面黑色,四肢色较体色为浅。2.马鹿,体形较大,体长2m,体重超过200kg。肩高约1m,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。鼻端裸露,耳大呈圆锥形。颈长约占体长1/3,颈下被毛较长。四肢长,两侧蹄较长,能触及地面。尾短,雄性有角,眉叉向前伸,几与主干成直角,主十稍向后略向内弯,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,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。冬毛灰褐色。嘴、下颌深棕色,颊棕色,额部棕黑色。耳外黄褐、耳内白色。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,有一黑棕色的背线。四肢外侧棕色,内侧较浅。臀部有黄赭色斑。夏毛较短,没有绒毛,呈赤褐色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栖于混交林、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。2.栖于混交林、高山的森林草原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。2.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及内蒙古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1.《雷公炮炙论》:鹿角使之,胜如糜角,其角要黄色紧重大好者。2.《本草图经》:鹿,年岁久者,其角坚好,煮以为胶,入药弥佳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纲目》:鹿角,生用则散热行血,消肿辟邪;熟用益肾补虚,强精活血。炼霜熬膏,则专于滋补矣。2.《本草经疏》:鹿角,生角则味咸气温,惟散热,行血消肿,辟恶气而已。咸能人血软坚,温能通行散邪,故主恶沧痈肿,逐邪恶气,及留血在阴中,少腹血结痛,析伤恶血等证也。肝肾虚,则为腰脊痛,咸温入肾补肝,故主腰脊病。属阳,补阳故又能益气也。3.《本经》:主恶疮痈肿,逐邪恶气,留血在阴中。4.《别录》:除小腹血急痛,腰脊痛,折伤恶血,益气。5.《千金·食治》:屑服方寸匕,日三,益气力,强骨髓,补绝伤。6.孟诜:妇人梦交者,鹿角未三指撮,和清酒服;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,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,日三夜一。7.《日华子本草》:疗患疮痈肿热毒等,醋摩敷;脱精尿血,水摩服;小儿舌鹅口疮,炙熨之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7215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荷莲豆菜_荷莲豆菜的害处_荷莲豆菜怎么食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团叶鹅儿肠、水蓝青、水冰片、穿线蛇、串莲草、水荷兰、野豌豆尖、对叶莲、青芳草、粉丹草、对节草、月光草、金玉藤、十二时草、田日星、倒藤匙、地花生、痞子药、月亮草、野豌…

  • 荃皮_荃皮有什么副作用_荃皮治什么病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全皮、前皮、小柳拐、山救驾、黑牛眼 性味:苦;涩;性温 功能主治:散瘀止痛。主跌打瘀痛;骨折;刀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的根。 原形态:直立…

  • 黄桷树根疙瘩

    黄桷树根疙瘩(《重庆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。植物形态详"黄桷叶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重庆草药》:"泡酒服,治背脊痛,劳伤腰痛。"

  • 卵叶橐吾

    卵叶橐吾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日肖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卵叶橐吾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卵叶橐吾多年生草本,全株被白色绵毛,高达60厘米。基生叶具长柄,叶片近圆形或卵…

  • 柑皮_柑皮有什么作用_柑皮和陈皮一样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广陈皮、新会皮、陈柑皮 性味:辛;甘;寒 功能主治:下气;调中;化痰;醒酒。主饮食失调;上气烦满;伤酒口渴渴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…

  • 芜荑_芜荑的副作用_芜荑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无荑、无姑、(艹殿)(艹塘)、芜荑仁、山榆子、山榆仁、白芜荑、大果榆树 性味:苦;辛;性温 功能主治:杀虫消积;除湿止痢。主虫积腹痛;小儿疳积;久泻久痢;疮汤;疥癣…

  • 酸浆根

    酸浆根(《蜀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酸浆的根,植物形态详"酸浆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生物碱3α-巴豆酰氧托烷。 【性味】①《蜀本草》:"绝苦。" ②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苦,寒,…

  • 秋石

    秋石(《品汇精要》) 【异名】秋丹石(《本草蒙筌》)。 【来源】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。古代亦有用人尿、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。 【制法】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。淡秋石:取漂净晒干的…

  • 莙荙子

    莙荙子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菾菜子(《食疗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藜科植物莙荙菜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莙荙菜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孟诜:"煮半生,捣取汁含,治小儿热。" 【选方】治痔下血…

  • 金背枇杷花

    金背枇杷花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。植物形态详"金背枇杷叶"条。 【采集】5~6月采摘,晒干。 【性味】甘苦,平。 【功用主治】清肺泻火,止咳化痰。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