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蒡-恶实

恶实

  【释名】 亦名荔实、马亦名鼠粘、牛蒡、大力子、蒡翁菜、便牵牛、蝙蝠刺。

  【气味】 (子)辛、平、无毒。(根、茎)苦、寒、无毒。

  【主治】

  1、身肿欲裂。用牛蒡子二两,炒过,研细。每服二钱,温水送下。一日服三次。

  2、风热浮肿(咽喉闭塞)。用牛蒡子一合,炒半生半熟,研细。每服一匙,热酒送下。

  3、小舌痛。用牛蒡子、石膏,等分为末,茶调服。

  4、小舌痛。用牛蒡子(炒)、甘草(生),等分为末。水煎,含咽。此方名“启关散”。

  5、风热瘾疹。用牛蒡子(炒)、浮萍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以薄荷汤送下。

  6、牙痛。用牛蒡子(炒过),煎水含嗽。

  7、妇女吹乳。用牛蒡子一钱、麝香少许,温酒小口送下。

  8、关节肿痛(风热攻犯手指,赤肿床木,甚至攻达肩背两膝,遇暑热则便秘)。用牛蒡子三两,新豆豉(炒)、羌活各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白开水送下。

  9、流行性热症(小热不退,烦躁发渴,四肢无力,不思饮食)。用牛蒡根捣汁服一小碗,有效。

  10、伤寒抽筋(汗后受寒,手足抽痛)。用牛蒡根十条,麻黄、牛膝、天南星各六钱,先锉后研,加好酒一升,再同研,榨药取汁,煎成黑膏。每服一钱,温酒送下。一日服三次。

  11、一切风疾,年久不愈。用牛蒡根一升,生地黄、枸杞子、牛膝各三升,装在袋子里,泡在三升酒内。每天取饮适量。

  12、老人中风(口目抽动,烦闷不安)。用牛蒡根去皮,切一升,晒干,打成面,加大米四合,合做成饼,在豉汁中煮熟,添葱椒五味。经常空心取食,极有效。

  13、头面忽肿,或连手足红肿。用牛蒡根洗净研烂,加酒煎成膏,摊布上贴肿处。同时以热酒送服根末一、二匙,即感肿消痛减。

  14、头风白屑。用牛蒡叶捣汁,熬浓涂头上。第二天早晨,以皂荚水洗去。

  15、喉中热肿。用牛蒡根一升,加水五升,煎成一升,分三次服。

  16、牙痛。齿龈肿,用牛蒡根一斤,捣汁,加盐花一钱,在银器中熬成膏,涂牙龈。

  17、项瘿。用牛蒡根一升,加水三升,煮成一升半,分三次服。或将根研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常服。

  18、小便不通、脐腹急痛。用牛蒡叶汁、生地黄汁各二合,和匀,加蜜二合。每取一合,又水半碗,煎开几次,调滑石末一钱服下。

  19、诸疮肿毒。用牛蒡根三条,洗净,煮烂,捣成汁,加米煮粥,每食一碗。

  20、月经不通(腹肋胀痛)。用牛蒡根二斤,锉小,蒸三遍,装入布袋,在二斗酒中泡五天。饭前温服一碗

  【附方】 元代李杲说:“鼠粘子其用有四:治风湿瘾疹,咽喉风热,散诸肿疮疡之毒,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。”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83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单头紫菀

    单头紫菀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喉风草、百条根、牛舌草、打风草、野白菊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陀螺紫菀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…

  • 野烟叶_野烟叶的用药禁忌_野烟叶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王叶、大黄叶、土烟叶、假烟叶、石烟、臭烟、洗碗叶、大毛叶、大烟叶、天蓬草、大发散 性味:味辛;苦;性微湿;有毒 功能主治:行气血;消肿毒;止痛。主胃痛;腹痛;痛风…

  • 水茄

    水茄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 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水茄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水茄,又名:一面针、小登茄、大金扣、扭茄木、金钮扣、金钮头、金衫扣、天茄子、洋毛辣、刺番茄。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,…

  • 杉蔓石松_杉蔓石松是中药吗_杉蔓石松多吃有影响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伸筋草 性味:苦;辛;平 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;舒筋活血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石松科植物单穗石松的全草。 原形态:植…

  • 对节叶根

    对节叶根(《贵州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根,植物形态详"对节叶"条。 【性味】辛咸,寒。 【功用主治】活血止痛。治劳伤疼痛:对节叶根一两,刺五加五钱。泡酒服。

  • 豆腐渣_豆腐渣的副作用_豆腐渣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雪花菜 性味:甘;微苦;平 功能主治:解毒;凉血。主肠风便血;无名肿毒;疮疡湿烂;臁疮不愈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制豆腐时,滤去浆汁后所剩下的渣滓。 原形态:…

  • 桑鳸

    桑鳸(汪颖《食物本草》) 【异名】桑扈(《诗经》),青雀、窃脂(陆玑《诗疏》),蜡嘴雀、蜡嘴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。 【动物形态】黑头蜡嘴雀体长20余厘米…

  • 麦麸草_麦麸草可以入药吗_麦麸草草酸含量高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红锦麻、野线麻、红线麻 性味:辛;微苦;性平 功能主治:祛风止痒;解毒利温。主皮肤瘙痒;湿毒疮疹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地上部分。 原形态:…

  • 苍耳_苍耳是中药吗_苍耳治什么病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卷耳、葹、苓耳、胡葈、地葵、枲耳、白胡荽、常枲、爵耳、耳珰草、常思、常思菜、羊负来、只刺、进贤菜、道人头、喝起草、佛耳、缣丝草、野缣丝、野茄、猪耳、痴头婆、虱麻头、…

  • 光叶山黄麻

    光叶山黄麻(《贵州草药》) 【异名】硬壳朗、滑朗树。 【来源】为榆科植物光叶山黄麻的根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光叶山黄麻灌木,高1~2米。小枝纤弱,被短而小的粗毛。叶互生;薄纸质;卵状披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