鳖甲_鳖甲的功效与作用_鳖甲可以吃吗

基础信息

别名:上甲、鳖壳、甲鱼壳、团鱼壳、团鱼盖、团鱼甲、鳖盖子

性味:味咸;性微寒

功能主治:滋阴清热;潜阳熄风;软坚散结。主阴虚发热;劳热骨蒸;热病伤阴;虚风内动;小作惊痫;久疟;疟母;症瘕;经闭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鳖科动物中华鳖及山瑞鳖的背甲。

原形态:1.中华鳖,体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,成体全长约30-40cm。头尖,吻长,形成吻突呈短管状;鼻孔位于吻突前端,上下颌缘覆有角质硬鞘,无齿,眼小;瞳孔圆表,鼓膜不明显,颈部可长达70mm以上,颈基部无颗粒状疣,头、颈可完全缩入甲内。背腹甲均无角质板而被有革质软皮,边缘具柔软的较厚的结缔组织,谷称裙边。背面皮肤有突起小疣,成纵行棱起,背部中央稍凸起,椎板8对,肋板8对,无臀板,边缘无缘板相连。背部骨片没有完全骨质化,肋骨与肋板愈合,其末端突出于肋板外侧。四肢较扁平,前肢5指;内侧三指有外露的爪;外侧二指的爪全被皮肤包裹而不外露,后肢趾爪生长情况亦同,指、趾间具蹼而发达。雄性体较扁而尾较长,末端露出于裙边;雌性尾粗短,不露出裙边。泄殖肛孔纵裂。头颈部上面橄榄绿色,下面黄色,下颌至喉部有黄色斑纹,两眼前后有黑纹,眼后头顶部有10余个黑点。体背橄榄绿色或黑棕色,具黑斑,腹部肉黄色,两侧裙边处有绿色大斑纹,近尾部有两团豌豆大的绿色斑纹。前肢上面橄榄绿色;下面淡黄色,后肢上面色较浅。尾部正中为橄榄绿色,余皆为淡黄色。2.山瑞鳖,体近圆形,当体重9kg时,长、宽达36cm×21cm,体重大者可达20kg。体背隆起,皮肤粗糙,体背、边缘、颈基部、四肢及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肉质喜钉状突起;体后部的鼓钉更大而密。边缘内质裙边甚为肥厚。四肢粗壮,侧扁。尾短,略呈扁圆锥形,基部宽,末端尖。体灰黑色、墨绿色、紫黑色或黑青莲色。头、四肢乌黑色或墨绿色。腹面乌黑色带紫,具深色斑块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湖泊、河流、池塘及水库等水域。2.生活在山区的河流、溪、潭中。资源分布:1.除新疆、宁夏、青海、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本草衍义》:鳖甲,〈经〉中不言冶劳,惟蜀本《药性论》云,治劳瘦,除骨热,后人遂用之。然甚有据,亦不可过剂。2.《本草经疏》:鳖甲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,平亦辛也,成能软坚,辛能走散,故《本经》主症瘕、坚积、寒热,去痞疾、息肉、阴蚀、痔核、恶肉;《别录》疗温疟者,以疟必暑邪为病,类多阴虑,水衰之人,乃为暑所深中,邪入阴分,故出并于阳而热甚,入并于阴而寒甚,元气虑赢,则邪陷而中焦不治,甚则结为疟母。甲能益阴除热而消散,故为治疟之要药,亦是退劳热在骨及阴虚往来寒热之上品。血瘕腰痛,小儿胁下坚,皆阴分血病,宜其悉主之矣。劳复、女劳复为必须之药;劳瘦骨蒸,非此不除;产后阴脱,资之尤急。3.《本草汇言》:鳖甲,除阴虚热疟,解劳热骨蒸之药也。魏景山曰,鳖甲虫也,与龟同类而异种,亦禀至阴之性、入肝,统主厥阴血分为病,厥阴血闭邪结,渐至寒热,为症瘕、为痞胀、为疟疾、为淋沥、为骨蒸者,咸得主之,倘阳虚胃弱,食饮不消,呕恶泄泻者,阴虚胃弱,吞咽不下,咳逆短气,升降不足息者,用此无益也。4.《本草述》:鳖甲,类言其益阴,是矣,第丹溪云补阴而更云补气,盖气有阳气阴气之殊,本于《内经》可证也。《经》曰,阴虚则无气,无气则死。盖唯是真阴之气,有化乃有生,有生即有化,故《本经》首云主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。即《别录》暨甄权、《日华子本草》无不以温疟、血瘕、宿食、冷块、痃癖、冷瘕及破症结为言也。至丹溪乃揭出补阴补气以为言,可谓探其要领矣。宗爽所谓《经》中不言治劳,然治虚劳多用之,亦甚有据者,以是言合于方书之主治,良不谬也。清骨散,固谓其洽骨蒸劳热也。如扶赢汤,是除骨蒸劳热而兼以益精血之味也。又麦煎散,治少男室女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,此证乃七情之为病也。虚劳发热,未有不由瘀血者,而瘀血未有不由内伤者。凡虚劳证,大抵心下引胁俱痛,盖滞血不消,新血无以养之也。故麦煎散中用鳖甲,而同于干漆以化积。又秦艽鳖甲散,此透肌退热之一方也。5.《别录》:疗温疟,血瘕,腰痛,小儿胁下坚。6.《药性论》:主宿食、症块、痃癖气、冷瘕、劳瘦,下气,除骨热,骨节间劳热,结实壅塞。治妇人漏下五色赢瘦者。7.《日华子本草》:去血气,破感结、恶血,堕胎,消疮肿并扑损疚血,疟疾,肠痈。8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补阴补气。9.《医学入门》:主劳疟、老疟、女子经闭,小儿痫疾。10.《纲目》:除老疟疟母,阴毒腹痛,劳复,食复,斑痘烦喘,妇人难产,产后阴脱,丈夫阴疮,石淋;敛溃痈。11.《江西中药》:治软骨病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8702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紫菀_紫菀的功效与作用_紫菀怎么入药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青菀、紫葥、返魂草根、夜牵牛、紫菀茸、关公须 性味:味苦;辛;性温 功能主治:润肺下气;化痰止咳。主咳嗽;肺虚劳嗽;肺痿肺痈;咳吐脓血;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:药…

  • 肉桂

    【中文名】肉桂(《唐本草》) 【类别】皮类 【异名】牡桂(《本经》),紫桂(《药性论》),大桂(《唐本草》),辣桂(《仁斋直指方》),桂皮(《本草述》),玉桂(《本草求原》)。 【…

  • 莲衣_莲衣的功效与作用_莲衣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莲皮 性味:涩;平;微苦 功能主治:收涩止血。主吐血;衄血;下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h.的种皮 原形态…

  • 海人草

    海人草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 【来源】为松节藻科植物海人草的藻体。 【植物形态】海人草藻体丛生,高5~25厘米,暗紫红色,软骨质,不规则的叉状分枝。固着器为盘状构造。枝圆柱状,顶端如…

  • 榕树果

    榕树果(《泉州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榕须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臁疮: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,取捣烂敷患处。

  • 南藤_南藤可以入药吗_南藤有哪些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丁父、丁公寄、丁公藤、石南藤、搜山虎、风藤、巴岩香、三角枫、石蒌藤、细叶青竹蛇 性味:辛;温;甘 功能主治:祛风湿;强腰膝;补肾壮阳;止咳平喘;活血止痛。主风寒湿痹…

  • 地血香

    地血香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 【异名】大饭团、梅花钻、风藤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吹风散、大风沙藤、大钻骨风、冷饭团、绣球香、通血香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木兰科植物异…

  • 鹿寿草

    鹿寿草(《陕西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鹿寿茶、鹿衔草(《陕西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日本鹿蹄草多年生常绿草本。茎直立,近圆形,或略具角棱。单…

  • 香槐_香槐是中药吗_香槐有毒性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山荆、香近豆、四季豆 性味:辛温 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。主关节疼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香槐和翅荚香槐的根或果实 原形态:1.香槐落叶乔木,高4-10…

  • 捆仙丝_捆仙丝有用药禁忌吗_捆仙丝有毒性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青龙筋、九龙香、还阳草、藤叶细辛 性味:微辛;性温 功能主治:祛风通络;活血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四肢麻木冷痛;牙痛;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萝摩科植物青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