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天竹根

南天竹根
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【异名】土黄连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钻石黄、山黄连(《重庆草药》),鸡爪黄连、山黄芩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,植物形态详"南天竹子"条。

【采集】9~10月采收。

【化学成分】含生物碱,主为南天竹碱和南天竹碱甲醚,尚含南天青碱、小檗碱、药根碱,未发现有南丁宁碱。

【药理作用】南天竹碱见"南天竹子"条。

【性味】苦,寒。

①《重庆草药》:"味苦,性寒,无毒。"

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苦,平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,清热,除湿,化痰。治风热头痛,肺热咳嗽,湿热黄疸,风湿痹痛,火眼,疮疡,瘰疬。

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回食病。"

②《中国土农药志》:"治颈疬,痰咳。"

③《野生药植图说》:"治疮癣疥癞。"

④《重庆草药》:"清热除湿。治热症火眼,吐血,风热头痛,风湿腿痛或劳动后腰腿胀痛。"

⑤《福建中草药》:"清热,燥湿,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湿热黄疸,湿热痹,坐骨神经痛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鲜者,1~2两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洗或点眼。

【选方】①治肺热咳嗽:鲜南天竹根一两,鲜枇杷叶(去毛)一两。水煎,日分三次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②治湿热黄疸:鲜南天竹根一至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③治流火风疾(俗称热风关节炎):南天竹鲜根一至二两,猪脚一至二个。酌加红洒、开水,炖两小时,分两三次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④治湿热痹:鲜南天竹根一至二荫,或加白葡萄鲜根一两,芙蓉菊鲜根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⑤治坐骨神经痛:南天竹根一至二两。水煎调酒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⑥治跌打损伤,气闭晕厥:南天竹根一节,磨白酒五钱成浓汁,对开水一杯温服。(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⑦驱除蛔虫:南天竹根和楝树皮煎水服。(《杭州药植志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84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羊外肾

    羊外肾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,羊肾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睾丸。动物形态详"羊肉"条。 【采集】宰羊时,割取睾丸,洗净血液,悬通风处…

  • 吹火筒

    吹火筒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狭叶绣线菊的全株。 【植物形态】狭叶绣线菊,又名:尖叶绣线菊。落叶灌木,高达2米。小枝细长,棕红色,有短柔毛或脱落近无毛。单叶互生,具…

  • 鲛鱼

    鲛鱼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蜡鱼、瑰雷鱼(《南越志》),沙鱼、鳆鱼(《本草拾遗》),溜鱼(《纲目》),鲛鲨(《医林纂要》)。 【来源】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肉。 【…

  • 五脉绿绒蒿花

    五脉绿绒蒿花(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) 【异名】欧摆完保(藏名)。 【来源】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,,植物形态详"毛叶兔耳风"条。 【采集】6~8月采花,晾干。 【性味】微甘辛,…

  • 兔骨_兔骨什么病_兔骨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蒙古兔、家兔 性味:味甘;酸;性平 功能主治:清热止渴;平肝祛风。主消渴;头昏眩晕;高分子疥;霍乱吐利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兔科动物蒙东北兔、华南兔、家兔、…

  • 苹_苹的功效与作用_苹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薲草、大萍、四叶菜、田字草、破铜钱、四眼草、四叶草、田子草、夜合草、水对草、四瓣草、夜关门、水羚羊、四瓣连船、水浮钱、四蝶草、山田芝、四面金钱草、水草头、水金花头、…

  • 葛上亭长

    葛上亭长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亭长(《本草经集注》),豆蚝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豆斑蝥(《国药的药理学》),红娘、鸡冠虫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芫菁科昆虫豆芫菁的全虫。 【…

  • 橡实壳

    橡实壳(《唐本草》) 【异名】橡斗壳(《日华子本草》),橡豆子壳(《余居士选奇方》),橡子壳(《玉楸药解》)。 【来源】为壳斗种植物麻栎的壳斗。植物形态详"橡实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…

  • 青酒缸根

    青酒缸根(《草木便方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青酒缸"条。 【采集】9~10月挖取根部,洗净,晒干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生物碱0.12%。 【性味】苦,温。 ①《…

  • 菅茅根

    菅茅根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蚂蚱草根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菅(《诗经》),又名:白华、野菅(《尔雅》),苓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蚂蚱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