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足藤_百足藤怎么使用_百足藤的功效与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神仙对坐草、石上蜈蚣、飞天蜈蚣、百足草、铁斑鸠、巴岩姜、姜藤、天蜈蚣、土石蜈蚣、雄鸡尾、细蜈蚣草、蜈蚣草、石蜈蚣、下山蜈蚣

性味:味辛;性温

功能主治:散瘀接骨,消肿止痛。主劳伤;跌打肿痛;骨折;疮毒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百足藤的全草。

原形态:百足藤,附生藤本,长1-20m。分枝较功,营养枝具棱,常曲折,节间长0.5-1.5cm,节上气生根长1-2cm,贴附于树上;花枝圆柱形,具纵条纹,节间长1-1.5cm,一般没有气生根,多披散或下垂。叶柄长楔形,先端微凹,长达13-15cm,宽1-1.5cm,幼枝上叶柄长2-3cm,宽4mm;叶片披针形,向上渐狭,长3-4cm,宽5-7mm,与叶柄皆具平行纵脉,细脉网结,但极不明显,幼枝上叶片较小,长1-2cm,宽3-4mm。总花序柄腑生和顶生,长约2-3cm;苞片3-5,披针形,长1-5cm,覆瓦状排列或较远离;花序柄细长,长11-13cm,基部有一长1-2cm的线形小苞片;佛焰苞绿色,线状披针形,锐尖,具长尖头;肉穗花序黄绿色,雄蕊黄色,雌蕊淡绿,细圆柱形,长5-6cm,果时伸长可达10cm,具醒;花密,花被片6,黄绿色雄蕊和柱头稍超出花被,花药黄色。浆时成熟时焰色,卵形,长约1cm。花期3-4月,果期5-7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林内石上或树干上附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有祛湿凉血、止痛接骨的功能,用于劳伤、跌打、骨折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865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橘络

    橘络(《本草求原》) 【异名】橘丝(《纲目拾遗》),橘筋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 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内层的筋络。植物形态详"橘"条。 【采集】12月至次年1…

  • 鱼狗

    鱼狗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鸿、天狗(《尔雅》),水狗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鱼虎、鱼师(《禽经》),翠鸟(《本草拾遗》),翠碧(《埤雅》),翠碧鸟(《纲目》),鱼翠(《纲目拾遗》)…

  • 礁膜_礁膜吃多了有什么影响_礁膜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绿紫菜、苔皮、石菜、大本青苔菜、由菜、绿苔、青菜 性味:咸;寒 功能主治:清热利水;化痰止咳。主喉炎;咳嗽痰结;水肿;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礁膜科植…

  • 土麦冬_土麦冬的医用价值高吗_土麦冬会有副作用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麦门冬 性味:甘;微苦;微寒 功能主治:养阴生津。主阴虚肺燥;咳嗽痰粘;胃阴不足;口燥咽干;肠燥便秘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山麦冬、阔叶山麦冬的块根…

  • 苘麻

    苘麻(《唐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苘麻,又名:白麻(《纲目》),青麻、野苧麻、八角乌、孔麻。一年生草本,高1~2米,栽培的可达3~4米。茎直立,…

  • 绢毛苣

    绢毛苣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扫工色尔布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绢毛苣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绢毛苣多年生草本,有白色乳汁,高4~25厘米。茎膨大而中空。叶倒披针形、线…

  • 青葙花

    青葙花(《江西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花序。植物形态详"青葙"条。 【性味】《江西草药》:"性微寒,味苦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肝凉血,明目去翳。治吐血,头风,目赤,血淋,月…

  • 芒萁骨根

    芒萁骨根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茎。植物形态详"芒萁骨"条。 【性味】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,平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湿热臌胀,小便淋沥不畅,跌打损伤。 ①…

  • 湖北桑寄生_湖北桑寄生的功效_湖北桑寄生的吃法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杂寄生、桑寄生、马桑寄生泡 性味:苦;性平 功能主治:补肝肾;祛风湿;降血压;养血安胎。主肝肾亏损;腰膝酸痛;风湿痹痛;坐骨神经痛;四肢麻木;高血压;胎动不安;先兆…

  • 鹅肠草

    鹅肠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抽筋草、鹅肠菜、伸筋藤、鹅耳肠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壮筋丹,鸡卵菜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石竹科植物牛繁缕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牛繁缕多年生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