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天竹子

南天竹子
(《纲目拾遗》)

【异名】红杷子(王玷桂《不药良方》),天烛子(《三奇方》),红枸子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南竹子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钻石黄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果实。

【植物形态】南天竹,又名:蓝田竹(《竹谱详录》),杨桐(《纲目》),阑天竹(《群芳谱》),大椿(《花镜》),猫儿伞、小铁树、老鼠刺、珍珠盖凉伞。
常绿灌木,高约2米,平滑无毛。茎直立,少分枝,幼枝常为红色。叶通常为2~3回单数羽状复叶,各级羽状叶均对生,最末的小羽片具小叶3~5枚;小叶椭圆状披针形,长3~10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革质,深绿色,冬季变红色;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,包围茎上,叶柄及总轴有纵条纹。圆锥花序顶生;萼片多轮,每轮3片,渐移变为花瓣,花瓣6,白色;雄蕊6,分离;子房1个,花柱短。浆果球形,鲜红色,含种子2颗。花期5~7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,多栽培于庭园。分布河北、山东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
本植物的根(南天竹根)、梗(南天竹梗)、叶(南天竹叶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【采集】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,晒干,置干燥处,防蛀。

【药材】乾燥果实,近球形,直径6~9毫米,外表棕红色或暗红色,光滑,微只光泽,顶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,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残痕。果皮质脆易碎。种子扁圆形,中央略凹。昧酸涩。以干燥、色红、完整者佳。
产江苏、浙江、广西等地。

【化学成分】含生物碱,主为南天竹碱甲醚。其他尚有原阿片碱、异紫堇定、南丁宁碱、南天竹碱等。又含蹄纹天竺素-3-木糖葡萄糖甙、翠菊甙。

【药理作用】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
南天竹碱、南丁宁碱对冷血动物(蛙)可引起吗啡样麻醉作用;对温血动物(小鼠、犬)小量时引起轻度麻醉,大量时引起痉挛(阵挛型及强直性),犬有流涎、呃逆、大便失禁等;脊髓的反射性增高,最后则陷于麻痹。南丁宁碱之作用较南天竹碱为弱。

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
南天竹碱、南丁宁碱均有抑制心脏的作用。对离体蛙、兔心脏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,阿托品不能影响之。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,肾上腺素次之。南天竹碱对血管之作用,报道不一,有云对离体蟾蜍下肢灌流有扩张作用,但也有报道,无论对离体蟾蜍或兔之血管灌流,影响不显著,可能系提出之生物碱皆属不纯物所致。南丁宁碱对离体兔耳或蛙下肢血管皆无影响。对兔静脉注射,皆可引起血压下降,此乃由于心脏受抑制所致,最后死于心脏麻痹。

③对平滑肌的作用
南天竹碱能使豚鼠在位肠管紧张度上升,但对离体肠管之作用则相反;对离体兔子宫小量兴奋、大量麻痹。南丁宁碱对离体的兔肠及子宫、犬肠管,皆为小量兴奋、大量抑制;对在位兔肠及子宫,则仅见兴奋作用,(开始时可见有短暂之抑制),强度随剂量而增加;此作用点在植物神经末梢及肌肉两方面。

④其他作用
南天竹碱、南丁宁碱对横纹肌有直接麻痹作用,与箭毒不同。最初曾报告有局部麻醉作用,但被否定,二种生物碱对呼吸中枢有抑制或麻痹作用。有人提出,南天竹碱具有吗啡样的"菲类"结构,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强;南丁宁碱具有"原小檗碱"样结构,属于原浆毒,对心肌、骨胳肌作用较强,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较弱。早年提出的生物碱,皆为一种混合碱,故作用较为复杂。

【性味】酸甘,平,有毒。

①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酸甘。"

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苦酸涩,先毒。"

③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酸甘,性干,有毒。"

④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苦涩微甘,平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敛肺,止咳,清肝,明目。治久咳,喘息,百日咳,疟疾,下疳溃烂。

①《王圣俞手集》:"明目乌须,解肌热,清肝火,活血散滞。"

②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:"为镇咳药,用于气喘症。"

③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能止泄提神,强筋益气。"

④《药材学》:"敛肺。治久咳自汗,并治阴萎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5钱;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涂。

【宜忌】外感风寒咳嗽不宜。

【选方】①治小儿天哮:经霜天烛子、蜡梅花各三钱,水蜒蚰一条。俱预收,临用水煎服。(《三奇方》)

②治百日咳:南天竹干果实三至五钱。水煎调冰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③治三阴疟:南天竹隔年陈子,蒸熟。每岁一粒,每早晨白汤下。(《文堂集验方》)

④治下疳久而溃烂,名蜡烛疳:红把子烧存性一钱,梅花冰片五厘。麻油调搽。(王玷桂《不药良方》)

⑤解砒毒,食砒垂死者:南天竹子四两,擂水服之。如无鲜者,即用于子一、二两煎汤服亦可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⑥治八角虱:红杷子同水银捣烂擦之。亦可浸酒,去风痹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3852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蜜环菌_蜜环菌治脑供血不足吗_蜜环菌有什么禁忌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糖蕈、榛蘑、蜜色环菌、蜜蘑、栎菌、根索菌、根腐菌、栎蕈、小蜜环菌 性味:甘;平 功能主治:熄风平肝;祛风通络;强筋壮骨。主头晕;头痛;失眠;四肢麻木;腰腿疼痛;冠心…

  • 一把蔑_一把蔑的副作用_一把蔑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乌蔹莓 性味:味酸;辛;性寒 功能主治:清热利尿;解毒消肿。主热结膀胱;小便涩痛;无名肿毒;跌打损伤;蛇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七叶崖爬藤,攀援灌…

  • 松蒿

    松蒿(《贵州草药》) 【异名】糯蒿、土茵陈。 【来源】为玄参科植物松蒿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松蒿一年生草本,高25~60厘米。全体具腺毛,有粘性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。叶对生,长1.…

  • 珍珠草

    珍珠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 【异名】日开夜闭、十字珍珠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阴阳草、假油柑(《临证指南》),真珠苹(《纲目拾遗》),鲫鱼草、胡羞羞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老鸦珠(《福…

  • 蝼蛄_蝼蛄的医用功效_蝼蛄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蝼蝈、天蝼、蝚、蟪姑、蝼窒、蟓蛉、杜狗、炙鼠、津姑、蝼蜮、仙姑、石鼠、硕鼠、蛄、土狗、地狗、拉拉古、土狗崽、地牯牛、拉拉狗、拉蛄 性味:味咸;性寒;小毒 功能主治:…

  • 尖尾风

    尖尾风(《本草求原》) 【异名】尖尾峰、起疯晒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赶风晒、赶风帅(《本草求原》),赤药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赶风柴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风药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…

  • 番杏

    番杏(《质问本草》) 【异名】白番杏、白红菜、白番苋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滨莴苣(《本草推陈》)。 【来源】为番杏科植物番杏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番杏一年生草本,全体肉质无毛。茎疏…

  • 栝楼子

    栝楼子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瓜蒌仁(《丹溪心法》),栝楼仁(《药性类明》)。 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、大子栝楼等的种子。 【植物形态】①栝楼,详"栝楼"条。 ②双…

  • 齿叶草

    齿叶草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疗齿草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玄参科植物齿叶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齿叶草一年生草本,高20~35厘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全株密生伏毛。…

  • 小血光藤_小血光藤可以入药吗_小血光藤有什么危害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黑老头、大种黑骨头、黑骨藤 性味:苦;涩;性温 功能主治:温肾;祛风湿;壮筋骨。主肾亏小便频数;溃尿;囊湿;腰膝酸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