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贞叶

女贞叶
(《纲目》)

【异名】冬青叶(《海上方》),土金刚叶、爆竹叶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

【来源】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女贞子"条。
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微苦,平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,明目,消肿,止痛。治头目昏痛,风热赤跟,疮肿溃烂,烫伤,口腔炎。

①《纲目》:"除风散血,消肿定痛。治头目昏痛,诸恶疮肿,珩疮溃烂,久者以水煮,乘热贴之,频频换易,米醋煮亦可。口舌生疮,舌肿胀出,捣汁含浸吐涎。"

②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外敷止因伤出血,消炎消肿,治汤火伤。内服可止咳嗽,止吐血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汁含漱、熬膏涂或点眼。

【选方】①治赤眼:以新砖二片,冬青叶五斗,捣自然汁,浸砖数日,令透取出,掘地坑架砖于内,四下空,覆之日久,侯砖上粉霜起,取霜,入脑子少许,无亦得,点眼大妙。(《海上方》冬青方)

②治风热赤眼:雅州黄连二两,冬青叶四两。水浸三日夜,熬成膏,收点眼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③治火烫伤:女贞叶、酸枣树皮,金樱子树皮。麻油熬成膏,搽患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④治口腔炎、牙周炎:女贞鲜叶捣汁含漱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烧伤和放射性损伤
女贞叶0.5斤入麻油1斤中煎,待叶枯后去叶,加黄蜡(冬天2.5两,夏天3两)熔化收膏。外敷损伤处,每日1次,治30例Ⅰ~Ⅲ°烧烫伤及放射性损伤,面积由1~20%不等,均取得治疗效果。本药之特点为创面愈合速度较快,Ⅱ烧烫伤8天左右可愈合,放射性损伤10天左右可愈合。且此药具有清热、消炎,止痛,生肌作用,在使用时不需特殊消毒。

②治疗急性菌痢
取新鲜女贞叶制成200%浓度煎液。每次口服20~30毫升,每日3次,疗程1周。同时加用阿托品口服止痛。共治86例,结果3天治愈者34例,6天治愈者36例,9天治愈者2例,有2例服药2天好转,因中断治疗,1周内复发,经再服药6天治愈,其余12例服药2~3天后疗效不佳而改用他药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107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金线草

    金线草(《贵州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重阳柳、蟹壳草(《花镜》),毛蓼、白马鞭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人字草、九盘龙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野蓼、一串红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 【来源】为蓼…

  • 麻黄根

    麻黄根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苦椿菜(《大同府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。植物形态详"麻黄"条。 【采集】立秋后采挖,去净须根及茎苗,晒干…

  • 黑点草_黑点草的副作用_黑点草有什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立竹根、山黄瓜、黄瓜菜、大黄瓜香、瓜米菜 性味:甘;性微寒 功能主治:清热除烦;活血消肿。主胃热口渴;烦躁不安;劳伤;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黄…

  • 功劳木

    功劳木(《饮片新参》) 【来源】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、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干。植物形态详"十大功劳叶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截段,晒干。 【药材】干燥茎呈圆柱形,表…

  • 青蛇莲_青蛇莲治什么病_青蛇莲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蛇退、俞莲、九龙盘、竹叶根、赶山鞭、地蜈蚣、爬地蜈蚣、千年竹、竹叶盘、蛇莲、接骨丹、盘龙七、走石码、蜈蚣草、寸八节、地叶、小九龙盘 性味:味辛;微苦;性平 功能主治…

  • 倒吊蜡烛_倒吊蜡烛的用法用量_倒吊蜡烛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墨柱果、章表、常子、九浓木、枝桐木、猪松木、神仙蜡烛、刀柄、苦常、细姑木、马凌、猪菜母、苦杨 性味:甘;淡;性平 功能主治:祛风通络;化痰散结;利湿。主风湿痹痛;腰…

  • 石萝藤

    石萝藤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大鸭公藤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鼠李科植物牛儿藤的根、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牛儿藤,又名:金背勾儿茶。落叶灌木,高达7.5米。小枝绿褐…

  • 鹈鹕嘴

    鹈鹕嘴(《嘉祐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鹈鹕科动物斑嘴鹈鹕的嘴。 【动物形态】斑嘴鹈鹕,又名:鹈鹕(《庄子》),鹜鹕(《山海经》),淘河(《尔骓》郭填注),逃河(《嘉祐本草》),淘鹤(《…

  • 蛇鲻_蛇鲻的副作用_蛇鲻有毒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狗棍、丁鱼、狗母鱼 性味:味甘;性平 功能主治:健脾补肾;缩尿。主小儿麻痹后遗症;遗尿;夜尿多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狗母鱼科动物多齿蛇鲻、长蛇鲻等多种蛇鲻的…

  • 桑蠹虫_桑蠹虫吃多了拉肚子吗_桑蠹虫的服用禁忌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蝤蛴、蝎、桑蠹、桑蝎、桑虫、蛀虫、桑蚕、铁炮虫、老母虫 性味:味苦;性温;有毒 功能主治:化瘀;止痛;止血;解毒。主胸痹心痛;血瘀崩漏;瘀膜遮晴;痘疮毒盛不起;痈疽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