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萝

松萝
(《本经》)

【异名】女萝(《诗经》),松上寄生(《纲目》),松落(《国药的药理学》),树挂(《黑龙江中药》),天棚草、雪风藤、山挂面、龙须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天蓬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松萝科植物长松萝、破茎松萝的丝状体。

【植物形态】①长松萝
全体成线状,长可达100厘米左右。基部着生于树皮上,下垂。不分歧,密生细小而短的侧枝,长约1厘米左右。全体灰绿色,外皮部质粗松,中心质坚密。子器稀少,皿状,生于枝的先端。

②破茎松萝,又名:节松萝、云雾草。
长约30厘米,呈二歧分枝,愈分愈细密,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口。

生于阴湿的林中,附生在针叶树上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
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收,晒干。

【化学成分】长松萝和破茎松萝均含巴尔巴地衣酸、松萝酸、地弗地衣酸。长松萝尚含拉马酸、地衣聚糖。破茎松萝尚含不同于巴尔巴地衣酸的另一种酸(3.6%),溶点189~190℃。此外,还含碳水化物。

【药理作用】①抗菌作用
松萝属等许多地衣类都含有抗菌物质,其中松萝酸之抗菌作用尤为突出。其抗菌谱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及结核杆菌。在试管中松萝酸对肺炎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白喉杆菌、结核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作用,抑菌浓度为1~5微克/毫升,至50微克/毫升可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抑制较上述细菌稍弱,但强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之作用。右旋与左旋型的抗菌作用无大差别。但也有报告对革兰氏阴性的百日咳杆菌、枯草杆菌、肺炎杆菌乃至大肠杆菌、变形杆菌有效者,对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则无效。在体外试验中,松萝酸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,20~50微克/毫升可获得完全抑制,血清略能降低其效力。在体内试验中(对豚鼠的实验性结核的治疗),一般认为口服或腹腔注射有较好的疗效,能限制结核病变的发展;也有人报告单用松萝酸,对豚鼠实验性结核并无影响,但可增强链霉素的作用。在试管中,它与链霉素或异烟肼也有轻度的协同作用。对人的肺、肠结核,每日口服0.1~1.0克松萝酸钠盐或Evosin(一种含松萝酸及缩式橡藓酸的制剂)0.1~0.5克,可使结核病的某些症状如咳嗽、食欲减退、发热或肠结核性腹泻等,获得好转,甚至使结核菌的镜检转阴,但观察尚不够完善,不能下最后结论。上述症状的好转,似乎并非药物对结核菌的直接作用,因口服后,血中达不到抑菌浓度的水平。有人认为,它对人的结核病并无明显疗效。国内用松萝酸治疗肺结核,曾观察到有一定疗效。

对松萝酸的抑菌作用原理,曾进行过不少研究,有人认为它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,也有认为它与氧化磷酸化的斥联有关。

②对细菌毒素及噬菌体的影响
以0.2~0.4%松萝酸与破伤风毒素或白喉毒素混合或在毒素注射后10分钟内注射,可使小鼠耐受2倍的毒素致死量。对豚鼠接种白喉杆菌后2小时,皮下注射松萝酸2毫克/公斤,或事先将二者混合培养再接种于豚鼠,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。小鼠实验性破伤风杆菌感染,以松萝酸与青霉素联合应用的效果最好。用纸碟法证明,d-松萝酸0.5~5毫克/毫升有对抗噬菌体的作用。

③对其他病原体的作用
松萝酸对原虫、阴道滴虫也有抑制作用。口服松萝酸钠100~150毫克/公斤对羊的血吸虫、肝片吸虫均有伤害及杀灭作用,肌肉注射可获更好效果;对兔血吸虫,由于其毒性较大,而用其衍生物-松萝酸苯胺,口服200毫克/公斤/天,连服9天,亦获得良好效果。

④其他作用
对部分肝切除的大鼠,喂食松萝酸有促进肝再生的作用。能降低离体大鼠横膈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其糖元含量。麻醉猫静脉注射松萝酸钠30毫克/公斤,可使血糖升高。d-松萝酸能显著抑制海星受精卵的分裂及磷的摄取,而对氧消耗则几无影响。它还能抑制大鼠腹水瘤细胞的粒线体内α-甘油磷酸新四唑还原酶的活性。d-松萝酸对离体豚鼠、蛙心均有抑制作用;对离体兔耳及蟾蜍下肢灌流,均有扩张血管之作用;对离体兔肠有罂粟碱样作用,麻痹肠管并拮抗氯化钡、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;对兔、牛的子宫、支气管及肠管亦有松弛作用。麻醉猫静脉注射10毫克/公斤松萝酸钠,能迅速而显著的增强其呼吸、较长时间的提高通气量、增加氧耗、升高体温,这些都说明代谢增进,有类似二硝基酚的作用,且毒性大于二硝基酚。

【性味】苦甘,平。

①《本经》:"味苦,平。"

②《别录》:"甘,无毒。"

③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淡微苦,性凉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清肝,化痰,止血,解毒。治头痛,目赤,咳嗽痰多,疟疾,瘰疬,白带,崩漏,外伤出血,痈肿,毒蛇咬伤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嗔怒邪气,止虚汗,头风,女子阴寒肿痛。"

②《别录》:"疗痰热温疟,可为吐汤,利水道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治寒热,吐胸中客痰涎,去头疮,主项上瘤瘿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令人得眠。"

⑤《纲目拾遗》:"治蛇虎伤、汤火烙伤及顽疮等症。"

⑥《陕西中草药》:"止血生肌,止痛,清肝明目,退云翳,降血压,调经。治外伤出血,大便下血,急性结膜炎,角膜云翳,头痛,高血压症,月经不调,崩漏,白带,痈肿,无名肿毒。"

⑦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止咳化痰。治外伤感染,化脓性感染,毒蛇咬伤,肺结核咳嗽痰多,颈淋巴腺炎,乳腺炎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
【选方】①治角膜云翳:天蓬草五钱。水煎,外洗及内服各半。

②治刀伤,外伤出血:天蓬草适量。捣烂,敷伤处。

③治白带:天蓬草四两。烧灰,甜酒冲服。

④治痈肿,无名肿毒:天蓬草三钱,楤木根皮五钱,细辛二钱。共研细粉,水或酒调敷。(选方出《陕西中草药》)

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肺结核
用松萝(品种未详)中提取的松萝酸钠片剂或粉剂内服,成人每次30毫克,每日3次;或按1.5毫克/公斤/天计算。用药3个月左右,需停药1周,再继续使用。治疗浸润型肺结核30例,24例治愈,平均治愈天数为71.1天;而化疗组的30例中仅17例治愈,平均治愈天数达110.9天。用药过程中约,20%患者有胃部不适,个别发生胃痛;部分患者由于药物不纯、服药时间较长,出现视力不佳反应。上述副作用可用健胃药及鱼肝油解除,不影响继续服药。有两例经检查发现单项转氨酶升高,经停药行保肝治疗15~30天后恢复正常。

②治疗慢性气管炎
采用松萝煎剂和3种化学提出物片剂,共观察91例,有效率为60%左右,平均生效时间为5~7天。其中以松萝酸粗晶(Ⅰ、Ⅱ号混合物)疗效较好,治疗的56例中,8例显效,26例好转。其主要作用为镇咳祛痰,平喘较差;对单纯型比喘息型或有合并症者疗效为好。制剂及用法:㈠煎剂:松萝1两,加水煎至200毫升,每日2次分服。㈡松萝酸粗晶(Ⅰ、Ⅱ号混合物):制成片剂,每片30毫克。日服3次,每次1片。㈢松萝酸钠片:每片15毫克。日服3次,每次2片。㈣松萝Ⅲ号提取物:制成片剂,每片50毫克。日服3次,每次2片。上述制剂均以10天为一疗程。副作用:服后有口干、头昏、胃部嘈杂感,停药后能自行消失。毒性试验发现,大剂量松萝酸及其钠盐的毒性主要损害心脏和肝脏,可引起心率减慢,血压下降。

【名家论述】《纲目》:"松萝,能平肝邪,去寒热,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,非松萝能吐人也。"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288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藏菌陈_藏菌陈的功效和作用_藏菌陈的功能主治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苦;性凉 功能主治:清肝利胆退黄;利水消肿。主急性黄恒型和非黄疸型肝炎;胆囊炎;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川西獐牙菜的全草。 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…

  • 南天竹根

    南天竹根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土黄连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钻石黄、山黄连(《重庆草药》),鸡爪黄连、山黄芩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,植物形态详"南…

  • 大蓟1

    大蓟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马蓟(《范汪方》),虎蓟(陶弘景),刺蓟、山牛蒡(《日华子本草》),鸡项草(《本草图经》),鸡脚刺(《滇南本草》),野红花(《纲目》),茨芥(《本草…

  • 柠条

    柠条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中间锦鸡儿矮小灌木,高30~100厘米,多分枝。树皮黄灰色、黄绿色或黄白色;幼枝被丝质柔…

  • 鲱鱼_鲱鱼的用法用量_鲱鱼的药用价值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青鱼、青条鱼 功能主治:补虚利尿。主肺结核;浮肿;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鱼的肉。 原形态:太平洋鲱,体侧扁,长25-35cm,冻中大…

  • 蔗鸡

    蔗鸡(《中国新医药》(9):11,1954)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。植物形态详"甘蔗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主消渴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。 【选方】治糖尿病:…

  • 黄皮_黄皮哪些人不能吃_黄皮的药用价值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救驾、臭条子 性味:味苦;辛;性温 功能主治:祛风散寒;活络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腰痛;跌打损伤;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树皮。 原形…

  • 鳄虎鱼

    鳄虎鱼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 【异名】鲨、蛇(《尔雅》),吹沙(《临海异物志》),沙沟鱼、沙?、叼浪鱼(《纲目》),沙竹(《医林纂要》),光鱼、油光鱼(《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》)。 …

  • 玉米须

    玉米须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玉麦须(《滇南本草》),玉蜀黍蕊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棒子毛(《河北药材》)。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。植物形态详"玉蜀黍"条。 【化学…

  • 枇杷_枇杷的副作用_枇杷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甘、酸;凉;无毒 功能主治:润肺下气;止渴。主肺热咳喘,吐逆,烦渴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。 原形态:枇杷常绿小乔木,高约10m。小枝粗壮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