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贝母

【中药名称】土贝母
(《本草从新》)

【别名】土贝(《百草镜》),大贝母(《纲目拾遗》),地苦胆、草贝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干燥块茎。

【植物形态】假贝母
攀援性蔓生草本。块茎肉质,白色,扁球形,或不规则球形,直径达3厘米。茎纤弱,有单生的卷须。叶互生,具柄;叶片心形,长宽均约4~7厘米,掌状深裂,裂片先端尖,表面及背面粗糙,微有柔毛,尤以叶缘为显著。腋生疏圆锥花序;花单性,雌雄异殊;花萼淡绿色,基部合生,上部5深裂,裂片窄长,先端渐尖,呈细长线状;花冠与花萼相似,但裂片较宽;雄蕊5,花丝1枚分离,其余4枚基部两两成对连合;雌花子房下位,3室,柱头6枚。蒴果圆筒状,成热后顶端盖裂。种子4枚,斜方形,表面棕黑色,先端具腆质翅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
生于山坡或平地。分布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云南等地。

【采集】秋、冬采挖,洗净泥土,将连结的小瓣剥下,蒸透后晒干。

【药材】干燥块茎呈不规则块状,多角或三棱形,高0.6~1.6厘米,直径0.7~2厘米。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红棕色,表面凹凸不平,多裂纹,顶端常有一突起的芽状物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断面角质,光亮而平滑。微有焦糊气,味微咸而苦。以个大、红棕色、质坚实、有亮光,半透明者为佳。

主产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

【化学成分】块茎中含有麦芽糖,而在干燥以后则含有蔗糖,叶柄主要含还原糖。叶主要含蔗糖。

【性味】苦,凉。

①《本草从新》:"味苦。"

②《百草镜》:"味苦,性平微寒,无毒。"

【归经】归肺、脾经。

【功用主治】散结毒,消痈肿。治乳痈,瘰疬痰核,疮疡肿毒及蛇虫毒。

①《本草从新》:"治外科痰毒。"

②《百草镜》:"能散痈毒,化脓行滞,解广疮结毒,除风湿,利痰,敷恶疮敛疮口。"

③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消肿。治淋巴腺结核,急性乳腺炎初起,痈肿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熬膏摊贴。

【选方】①治乳痈初起:㈠白芷、土贝母等分。为细末,每服三钱,陈酒热服,护暖取汗即消。重者再一服。如壮实者,每服五钱。㈡白芷梢、土贝母、天花粉各三钱,乳香(去油)一钱五分。共炒研末,白酒浆调搽,再用酒浆调服三钱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②治乳岩:阳和汤加土贝母五钱煎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③治乳岩已破:大贝母、核桃桶、金银花。连翘各三钱。酒、水煎服。(《姚希周经验方》)

④治手发背:生甘草、炙甘草各五钱,皂刺二钱五分,土炒土贝五钱五分,半夏一钱五分,甲片二钱五分(炒黑),知母二钱五分。加葱、姜、水、酒煎。(《慈惠小编》)

⑤治疬串不论已破未破皆治:土贝母半斤,牛皮胶四两(敲碎,牡蛎粉炒成珠,去粉为细末)。水发丸,绿豆大,每日早晚,用紫背天葵根三钱,或用海藻、昆布各钱半,煎汤吞丸三钱。

⑥治疬串:牛皮胶(水熬化)一两,入土贝母末五钱,摊油纸上贴之。

⑦治鼠疮:大鲫鱼一尾,皂角内独子,每岁一个,川贝母二钱,土贝母二钱。将皂角子、贝母、入鱼肚内,黄泥包裹,阴阳瓦炭火焙干,存性,研细末。每服三钱,食后黄酒调服,忌荤百日。(⑤方以下出《纲目拾遗,)

⑧治颈淋巴结核未破者:土贝母三钱,水煎服,同时用土贝母研粉,醋调外敷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⑨治毒蛇咬:急饮麻油一碗,免毒攻心,再用土贝母四、五钱为末,热酒冲服,再饮尽醉,安卧少时,药力到处,水从伤口喷出,侯水尽,将碗内贝母渣敷伤口。(《祝穆试效方》)

⑩治刀割斧砍,夹剪、枪、箭伤损:土贝母末默之,止血收口。(《年希尧集验良方》)

【贮藏】置通风干燥处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523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枳实

    【中文名】枳实(《本经》) 【类别】果实类 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枸橘、酸橙或香圆的幼果。 【植物形态】①枸橘,详"枸橘"条。 ②酸橙小乔木。茎枝三棱形,光滑,有长刺,长5~20毫米…

  • 炮姜_炮姜的用法用量_炮姜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味苦;辛;性温 功能主治:温中止泻;温经止血。主虚寒性脘腹疼痛;呕吐;泻痢;吐血;便血;崩漏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。 原形态:姜,…

  • 檀香泥

    檀香泥(《纲目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。植物形态详"檀香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纲目拾遗》:"治胃气滞痛,肝郁不舒。"

  • 水晶花_水晶花的功效与作用_水晶花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黑细辛、四大天王、土细辛、四大金刚、四块瓦、平头细辛、红线草、对叶四块瓦、四叶对 性味:微苦;涩;性温 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;散瘀消肿;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风寒感冒;跌…

  • 芡实_芡实功效与作用_芡实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卵菱、鸡癕、鸡头实、雁喙实、鸡头、雁头、乌头、蔿子、鸿头、水流黄、水鸡头、肇实、刺莲藕、刀芡实、鸡头果、苏黄、黄实、鸡咀莲、鸡头苞、刺莲蓬实 性味:甘;涩;平; 功…

  • 小地扭

    小地扭(《贵州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玄参科植物小地扭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小地扭一年生小草本,高6~13厘米。茎直立,方形,棱上有细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片卵形,先端钝,基部浑圆或阔楔形…

  • 李子_李子可以入药吗_李子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李实、嘉庆子、山李子、嘉应子 性味:甘;酸;平 功能主治:清热;生津;消积。主虚劳骨蒸;消渴;食积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。 原形态:李乔木…

  • 全蝎

    全蝎(《蜀本草》) 【异名】虿(《诗经》),虿尾虫(《说文》),杜伯(《广雅》),主簿虫(《酉阳杂俎》),蛜蚚(《蜀本草》),全虫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,茯背虫(《山西中药志》…

  • 蕤仁

    蕤仁(《雷公炮炙论》) 【异名】蕤核(《本经》),蕤子(《本草拾遗》),白桵仁、棫仁、美仁子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单花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。 【植物形态】单花…

  • 姜三七

    姜三七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曲蕊姜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曲蕊姜矮小秃净草本,有香味。叶数枚,卵形,二列,具柄,鞘上部张开。花数朵,包藏于一个预生绿色的佛焰苞内。萼管状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