貒膏

貒膏
(《唐本草》)

【异名】貒脂(《本草拾遗》),貒猪膏(《食医心镜》),猪獾油(王玷桂《不药良方》),貒油(《纲目拾遗》),土猪油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脂肪油。动物形态详"貒肉"条。

【采集】冬季捕捉,捕得后杀死,剥去皮,取皮下脂肪及肠网膜上脂肪,入锅熬炼成淡黄色的脂肪油,滤去油渣即成。

【性味】①《唐本草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辛咸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治咳逆上气,秃疮,顽癣,痔疮,臁疮。

①《唐本草》:"主上气,乏气,咳逆,酒和三合服之,日二。"

②《纲目拾遗》:"一切内外痔,涂上效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除湿解毒。治脚生臁疮,牛皮顽癣,头生白秃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和酒饮。外用:涂搽局部。

【选方】①治肺痿上气气急:煎成貒猪膏一合,暖酒和服。(《食医心镜》)

②治头生白秃及牛皮癣:大枫子、木鳖子、牛耳大黄、木槿皮、花椒。共为末调土猪油涂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395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白三七根

    白三七根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白三七"条。 【性味】味苦涩,性凉。 【功用主治】理气,收涩,消肿。治痢疾,腹泻,喉炎,劳伤,跌打损伤,红肿…

  • 酒药花

    酒药花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异名】酒曲花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,大蒙花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马钱科植物大叶醉鱼草的枝叶、根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大叶醉鱼草,又名:蒙花。灌木,…

  • 杏叶_杏叶哪些人不可以使用_杏叶的主治功能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杏树叶 性味:辛;苦;微凉 功能主治:祛风利湿;明目。主水肿;皮肤瘙痒;目疾多泪;痈疮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杏、野杏或山杏的叶。 原形态:1.…

  • 马肝_马肝的营养价值_马肝能吃吗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味甘;苦;性平;有毒 功能主治:活血通经。主闭经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马科动物马的肝脏。 原形态:马,体格高大,骨骼肌发达,四肢强颈有力。体高1.27-1.…

  • 抽筋草_抽筋草的功效与作用_抽筋草可以入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虫儿被单、筋骨菜、单背叶、青姑草、金缠莱、大娥嫦菜、石灰草、接筋草、小伸筋草、背单草、滇繁缕、白筋骨草、鸡骨草、唐根草、石繁缕、糯米藤 性味:辛;性凉;小毒 功能主…

  • 水蓼_水蓼是中药吗_水蓼有毒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蓼、蔷、蔷虞、虞蓼、泽蓼、辣蓼草、柳蓼、川寥、药蓼子草、红蓼干草、白辣蓼、胡辣蓼、辣蓼、辣柳草、撮胡、辣子草、水红花、红辣蓼、水辣蓼 性味:辛;苦;性平 功能主治:…

  • 防风

    【中药名称】防风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铜芸(《本经》),茴芸、茴草、百枝、闾根、百蜚(《吴普本草》),屏风(《别录》),风肉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 【来源】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。 …

  • 犀角

    犀角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低密(《纲目》),乌犀角(《证治准绳》),香犀角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犀科动物印度犀、爪哇犀、苏门犀等的角。 【动物形态】①印度犀,又名:独角…

  • 糖橘红

    糖橘红(《纲目拾遗》) 【异名】香金板、甜橘红(《纲目拾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橘类的果皮(外层皮)用糖霜加工制成。 【性味】《食物宜忌》:"味甘辛,性温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…

  • 菊芋_菊芋的副作用_菊芋有毒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洋姜、番羌 性味:味甘;微苦;性凉 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;消肿。主热病;肠热出血;跌打损伤;骨折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菊芋的块茎或茎叶。 原形态: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