蜗牛_蜗牛的副作用_蜗牛的功效与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仆累、小牛螺、黄犊、蚹赢、蜗赢、蜾赢、彘赢、陵螺、山蜗、瓜牛、彘牛、负壳蜒蚰、海羊、蜒蚰赢、士牛儿、负壳蛞蝓、天螺、天螺蛳、无靥螺、肌母螺

性味:味咸;性寒;小毒

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镇惊;消肿。主风热惊痫;小儿脐风;消渴;痄腮;瘰疬;痈肿丹毒;痔疮;脱肛;蜈蚣咬伤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蜗牛科动物同型巴蜗牛、华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。

原形态:1.同型蜗牛,贝壳中等大小,壳质较厚而坚固,全体扁球形。高12mm,宽16mm。有5-6个螺层,体螺层膨大,其高度为全部壳高的3/4;壳顶钝,缝合线深。壳面光滑,呈黄褐色、红褐色或淡灰色。在体螺层周缘和缝合线上,常有一条暗褐色色带。壳口呈马蹄形,脐孔小而深,呈洞穴状。2.华蜗牛,贝壳中等大,壳质薄而坚实。全体呈低圆锥形,高10mm,宽16mm。有5-5.5个螺层,螺旋部低矮,略呈圆盘状,壳顶尖,缝合线明显。壳面黄褐色或黄色。体螺层极膨大,其周缘具有一条淡褐色色带。此外,在各螺层下部靠近缝合线处也有一条颜色较浅的色带。壳口椭圆形,其内有条白色瓷状的肋。脐孔呈洞穴状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于灌木丛、代矮草丛、农田及住宅附近阴暗潮湿地区。主要以植物茎叶、花果及根为食。是农业害虫之一,也是家畜、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。2.生活于阴暗潮湿的墙壁、草丛、矮丛树干,有时也见于山坡草丛中。主食植物的茎、叶等。为害农作物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2.分布于吉林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名医别录》1.《本草图经》:凡用蜗牛,以形圆而大者为胜。久雨晴,竹林池沼间多有出者,其城墙阴处有一种扁而小者,无力,不堪用。蜗中入婴孺药为最胜。2.《纲目》:蜗身有涎,能制蜈、蝎,夏热则自悬叶下,往往升高,涎枯则自死也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纲目》:蜗牛所主诸病,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。2.《别录》:主贼风歪邪,大肠脱肛,筋急及惊痫。3.《药性论》:生研取服,止消渴。4.《品汇精要》:祛风热,消疮肿。5.《纲目》:治小儿脐风撮口,利小便,消喉痹,止鼻出血,通耳聋,治诸肿毒痔漏,制蜈蚣蝎毒。6.《本草新编》:善杀虫,以活着投麻油中,自化为油,涂虫疮。7.《玉揪药解》:利水泄火,消肿败毒,去湿清热。8.《医林纂要》:治血风疮及杨梅疮。9.《黑龙江中药》:通乳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026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桑蠹虫

    桑蠹虫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蝤蛴(《诗经》),蝎、桑蠹、蛣崛(《尔雅》),桑蝎(《千金方》),桑虫(《本草图经》),蛀虫(《纲目》),桑蚕(《景岳全书》),铁炮虫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…

  • 小九节铃

    小九节铃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小五爪龙、五爪金龙、小红藤、小红药、铜丝绊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光叶崖爬藤的根或全株。 【植物形态】光叶崖爬藤多年生攀…

  • 红香树

    红香树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 【异名】猪头果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胖婆茶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,红楣、香叶树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山茶科植物茶梨的树皮或叶。 【…

  • 无患子叶

    无患子叶(《本草求原》) 【来源】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嫩枝叶。植物形态详"无患子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"内服并外敷,治蛇伤。" ②《岭南草药志》:"治百日咳,无患…

  • 樱桃水

    樱桃水(《纲目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,经加工取得之液汁。植物形态详"樱桃"条。 【制法】用鲜樱桃数斤,装入磁坛内封固,埋入土中,约深1米许,经7~10天取出,…

  • 结根草莓

    结根草莓(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结根草莓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结根草莓多年生草本,高8~12厘米。根茎匍匐,根丝状,中部或顶端有结块。叶基生;叶柄细长,长4~…

  • 临时救

    临时救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 【异名】黄花草、九莲灯、匍地龙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报春花科植物胡氏排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胡氏排草多年生草本。茎弱,丛生,高15~30厘米…

  • 绵藤

    绵藤(《贵州草药》) 【异名】麻妹条(《贵州草药》),来阿片(苗名)。 【来源】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粉背南蛇藤,又名:博根藤、落霜红。藤状灌木,高达5米。小枝…

  • 地浆

    地浆(《本草经集注》 【异名】土浆(陶弘景),地浆水(《会约医镜》)。 【制法】掘黄土地作坎,深约二尺许,灌水,搅混,俟其沉淀,取上面清液,即为地浆水。 【性味】甘,寒。 ①《别录…

  • 鳢鱼血

    鳢鱼血(《本草再新》) 【来源】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,动物形态详"鳢鱼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再新》:"能治血分,理腰脚气,利关节,活脉络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