鳝鱼血

鳝鱼血
(《本草拾遗》)

【来源】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血,动物形态详"鳝鱼"条。

【性味】①《本草汇言》:"味咸甘,气平,无毒。"

②《医林纂要》:"咸,温。"

【归经】《本草汇言》:"入足厥阴、少钥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,活血,壮阳。治口眼歪斜,耳痛,鼻衄,癣,瘘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癣及瘘,断取血涂之。"

②《纲目》:"疗口眼歪斜,同麝香少许,左歪涂右,右歪涂左,正即洗去。治耳痛,滴数点入耳。治鼻衄,滴数点入鼻。治疹后生翳,点少许入目。治赤疵,同蒜汁、墨汁频涂之,又涂赤游风。"

③《本草汇言》:"去风活血。治血燥筋挛。"

④《本经逢原》:"助阳。"

⑤《医林纂要》:"正经络,去壅滞,缓风软坚,渗湿去热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外用:涂敷或滴入耳、鼻。内服:和药作丸。

【选方】①治壮年阳道不长:石龙子、蛤蚧、生犀角、生附子、草乌头、乳香、没药、血竭、细辛、黑芝麻、五倍子、阳起石等分。为末,生鳝鱼血为丸,朱砂为衣,每日空心,酒下百丸。(《本经逢原》育龟丸)

②治口眼歪斜:大鳝鱼一条,以针刺头上血,左斜涂右,右斜涂左,以平正即洗去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
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颜面神经麻痹
采用鳝鱼血局部涂敷,观察100余例,绝大部分均获治愈,少数亦有好转。用法:㈠将蜡鱼血涂于患侧(口向左歪,右为患侧;向右歪,左为患侧),30分钟后洗去,3天后再行第二次治疗。㈡先用面粉加水调搓成细长面条,做成圆圈形置于面部患侧(目的是防止鳝血流掉):然后用消毒注射针头在消毒过的地仓穴上划一"十"字,略使渗出血液:最后取鲜鳝鱼1条,将头切去,滴血于面圈范围内(地仓穴滴厚些)。2天后擦去,每隔2~5天1次。鳝鱼血涂于局部,干燥后能牵引面部肌群,刺激神经,促使瘫痪的肌群恢复正常。

②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
用蟮鱼鲜血滴耳,观察63例,轻者1次,重者2次即可见效。方法:将黄鳝放在清水中养6~8小时。用时以镊子或止血钳将黄蟮颈部夹住,以消毒过的剪刀将其尾巴剪断,让鲜血滴进耳中,侧卧20~40分钟。滴药前,需先用2%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将患耳洗净、擦干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660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黄药子

    黄药子(《本草图经》) 【异名】黄药(《日华子本草》),黄药根(《开宝本草》),木药子、大苦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黄独(《唐本草》),又名:…

  • 铁篱巴果

    铁篱巴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 【来源】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马甲子根"条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 【功用主治】去瘀生新。治吐血,疗痔疮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…

  • 茨菇草_茨菇草有什么副作用_茨菇草怎么入药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催生草、灵芝草 性味:味淡;性平 功能主治:调经;催产;行气。主月经过多;难产;胸闷;气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箭叶大油芒的全草。 原形态:箭叶大…

  • 常山

    常山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互草(《本经》),恒山,七叶(《吴普本草》),鸡骨常山(陶弘景),翻胃木(侯宁极《药谱》)。 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黄常山落叶灌…

  • 大叶骨碎补_大叶骨碎补加葛根能治痛风吗_大叶骨碎补的神奇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苦;温 功能主治:活血化瘀;补肾壮骨;祛风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肾虚腰痛;风湿骨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的根茎。 原形态:植株高50-15…

  • 葡萄_葡萄服用禁忌_葡萄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蒲陶、草龙珠、赐紫樱桃、琐琐葡萄、山葫芦、菩提子、索索葡萄、乌珠玛、葡萄秋 性味:甘;酸;平 功能主治:补气血;强筋骨;利小便。主气血虚弱;肺虚咳嗽;心悸盗汗;烦渴…

  • 玉米油_玉米油的用药禁忌_玉米油治什么病

    基础信息 功能主治:降压;降血脂。主高血压病;高血脂;动脉硬化;冠心病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。 原形态:玉蜀黍,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…

  • 李根_李根有什么用药禁忌_李根可以食用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山李子根、李子树根 性味:苦;寒;无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。主疮疡肿毒,热淋,痢疾,白带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。 原形态:李乔木,高达…

  • 绿衣枳壳

    绿衣枳壳   FructusPoniciriTrifoliataeImmaturus   (英)ImmatureTrifoliate-orangeFruit   【别名】 枸橼、臭…

  • 青竹标_青竹标的用药禁忌_青竹标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水蜈蚣、爬树龙、爬山虎、小过山龙、过江龙、大金笔标、小石芝藤、大青笔标、爬地龙、小南苏、金竹标、大软筋藤、九龙上调、水底蜈蚣、青竹丝、爬树蜈蚣 性味:味辛;性凉;小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