鳝鱼血

鳝鱼血
(《本草拾遗》)

【来源】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血,动物形态详"鳝鱼"条。

【性味】①《本草汇言》:"味咸甘,气平,无毒。"

②《医林纂要》:"咸,温。"

【归经】《本草汇言》:"入足厥阴、少钥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,活血,壮阳。治口眼歪斜,耳痛,鼻衄,癣,瘘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癣及瘘,断取血涂之。"

②《纲目》:"疗口眼歪斜,同麝香少许,左歪涂右,右歪涂左,正即洗去。治耳痛,滴数点入耳。治鼻衄,滴数点入鼻。治疹后生翳,点少许入目。治赤疵,同蒜汁、墨汁频涂之,又涂赤游风。"

③《本草汇言》:"去风活血。治血燥筋挛。"

④《本经逢原》:"助阳。"

⑤《医林纂要》:"正经络,去壅滞,缓风软坚,渗湿去热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外用:涂敷或滴入耳、鼻。内服:和药作丸。

【选方】①治壮年阳道不长:石龙子、蛤蚧、生犀角、生附子、草乌头、乳香、没药、血竭、细辛、黑芝麻、五倍子、阳起石等分。为末,生鳝鱼血为丸,朱砂为衣,每日空心,酒下百丸。(《本经逢原》育龟丸)

②治口眼歪斜:大鳝鱼一条,以针刺头上血,左斜涂右,右斜涂左,以平正即洗去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
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颜面神经麻痹
采用鳝鱼血局部涂敷,观察100余例,绝大部分均获治愈,少数亦有好转。用法:㈠将蜡鱼血涂于患侧(口向左歪,右为患侧;向右歪,左为患侧),30分钟后洗去,3天后再行第二次治疗。㈡先用面粉加水调搓成细长面条,做成圆圈形置于面部患侧(目的是防止鳝血流掉):然后用消毒注射针头在消毒过的地仓穴上划一"十"字,略使渗出血液:最后取鲜鳝鱼1条,将头切去,滴血于面圈范围内(地仓穴滴厚些)。2天后擦去,每隔2~5天1次。鳝鱼血涂于局部,干燥后能牵引面部肌群,刺激神经,促使瘫痪的肌群恢复正常。

②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
用蟮鱼鲜血滴耳,观察63例,轻者1次,重者2次即可见效。方法:将黄鳝放在清水中养6~8小时。用时以镊子或止血钳将黄蟮颈部夹住,以消毒过的剪刀将其尾巴剪断,让鲜血滴进耳中,侧卧20~40分钟。滴药前,需先用2%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将患耳洗净、擦干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660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红车轴草_红车轴草的功效与作用_红车轴草的用法用量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红三叶、红菽草、红荷兰翘摇、红花苜蓿、金花菜、红花车子、三叶草 性味:味甘;苦;性微寒 功能主治:清热止咳;散结消肿。主感冒;咳喘;硬肿;烧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…

  • 蒲黄_蒲黄的功效_蒲黄有什么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蒲厘花粉、蒲花、蒲棒花粉、蒲草黄 性味:味甘、微辛;性平 功能主治:止血;祛瘀;利尿。主吐血;咯血;衄血;备痢;便血;崩漏;外伤出血;心腹疼痛;经闭腹痛;产后瘀痛;…

  • 扶桑花

    扶桑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花上花(《南越笔记》),大红花(《汉英韵府》),土红花(《陆川本草》),大红牡丹花、吊钟花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。 【植…

  • 川防风

    川防风(《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竹节防风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毛前胡、西风(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 【来源】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短裂藁本多年生草本,高达1米。主…

  • 万丈深_万丈深的食用方法_万丈深有副作用嘛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马尾参、细草、竹叶青、细叶万丈深、铁扫把、刷把细辛、奶浆参 性味:味微甘;苦;性凉 功能主治:清热;止咳;利湿;消痈。主支气管炎;肺炎;肝炎;白带;痈肿疮疖 生长采…

  • 油草

    油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 【异名】油麻。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千金子一年生草本,高30~90厘米。根细长须状,簇生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稍倾斜,节明显,节间…

  • 莱菔子

    莱菔子(《本草衍义补遗》) 【异名】萝卜子(《日华子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。植物形态洋"莱菔"条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间种子成熟时割取全株,晒干,搓出种子,除…

  • 凤庆鸡血藤_凤庆鸡血藤的食用方法_凤庆鸡血藤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鸡血藤、须宁鸡血藤、云南鸡血藤 功能主治:生血和血;调经种子。主气血虚弱;肢麻瘫痪;风湿痹痛;虚损不育;遗精白浊;月经不调;赤白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五…

  • 仙人掌

    仙人掌(《纲目拾遗》) 【异名】风尾竻(《广东新语》),龙舌(《桂乎县志》),平虑草、老鸦舌(《南安府志》),神仙掌,霸王(《本草求原》),观音掌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观音刺(《…

  • 黄桷皮

    黄桷皮(《草木便方》) 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树皮。植物形态详"黄桷叶"条。 【性味】《草木便方》:"苦酸,温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风湿痹痛,四肢麻木,半身不遂,癣疮。 ①《居易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