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药

芍药

  【释名】 将离、梨食、白芍、余容、延。白者名金芍药,赤者名木芍药。

  【气味】 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

  【主治】

  1、腹中虚痛。用白芍药三钱、炙甘草一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温服。夏月加黄芩五分,恶寒加肉桂一钱,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。

  2、骨痛。用芍药二分、虎骨一两,炙后研细,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。每次饮酒三合,一天三次。

  3、脚气肿痛。用芍药六两、甘草一两,共研为末,白开水送下。

  4、消渴。用白芍药、甘草,等分为末。每用一钱,水煎服。一日服三次。有特效。

  5、鼻血不止。用芍药研细,每服两匙,水送下。

  6、鼻血、咯血。用白芍药一两、犀角末二钱半,共研细,新水冲服一茶匙。血止为限。

  7、崩中下血(小腹痛)。用芍药一两(炒黄)、柏圳六两(微炒)。每服二两,加水一升,煮成六合。又方:将上方中的两味药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酒送下。

  8、月经不停。用白芍药、香附子、熟艾叶各一钱半,水煎服。

  9、赤白带长期不愈。用白芍药三两、干姜半两,锉碎黄,捣成末。每服二匙,空心服,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又方:芍药炒黑,研为末,酒送服。

  10、刀伤。用白芍药一两,熬黄,研细。每服二钱,酒或米汤送下。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。

  11、木舌肿满。用赤芍药、甘草煎水热漱。

  12、鱼骨鲠喉。用白芍药嚼细咽汁。

  【附方】 芍药有赤、白两类。“赤芍药散邪”,故能清热凉血,活血散瘀。“白芍药益脾”,帮育养血剑阴,柔肝止痛。

  芍药是妇科的常用药物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675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天水蚁草

    天水蚁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 【异名】下白鼠曲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石曲菇、白调羹(《闽东本草》),山果花、大叶毛鼠曲、碎蚁草、黄花草、碎米花(《江西草药》);大叶青花、碎叶青花…

  • 水枇杷叶

    水枇杷叶(《广西中草原》) 【来源】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水枇杷"条。 【采集】秋、冬采收。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。 【性味】微苦,凉。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解毒。…

  • 蓍草_蓍草有什么功效_蓍草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蓍、蜈蚣草、飞天蜈蚣、乱头发、土一支蒿、羽衣草、千条蜈蚣、锯草、一枝蒿蒿 性味:味辛;苦;性平温;有毒 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;活血;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头风痛;牙痛;风…

  • 一支箭

    一支箭 (《草木便方》) 【别名】青藤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蛇咬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或狭叶瓶尔小草等的带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①一支箭 多年生小草本…

  • 鹿茸草

    鹿茸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 【异名】千年艾(《庐山志》),千重塔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瓶儿蜈蚣草、山门穹(《杭州药植志》),千层矮、龙须草、白路箕、毛茵陈、白丝草、土茵陈(《湖南药…

  • 新疆藜芦_新疆藜芦是中药吗_新疆藜芦治什么病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藜芦 性味:辛;苦;微温;有毒 功能主治:止痛;杀虫;涌吐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疥癣;恶疮;癫狂痰壅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阿尔泰藜芦的根及根茎。…

  • 红半边莲_红半边莲的药用价值_红半边莲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半边风、山蚂蝗、鬼边榜、大半边莲、肉半边莲、红叶子 性味:味酸;涩;性凉 功能主治:凉血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急性咽喉炎,牙龈肿痛,疮疖肿毒,热病便血,瘰疬,疥癣,毒蛇…

  • 粳米

    粳米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大米(《滇南本草》),硬米(《本草求原》)。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稻(粳稻)的种仁。 【植物形态】稻(《诗经》),又名:稌(《诗经》),嘉蔬(《礼记》),…

  • 龙脑香子

    龙脑香子(《唐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冰片"条。 【性味】①《唐本草》:"辛。" ②《纲目》:"辛,温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唐本草》:"下恶气,消食…

  • 伸筋藤

    伸筋藤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 【异名】宽筋藤、无地生须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青宽筋藤(《陆川本草》),砍不死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舒筋藤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 【来源】为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