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蜕

蛇蜕
(《本经》)

【异名】龙子衣、蛇符、龙子单衣、弓皮(《本经》),龙皮、龙单衣、蛇筋、蛇附(《吴普本草》),蛇皮(《雷公炮炙论》),龙子皮(《别录》),蛇蜕皮(《药性论》),蛇壳、蛇退(《纲目》),龙衣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青龙衣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长虫皮(《河南中药手册》),白龙衣(《山西中药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、锦蛇、乌梢蛇、赤链蛇等多种蛇蜕下的皮膜。

【动物形态】①黑眉锦蛇,详"黄颔蛇"条。

②锦蛇
全长可达1.8米。头部比颈部稍大。吻鳞宽大于高,从背面可以看到。鼻间鳞长宽略相等。前额鳞宽大于长,两鳞间的缝合线比鼻间鳞长。额鳞前方稍宽于后方。颅顶鳞宽大。前鼻鳞狭长,后鼻鳞宽广,鼻孔大,位于2鼻鳞之间而稍向后。眼前鳞2片,有时3片,极少为1片。眼后鳞2片。前颞鳞2片,狭长;偶有3片者。后颞鳞3片,短而宽。上唇鳞8片,第4、5两片入眼;第7片最大。颊鳞1片,偶有2片者。下唇鳞10片。前5片与前颏鳞相接。前颏鳞比后颏鳞大。体鳞23~23~19行,除最外1、2行鳞列光滑外,余都起棱。腹鳞215~226片,肛鳞2裂,尾下鳞84~101对。体背面及头部的鳞片四周黑色,中央黄色,体之前半部有30条左右较明显的黄色横斜斑纹,至体后半部消失,只在鳞片中央有黄斑。腹面黄色,有黑色斑纹。
栖于高山及平原地区。性活拨,动作迅速。以其他蛇类为食,甚至吃自己的小蛇。亦食鸟类的蛋及鼠类。有奇臭,无毒。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③乌梢蛇,详"乌蛇"条。

④赤链蛇,详"赤链蛇"条。

【采集】全年皆可收集,但以3~4月间为最多。取得后抖去泥沙,晒干或晾干。

【药材】干燥的蜕皮为圆筒形的半透明皮膜,常压扁或稍皱缩,或有碎断。完整者长达1米以上。背侧银灰色,有光泽具菱形或椭圆形的半透明鳞片。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,鳞片呈长方形,作覆瓦状排列。质轻柔,易破碎,抚之有滑润感。气微腥,味淡或微咸。以色白、皮细、条长、粗大、整齐不碎、无泥沙杂质者为佳。
主产浙江、广西、四川、江苏、福建、安徽、陕西、云南等地。

【化学成分】蛇蜕含骨胶原。

【炮制】用甘草水洗过,晒干,再用黄酒喷匀,置锅内微炒至黄色。(每蛇蜕100斤,用酒5斤)

①《本经》:"火熬之良。"

②《雷公炮炙论》:"凡欲使,先于屋下以地掘一坑可深一尺二寸,安蛇皮于中一宿,至卯时出,用醋浸一时,于火上炙干用之。"

③《纲目》:"今人用蛇蜕,先以皂荚水洗净,缠竹上,或酒、或醋、或蜜浸,炙黄用。或烧存性,或盐泥固煅,各随方法。"

【性味】甘咸,平,有毒。

①《本经》:"味威,平。"

②《别录》:"甘,无毒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有毒。"

【归经】①《本草经疏》:"入肝。"
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脾二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,定惊,退翳,消肿,杀虫。治小儿惊痫,喉风口疮,木舌重舌,目翳内障,疔疮,痈肿,瘰疬,腮腺炎,痔漏,疥癣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小儿惊痫瘈疭,癫疾,寒热,肠痔,虫毒蛇痫。"

②《别录》:"主弄舌摇头,大人五邪言语僻越,恶疮,呕咳,明目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治喉痹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止呕逆。治小儿惊悸客忤,催生,疬疡,白癜风。"

⑤《用药心法》:"去翳膜。"

⑥《纲目》:"祛风,杀虫。烧末服,治妇人吹奶,大人喉风,退目翳,消木舌,敷小儿重舌,重腭,唇紧,解颅,面疮,月蚀,天泡疮,大人疔肿,漏疮肿毒,煮汤洗诸恶虫伤。"

⑦《医林纂要》:"缓肝保心,去毒热,除风湿。"

⑧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眼胀头风,煅研涂疮,汤火伤,收湿疮干水,治疮疾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钱;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煎汤洗涤或研末调敷。

【宜忌】孕妇忌服。

①《药对》:"畏慈石。"

②《纲目》:"孕妇忌用。"

③《本草经疏》:"小儿惊痫癫疾,非外邪客忤而由肝心虚者不效。"

【选方】①治小儿风痫惊热:蛇蜕皮三寸(炙),细辛(去苗叶,锉)、钩藤(锉)、黄芪(锉)、甘草(炙)各半两,大黄(蒸三度,锉,焙)一两,蚱蝉四枚(炙,去翅、头、足)。上粗捣筛。每服一钱匕,水八分,煎至四分,去渣,入牛黄少许搅匀,食后温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蛇蜕汤)

②治缠喉风,咽中如束,气不通:蛇蜕(炙黄)、当归等分。为末,温酒调一钱匕,得吐愈。(《医准》)

③治小儿喉痹肿痛:蛇蜕烧末,乳汁服一钱匕。(《食医心镜》)

④治小儿吐血并重舌:烧蛇蜕皮末,以乳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⑤治小儿重腭重断肿痛,口中涎出:蛇蜕皮烧灰,研令细,以少许傅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⑥治小儿口疮:蛇蜕,水渍令湿软,拭口内疮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⑦治白内障:蛇蜕一个,冰片二分,银朱一分。先将蛇蜕烧存性,后和其他药物共研细末。每日三次,每次放眼内少许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
⑧治痘毒目翳:蛇蜕二钱(为末),瓜蒌仁五钱(研烂)。上用羊肝一片批开,入药末二钱,线扎紧,用米泔煮熟,频与儿食。(《小儿痘疹方论》蛇蜕散)

⑨治斑疹入眼,翳膜侵睛成珠子:马勃一两,皂荚子二七个,蛇退皮(全者)一条。上入小罐子内,封泥烧,不得出烟,存性,研为末。温水调下一钱,食后。(《小儿斑疹备急方论》蛇蜕散)

⑩治痈疽结鞕未成脓:蛇蜕烧灰细研,以醋调涂肿上,干即易。亦可只以蛇皮贴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⑾治儿吹著奶疼肿:蛇蜕一尺七寸,烧令黑,细研,以好酒一盏,微温顿服,未甚效更服。(《产乳集验方》)

⑿治疔疮:㈠蛇蜕皮如鸡子大,以水四升,煮三、四沸,去渣,顿服。㈡烧蛇蜕皮灰,以鸡子清和涂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⒀治疔肿:蛇蜕皮一两半(白者),露蜂房半两,乱发一团如鸡子大(童子者妙)。上三味,锉碎于熨斗内烧灰,细研为散。每服二钱匕,空心米饮调下,盖覆出汗,更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蛇蜕散)

⒁治瘰疬溃后:蜜蜂二十一个,蛇蜕七分半,蜈蚣二条(端午前收者佳)。上用香油四两,将前三味入油,用文武火煠枯,捞去渣,入定粉二两,用如箸粗桑枝七条,急搅候冷,出火气七日夜,方用纸摊贴患处。(《医宗金鉴》蛇蜕膏)

⒂治中耳炎:蛇蜕97%,小蜘蛛2%,冰片1%。共研细粉,瓶贮。先将耳内脓液洗净,吹入药粉,每日一次。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

⒃治乳房肿胀、疼痛:蛇蜕、鹿角、露蜂房各三钱。共烧存性研细末。黄酒冲服。每日服二次,每次一钱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⒄治漏疮血水不止:蛇皮(焙焦)、五倍子、龙骨各一钱半,续断五钱。上为末,入麝香少许,津唾调敷。(《丹溪心法》蛇蜕散)

⒅治癣疮:烧蛇蜕一具,酒服。(《千金方》)

⒆治小便不通:全蛇蜕一条。烧存性,研。温酒服之。(《纲目》)

⒇治乳糜尿:龙衣一市尺。放瓦上焙干,研细末。加适量红糖冲服,一日一剂。(徐州《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》)

(21)治蛲虫:蛇蜕二钱(焙黄),冰片一分。共研细末。临睡前抹肛门处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(22)治小儿解颅:熬蛇蜕皮,末之,和猪颊车中髓,敷顶上,日三、四度。(《千金方》)

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脑囊虫病
将蛇蜕研成细粉,开水送服,每次1钱,日服2次。同时配服大戟汤(槟榔2两、大戟1钱、木瓜6钱、钩藤4钱,头晕加菊花4钱,有肝炎者去槟榔加雷丸6钱,加水500毫升,煎成150毫升,每日2次,每次50毫升,可连服30剂左右)。据10余年来千余例的观察,大多在用药后3~4个月内出现效果:脑压迫症状(抽搐、失明、失语、头痛等)减轻,结节减少或消失;用药1年以上,有的病人症状可完全消失,坚持服药2年以上的可收到更好的效果。其中250例经1年以上治疗,结果显效38例(15.2%),有效160例(64%),无效50例(20%),死亡2例(0.8%)。

②治疗流行性腮腺炎
取蛇蜕2钱(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用量加倍),洗净切碎,加2个鸡蛋搅拌,用油炒熟(可加盐),1次服用。90例患者除5例服2剂外,均只服1剂,结果81%的病例于治疗2日内腺肿消退。

③治疗淋巴腺结核
取蛇蜕3~6克(剪碎),鸡蛋3个。先将鸡蛋打一小孔,流去蛋白,留下蛋黄,然后于每个鸡蛋内装入蛇蜕1~2克,用纸糊口。置火中烤熟,去壳内服。每服1个,每日3次服完。治疗6例,服药70~90天均获痊愈。

④治疗麦粒肿
将完整的蛇蜕置于陈酸醋内浸泡,数日后取出剪成约5×8毫米的小块,贴敷局部,上盖浸有酸醋的棉片,固定,24小时换药1次,至痊愈为止。30例患者(30只眼)经1~3次治疗后,27例痊愈。经1年多随访,尚无1例复发。

⑤治疗中耳炎
将蛇蜕烧灰研末,调以麻油。用时先以双氧水洗净患耳,擦干后用棉棒蘸药涂于患部,每日或隔日1次。治疗21例,19例痊愈。亦有用蛇蜕、蜂窝各3钱,浸于95%酒精300毫升中,7天后过滤滴耳,每日3~4次。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例,均于1周内见效。

此外,用蛇蜕与鸡蛋混合,煎成蛋饼内服,治疗颈痈有显著效果。用蛇蜕、急性子制成片剂,每日顿服10片(每片含蛇蜕0.09钱,急性子0.045钱),连服30~45天,对马来丝虫病有防止流火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及减轻症状的作用。

【名家论述】《本草经疏》:"蛇蜕,入肝而辟恶,小儿惊痫,瘈疭,颓疾寒热,蛇痫弄舌摇头,大人五邪,言语僻越,皆肝经为病,蛇蜕能引诸药入肝散邪,故主如上等证。善能杀虫,故主肠痔虫毒恶疮。邪去木平,故止呕咳明目。"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742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蚬肉海棠

    蚬肉海棠(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) 【异名】蚬肉秋海棠。 【来源】为秋海棠科四季海棠的花、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四季海棠秃净、肉质草本,高15~45厘米。根纤维状。茎直立,肉…

  • 猪鬃凤尾蕨_猪鬃凤尾蕨有毒吗_猪鬃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还阳草、猪毛草、金鸡尾、锯锯草、凤尾蕨、细凤尾草 性味:苦;淡;惊 功能主治:和胃止痛;利水消肿;止咳祛痰。主咳嗽痰多;胃脘疼痛;痢疾;水肿;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…

  • 人指甲

    人指甲(《本草衍义》) 【别名】手爪甲(《日华子本草》),人退(《眼科龙木论》),筋退(《纲目》)。 【炮制】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,晒干。或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,取…

  • 香叶树

    香叶树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 【异名】冷青子、千金树(《广州植物志》),上冬青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小粘叶、臭油果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樟科植物香叶树的树皮、叶。 【植物…

  • 春尖油

    春尖油(《重庆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楝科植物香椿树干流出的液汁。植物形态详"椿白皮"条。 【采集】10~11月采收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齁病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同人乳蒸化,2~3钱。

  • 鯮鱼

    鯮鱼(《食疗本草》) 【异名】鯼鱼(《纲目》),尖头鳡(《鱼类分类学》)。 【来源】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。 【动物形态】鯮鱼体甚长,略侧扁,腹部圆。头前半部细长,稍成管状,吻端平扁似…

  • 橄榄露

    橄榄露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来源】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的蒸馏液。植物形态详"橄榄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清肺,利咽喉,生津止渴。治咽喉肿痛,咳嗽痰中带血,泻痢,烦渴,酒毒及河豚毒。

  • 棕榈根_棕榈根的功效和作用_棕榈根的药用价值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棕树根 性味:味苦;涩;性凉 功能主治:收效止血;涩肠止痢;除湿;消肿;解毒。主吐血;便血;崩漏;带下;痢疾;淋浊;水肿;关节疼痛;瘰疬;流注;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…

  • 金鸡脚_金鸡脚的药性_金鸡脚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辟瘟草、鸭脚金星草、独脚金鸡、猪蹄叉、鸡脚叉、乌毛丁、鸭脚珠、鸭脚掌、三叉剑、鹅掌金星草、鸭脚伸筋、三叉风、盐桃草、鸭掌香、鸭掌星、鸭胶掌、鸭胶草、双凤尾草、三角枫…

  • 线叶蓟_线叶蓟可以入药吗_线叶蓟的医疗用途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野红花、山红花、尖叶小蓟 性味:味酸;性温 功能主治:活血散瘀;解毒消肿。主月经不调;闭经;痛经;乳腺炎;跌打损伤;尿路感染;痈疖;痈;神经性皮炎;毒蛇咬伤 生长采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