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皂角

水皂角
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

【异名】关门草、山梅豆(《东北药植志》),金豆子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水通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山扁豆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,山茶叶(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态】豆茶决明
一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,被毛。双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5~10厘米,小叶8~35对;小叶片线状矩圆形,长5~9毫米,两端稍呈斜形,先端短尖;托叶1对,披针形,先端钻形,宿存。花黄色,腋生,1~2朵;花梗短,长5~10毫米;苞片1对,线状披针形;萼片5深裂,裂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,表面被细毛;花瓣5,倒卵形,长4~7毫米;雄蕊4;雌蕊1,荚果扁平,长圆状线形,长3~5厘米,密被灰黄色毛,具种子6~12枚。种子扁平,菱方形,浅黄棕色,长约3毫米。花期7~8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林缘草地、路边。分布东北、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本植物的种子(水皂角子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【采集】夏季采收,晒干。

【药材】干燥全草,茎枝圆形,呈棕黄色,基部灰黑色,表面有纵纹及疣状皮孔,呈黄白色;质硬易折断,断面色白,松泡中空。叶多卷缩,或脱落,棕绿色或灰绿色;质脆易碎。残存荚果呈棕褐色。气微,味淡。
产于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
【性味】甘苦,平。

①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甘,寒,无毒。"

②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微苦,平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清肝明目,和脾利水。治目花,夜盲,偏头痛,水肿,脚气,黄疸。

①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利尿,泻热,镇咳,补肾虚,清心,明日。"
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和脾消胀。治黄疸。"

③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清肝,明目。"

④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利尿,健胃通便。治水肿,肾炎,口渴,咳嗽,慢性便秘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。

【选方】①治夜盲:山扁豆茎叶粉末二钱,煮猪肝或用蜂糖调服。一方以山扁豆茎叶二两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
②治半边头痛:山扁豆茎叶、头晕药各一两,青鱼胆草五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79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山苦荬

    山苦荬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 【异名】七托莲、小苦麦菜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苦菜、黄鼠草、小苦苣、活血草、隐血丹、小苦荬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。 【植物…

  • 刺盖草

    刺盖草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大刺盖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罗平蓟多年生草本,高达1.5米。根粗壮,须根白色。茎直立,具明显纵棱槽,疏生卷曲的细柔毛…

  • 欧绵马_欧绵马治什么病_欧绵马怎么服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贯众、鳞毛蕨 性味:苦;微寒;有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;驱虫;利水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乙脑;痄腮;麻疹;崩漏;肠寄生虫病;水肿;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:药…

  • 水枇杷_水枇杷治什么病_水枇杷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水牛奶、红毛树、米花树、鼻涕果 性味:微苦;凉 功能主治:疏风清热;止咳;止痛。主风湿咳嗽;风火牙痛;麻疹发热;尿路感染;白浊;白带;疮疖痈肿;骨髓炎;烫伤 生长采…

  • 菖蒲叶

    菖蒲叶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石菖蒲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挥发油0.25%,其中主要成分为β-细辛醚73.4%、细辛醚13.7%、石竹烯4.0%…

  • 黄堇_黄堇的禁忌_黄堇有没有不良反应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黄花鱼灯草、粪桶草、石莲、水黄连、虾子草、野水芹、鱼子草、断肠草 性味:苦涩;寒;有毒 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杀虫。主湿热泄泻;痢疾;黄疸;目赤肿痛;聤耳流脓;疮…

  • 厚朴_厚朴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厚朴的药用价值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厚皮、重皮、赤朴、烈朴、川朴、紫油厚朴 性味:苦;辛;性温 功能主治:行气消积;燥湿除满;降逆平喘。主食积气滞;腹胀便秘;湿阻中焦,脘痞吐泻;痰壅气逆;胸满喘咳 生…

  • 山飘儿草_山飘儿草的用药禁忌_山飘儿草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苦胆草、草龙胆、青叶胆、水黄连、土黄连 性味:苦;性寒 功能主治:清肝利胆;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急性黄疸型肝炎;胆囊炎;风热感冒;风火牙痛;咽喉肿痛;消化不良;急性菌…

  • 红升麻根

    红升麻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菊科檀物异叶泽兰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红升麻"条。 【采集】秋、冬、春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 【性味】苦微辛麻,凉。 【功用主治】解表退热, 【…

  • 麦角

    麦角(《国药的药理学》) 【来源】为麦角科真菌麦角菌寄生在禾本科植物黑麦等子房中所形成的菌核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二季麦熟时采收,阴干。宜保持完整,彻底干燥后,密封,在干燥凉暗处保存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