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箔

金箔
(《本草蒙筌》)

【异名】金薄(《药性论》)。

【来源】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。

【矿物形态】自然金,又名:生金(陶弘景)。
等轴晶系。晶体呈八面体,但很少见,常见的为颗粒状或桐枝状的集合体。颜色金黄。条痕为光亮的金黄色,具极强的金属光泽。不透明。锯齿状断口。硬度2.5~3。比重15.6~18.3(纯金为19.3)。富延展性。有高度的传热及导电性。不溶于酸,能溶于王水。在空气中极稳定。
自然金通常分为脉金(山金)和砂金两种,脉金产于石英脉中,砂金产于冲积层中。

【性味】辛苦,平。

①《本草汇言》:"味辛,气寒,有毒。"

②《本经逢原》:"无毒。"

③《本草求真》:"辛,平。"
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经。

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心、肺二经。"

②《本草汇言》:"入手少阴、足厥阴经。"

【功用主治】镇心,安神,解毒。治惊痫,癫狂,心悸,疮毒。

①《药性论》:"主小儿惊伤,五藏风痫,失志,镇心,安魂魄。"

②《海药本草》:"主癫痫风热,上气咳嗽,伤寒肺损吐血,骨蒸劳极作渴.主利五藏邪气,补心,并入薄于丸、散服。"

③《本草蒙筌》:"除邪杀毒,却热驱烦,安魂魄,养精神,坚骨髓,和血脉,禁癫狂疾走,止惊悸风痫。幼科药作锭丸,必资此以为衣饰。"

④《本草经疏》:"磨细屑,挑开疔疮头上,没入,能拔疔根。"

⑤《本草再新》:"舒肝气,定心智,安魂魄,滋肾水,行经络,利关节,破积消疽,治小儿惊痫、痘疮诸毒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入丸、散。一般多作丸药挂衣。外用:研末撒。

【宜忌】阳虚气陷、下利清冷者忌服。

【选方】①治心脏风邪,恍惚狂言,意志不定:金箔二百片,腻粉半两。用新小铛子,中先布金箔,逐重用粉隔之,然后下牛乳一小盏,用文火煎至乳尽,金箔如泥,即于火上焙干,研为末,蒸饼和丸如小豆大。每服五丸,食后新汲水下。(《证治准绳》金箔丸)

②治风邪发狂:金箔一百片,丹砂(研)、龙脑(研)、牛黄(研)、珍珠末、琥珀末、犀角末各半两。上七味,将六味同再研匀。以鼎子一个,铺一重金箔了,掺一重药末,次第铺盖了,用牛乳三升,于鼎上浇之,以慢火煨令乳汁尽成膏为度。每服取皂角子大,薄荷汤化服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金箔煎)

③治癫痫惊悸,怔忡气郁,一切痰火之疾:西珀、天竺黄、朱砂各五钱,胆星一两,牛黄、雄黄、珍珠各二钱,麝香五分。蜜丸,每两作三十丸,金箔为衣,薄荷汤下一丸。(《沈氏尊生书》金箔镇心丸)

④治小儿食痫,坠痰涎:金箔五片(细研),腻粉三钱,甘遂一分(煨微黄,捣为末)。上药相和研令匀,以枣瓤和作剂子,以五片金箔裹上,更著湿纸裹,煻灰火煨匀热,候冷,取研,丸如绿豆大。每服以人参汤下二丸,量儿大小,以意加减。(《圣惠方》金箔丸)

⑤治聤耳脓水:白矾、胭脂各半两,金箔七片。上同研细,日三度掺在耳内,每用半字。(《补要袖珍小儿方论》金箔散)

【名家论述】①《本草经疏》:"《太清法》云,金性本刚,服之伤肌损骨。惟作箔入药,可为镇心安神之用。如或止因心气虚以致神魂不安,并无惊邪外入者,当以补心安神为急,而非金箔所能定矣。"

②《本经逢原》:"可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,然须为箔,庶无重坠伤中之患。紫雪方用赤金叶子煎水,取制肝降痰逆也。若成块锭金及首饰之类,非特无味,且有油腻,良非所宜。"

③《会约医镜》:"金箔,能镇心辟邪。治癫狂惊悸,安魂魄,定风痫,坠痰涎,降邪火。凡邪盛于上,宜清宜降者,皆所当用。若阳虚气陷,滑泄清寒者,俱当避之。生金有毒,即箔亦不可多服。"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7317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九龙藤

    九龙藤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 【别名】过岗龙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乌郎藤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乌藤、串鼻藤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燕子尾(《南宁市药物志,),猪蹄叉、羊蹄又(《广西…

  • 凤尾七

    凤尾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景天科植物小丛红景天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小丛红景天,又名:凤尾草、凤凰草、香景天。多年生草本。高9~20厘米,全株无毛。宿根粗壮,有分枝。茎直立…

  • 白蜡花

    白蜡花(贵州) 【来源】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花。植物形态详"白蜡树皮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止咳,定喘。治咳嗽,哮喘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5钱。 【选方】治哮喘咳嗽:白蜡花…

  • 龙眼根

    龙眼根(《泉州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根或根皮的韧皮部。植物形态详"龙眼肉"条。 【性味】《泉州本草》:"苦涩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丝虫病,白带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…

  • 桃南瓜_桃南瓜功效与作用_桃南瓜怎么入药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金瓜、鼎足瓜、看瓜、吊瓜、北瓜 性味:味甘;微苦;性平 功能主治:止咳;平喘。主咳嗽气喘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红南瓜的果实。 原形态:一年生草质藤…

  • 蔊菜

    蔊菜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辣米菜(《纲目》),野油菜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塘葛菜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干油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石豇豆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,鸡肉菜、田葛菜(广州部…

  • 铁海棠花

    铁海棠花(《全展选编·妇产科》) 【来源】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的花朵。植物形态详"铁海棠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功能性子宫出血,铁海棠花十至十五朵,与瘦猪肉同蒸或水煎服。

  • 地茄子

    地茄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 【来源】为桔梗科植物铜锤玉带草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铜锤玉带草"条。 【采集】8~9月采。 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微温,味涩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固…

  • 鷃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鳸(《尔雅》),老扈(《左传》贾逵注),鴳雀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鷃雀(《禽经》),篱鷃(《禽经》注),田鸡、水鸡(《医林纂要》)。 【来源】为三趾鹑科动…

  • 金盏菊_金盏菊是中药吗_金盏菊可以入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金盏花、水涨菊、山金菊、灯盏花、月月红 性味:味苦;性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调经。主中耳炎;月经不调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全草。 原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