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灵丹草


中药名】臭灵丹草 Choulingdancao

  【别名】狮子草、臭叶子、山林丹。

  【英文名】Herba Laggerae。

  【药用部位】菊科植物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(Candolle) Bentham 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草本。茎直立,粗壮或细弱,高达1米,茎翅连续或有时间断。中部叶倒卵形,无柄,基部长渐狭或渐狭,沿茎下延成茎翅,顶端短尖或钝;上部叶小,倒卵形或长圆形,顶端钝或短尖,边缘锯齿较小。头状花序多数,在茎枝顶端排列成总状或近伞房状的大型圆锥花序;总苞近钟形,总苞片约7层,外层绿色或中部以上绿色,内层上部有时紫红色,干膜质,线形。雌花多数,两性花约与雌花等长,花冠管状,向上渐扩大。瘦果近纺锤形,有10棱,被白色长柔毛。冠毛白色,易脱落,花期4~10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空旷的草地上或山谷疏林中。多产云南、四川、湖北西部、贵州及广西西南部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,干燥,除去杂质,切段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全长50~150厘米,干燥全体密被淡黄色腺毛及柔毛。茎多圆柱形,具4~6纵翅,翅缘锯齿状,易折断。叶互生,有短柄;叶片椭圆形,暗绿色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下延成翅,边缘有锯齿。有特异气,味苦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凉,味辛、苦。归肺经、胃经。

  【功效与作用】 清热解毒,止咳祛痰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用量9~15克;或捣汁;或研末;外用:适量,鲜全草捣烂敷患处,或水煎浓汁洗患处。用于风热感冒,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风火牙痛。

  【药理研究】臭灵丹具有抗菌消炎、祛痰镇咳、抗肿瘤、治疗疟疾、抗病毒等药理活性。

  【化学成分】 含有为黄酮类化合物、萜类、有机酸类、内酯类、酚类,还含有还原性糖、多糖和油脂等成分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尚不明确,谨慎用药。

  【配伍药方】①舌下粘液囊肿:单用新鲜臭灵丹叶煎水,治疗一例舌下黏液囊肿,效果较好,且五年未复发。[《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》2007,13(4)]

  ②咳嗽:用新鲜采摘的臭灵丹尖叶治疗外感咳嗽或咳嗽日久、干咳无痰者,效果较好。(《中国民间疗法》2002,10)

  ③治腮腺炎:鲜臭灵丹,捣烂敷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494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6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红蒿枝

    红蒿枝(《红河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小红蒿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杯菊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20~40厘米,具香气。茎紫红色,上部被白色柔…

  • 毛薯_毛薯的功效_毛薯的吃多了有什么影响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黎洞薯、大薯、薯子、脚板薯、鸡窝薯、去饼山药 性味:甘;微涩;平 功能主治:健脾止泻;益肺滋肾;解毒敛疮。主脾虚泄泻;肾虚遗精;带下;小便频数;虚劳咳嗽;消渴;疮疡…

  • 一颗血

    一颗血 (《贵州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金雀花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金雀花 一年生草本。茎细小,匍匐,节处生根,须根上有根瘤。3出复叶,叶柄细长;叶片倒卵形,先端微凹,基部楔形…

  • 南酸枣

    南酸枣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五眼果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山枣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人面子、山枣子(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 【来源】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鲜果或果核。…

  • 雷公连_雷公连吃多了有影响吗_雷公连有副作用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医药、大软筋藤、九龙上调、野红苕、青藤、雷公药、风湿药 性味:味辛;微苦;性凉 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;祛瘀止痛。主风湿麻木;心绞痛;骨折;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:…

  • 磁石

    磁石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玄石(《本经》),磁君(《吴普本草》),慈石(《本草经集注》),处石(《别录》),元武石(《石药尔雅》),吸铁石(《乾坤生意秘韫》),吸针石(《纲目》),…

  • 向日葵花

    向日葵花(《民间常用药汇编》)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花蕾,植物形态详"向日葵子"条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 【化学成分】花含槲皮黄甙、三萜皂甙、向日葵皂甙A、B、C等,其甙元是…

  • 葛谷

    葛谷(《本经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葛根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种子含油15%及γ-谷氨酰基苯丙氨酸。 【性味】①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 ②《医林纂要》:"…

  • 常春藤子

    常春藤子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常春藤"条。 【采集】秋后采集。 【性味】《本草拾遗》:"甘,温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拾遗》:"主风…

  • 红毛草

    红毛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地韭菜(《天宝本草》),天芒针(《福州草药》),地蓝花、鸭舌头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地潭花、山海带(《重庆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