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练芽

黄练芽
(《纲目拾遗》)

【异名】黄楝头、回味(《物理小识》),黄裢头、蓝香(《食物考》),黄连芽(《纲目拾遗》),黄鹂芽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黄儿茶、黄连茶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的叶芽。

【植物形态】黄连木(《广西通志》),又名:黄楝树(《救荒本草》),凉茶树(《八闽通志》),胜铁力木(《峤南琐记》),楷木(《淮南草木谱》),石连、黄腻芽树、鸡冠木、洋杨、烂心木、黄华。
落叶乔木,高可达25米。冬芽红色,有特殊气味;小枝有细柔毛。双数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5~6对,有短柄,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5~8厘米,宽约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偏斜,两面主脉间有微细柔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成总状花序,长5~8厘米,花的基部具小苞片2,萼片1~2,雄蕊3~5,花丝短;雌花成疏松的圆锥花序,长18~22厘米,基部亦具小苞片2,萼片2~5,子房上位,花柱短,3裂。核果倒卵状圆球形,顶端有小尖,直径约6毫米,初为黄白色,成熟后变红色、紫蓝色。花期3~4月。果期9~11月。
生于低山、丘陵及平原。分布河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、陕西、云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等地。

【化学成分】心材含非瑟素1.21%、黄颜木素0.015%、槲皮素0.01%、花旗松素0.005%、没食子酸0.13%和β-谷甾醇0.03%。

【性味】苦涩,寒。

①《救荒本草》:"味苦。"

②《食物考》:"苦微甘。"

③《食物宜忌》:"味苦涩,性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清热,解毒,止渴。治暑热口渴,痧症,痢疾,晒喉肿痛,口舌糜烂,风湿疮、漆疮。

①《物理小知》:"治痢、霍乱。"

②《食物考》:"盐食酸甜解喉瘸哽,味如橄榄,消热酒醒,舌烂口糜,嚼汁解柄。"

③《食物宜忌》:"解暑,止渴,利便。"

④《药检》:"生津明目,清积热,解毒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、泡水或腌食。外用:捣汁涂或煎水洗。

【选方】治风湿疮、漆疮初起:黄连木叶或树皮半斤,板栗根皮四、五两。捣细,用初沸米汤冲泡,加盖闷1~2小时,擦洗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050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小肺筋草_小肺筋草是中药吗_小肺筋草有什么危害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粉条儿菜、肺筋草、小肺金草、土瞿麦、蛆儿草、一窝蛆、肺痨草、蛆婆草、肺风草、肺痈草、金线吊白米、麻里草、曲折草、四季花、牙虫草、银针草、野韭菜、鼠牙草、蛆牙草、化食…

  • 白檀_白檀哪个部位可以入药_白檀的药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砒霜子、蛤蟆涎、白花茶、牛筋叶、檀花青 性味:苦;性微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调气散结;祛风止痒。主乳腺炎;淋巴腺炎;肠痈;疮疖;疝气;荨麻疹;皮肤瘙痒 生长采收 …

  • 鹿靥

    鹿靥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甲状腺体。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瘿病。 【选方】治五瘿:鹿靥,以酒渍,炙干,再纳酒中更浸,炙令香,咽汁,味尽更易。…

  • 隔山消_隔山消的功效_什么人不能吃隔山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隔山撬、隔山牛皮消、白首乌、白何首乌、山瓜蒌 性味:味甘;微苦;性微温; 功能主治:补肝肾;强筋骨;健脾胃;解毒。主肝肾两虚;头昏眼花;失眠健忘;须发早白;阳痿;遗…

  • 岩谷伞

    岩谷伞(《贵州草药》) 【异名】茴心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茴新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暖地大叶藓苔藓类植物,体较大,鲜绿色或略…

  • 黄龙藤_黄龙藤可治霍乱吗_黄龙藤可治支气管炎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五香藤、通气香、铁骨散、小血藤、蛇毒药、拔毒散、小红袍、岩青叶、大红袍、满山香、滑藤、紫龙、血藤、五沙藤 性味:苦;辛;性平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消肿。主流感;…

  • 岩乌头_岩乌头是中药吗_岩乌头可以入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岩乌子、岩乌、雪上一枝蒿 性味:味辛;苦;性热;有毒 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疼痛;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: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。夏末秋初采挖块根…

  • 龙眼核

    龙眼核(《滇南本草图说》) 【异名】桂圆核仁(《纲目拾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龙眼肉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。 【性味】《泉州本草》:…

  • 粉霜

    粉霜(《品汇精要》) 【异名】白雪(《抱朴子》),水银霜、白灵砂(《纲目》),白粉霜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 【来源】为轻粉的精制品。 【制法】将轻粉纳于烧瓶中,密封瓶口,然后埋置于…

  • 鸡屎藤果

    鸡屎藤果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 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果实,植物形态详"鸡屎藤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果实含熊果酚甙0.69%、齐墩果酸1.5%、卅烷、氢醌以及酚、萜醛、丁醛、乙酸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