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荷

蘘荷
(《别录》)

【异名】嘉草(《周礼》),猼月(《史记》),蒚蒩(《说文》),芋渠(《后汉书》),覆葅(《别录》),阳藿(《广西志》),阳荷(《黔志》),山姜、观音花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,野老姜、土里开花、野生姜、野姜、莲花姜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蘘荷的根茎。

【植物形态】蘘荷
多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。根茎肥厚,圆柱形,淡黄色,根粗壮,多数。叶2列互生,狭椭圆形,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25~35厘米,宽3~6厘米,先端尖,基部渐狭,或短柄状,上面无毛,下面疏生细长毛,或近无毛,中脉粗壮,侧脉羽状,近平行;具叶鞘,抱茎,叶舌2裂,长1厘米。穗状花序自根茎生出,有柄,长6~9厘米,鳞片覆瓦状排列,卵状椭圆形,外部苞片椭圆形,内部披针形,膜质;花大,淡黄色或白色;花萼管状,长2.5~3厘米,篦形分裂;花冠管状,裂片披针形,唇瓣倒卵形,基部左右各有1小裂片;雄蕊1,药室向外伸延成一长喙;退化雄蕊2;子房下位。蒴果卵形,成熟时开裂,果皮内面鲜红色。种子黑色或暗褐色,被有白色或灰褐色假种皮。花期夏季。
生于山地林荫下或水沟旁,分布江西、浙江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
本植物的叶(蘘草)、花穗(山麻雀)、果实(蘘荷子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【化学成分】根茎含α-蒎烯、β-蒎烯、β-水芹烯。

【炮制】《雷公炮炙论》:"凡使(白蘘荷),以铜刀刮上粗皮一重了,细切,入沙盆中研如膏,只收取自然汁,炼作煎,却于新盆器中摊令冷,如干胶煎,刮取研用。"

【性味】辛,温。

①《别录》:"微温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味辛,有小毒。"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辛淡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调经,镇咳祛痰,消肿解毒。治妇女月经不调,老年咳嗽,疮肿,瘰疬,目赤,喉痹。

①《别录》:"主疟。"

②陶弘景:"主诸溪毒、沙虱辈,亦云辟蛇。"

③《唐本草》:"根:主诸恶疮。根心:主稻麦芒入目中不出者,以汁注中。"

④《本草图经》:"干末水服,主喉痹。"

⑤《纲目》:"赤眼涩痛,捣汁点之。"

⑥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通经活血,又可镇咳祛痰。外用可拔毒,消疮肿。"

⑦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老年咳嗽,气喘(盐吼),虚性白浊,妇人血寒经冷及月经不调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研末或鲜者捣汁。外用:捣汁含漱、点眼或捣敷。

【宜忌】《本经逢原》:"忌铁。"

【选方】①治指头炎:蘘荷鲜根茎加食盐少许,捣烂外敷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②治颈淋巴结结核:鲜蘘荷根茎二两,鲜射干根茎一两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③治喉口中及舌生疮烂:酒渍蘘荷根半日,含漱其汁。(《肘后方》)

④治卒失声,声噎不出:捣蘘荷根,酒和,绞,饮其汁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⑤治杂物眯目不出:白蘘荷根,捣,绞取汁,注目中。(《圣惠方》)

⑥治伤寒及时气、温病,及头痛、壮热、脉大,始得一日:生蘘荷根、叶合捣,绞取汁,服三、四升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⑦治大叶性肺炎:蘘荷根茎三钱,鱼腥草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⑧治月信滞:蘘荷根,细切,煎取二升,空心酒调服。(《经验方》)

⑨治跌打损伤:蘘荷根茎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或晒干研粉,用黄酒冲服,每次三至五钱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⑩治吐血,痔血:蘘荷根一把,捣汁三升服之。(《肘后方》)

⑾治妇女产后吃盐过多的盐吼咳累:阳藿,装入猪大肠内,炖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12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蒿雀

    蒿雀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青头雀(《东北动物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雀科动物灰头鹀的肉或全体。 【动物形态】灰头鹀体长约16厘米,形如麻雀。嘴呈粗短的圆锥形,上嘴深褐,下嘴淡黄。虹…

  • 夏枯草露

    夏枯草露(《纲目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水。植物形态参见"夏枯草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纲目拾遗》:"治瘰疬,鼠瘘,目痛,羞明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…

  • 瓠子

    瓠子(《唐本草》) 【异名】甘瓠(《诗经》),甜瓠(《千金·食治》),净街棰(《清异录》),龙蜜瓜、天瓜(《滇南本草)),长瓠(《纲目》),扁蒲(《群芳谱》)。 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…

  • 硬水黄连

    硬水黄连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水黄连(《百草镜》),金鸡脚下黄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黄脚鸡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硬杆水黄连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箭头…

  • 荭草花

    荭草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水荭花(《摘元方》)。 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。植物形态详"荭草"条。 【药材】干燥花序,花多数,攒簇成穗,花被5瓣,淡红色或带白色,初开时常呈扁…

  • 葛上亭长_葛上亭长的功效与作用_葛上亭长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亭长、豆蚝、豆斑蝥、红娘、鸡冠虫 性味:味辛;性温;有毒 功能主治:逐瘀;破积;攻毒。主血瘀经闭,症瘕积聚;白癞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芫青科动物锯角豆芫青的…

  • 单根木叶

    单根木叶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【来源】为夹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单根木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性味】苦辛,凉,有毒。 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…

  • 五味子─华中五味子

      五味子──华中五味子  FructusSchisandraeSphenantherae  (英OrangeMagnoliavineFruit  【别名】 南五味子、香苏、红铃子…

  • 玉簪花根

    玉簪花根(《品汇精要》) 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茎。植物形态详"玉簪花"条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、须根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 【化学成分】根含香豆精类、三萜成分、多糖…

  • 芜荑酱

    芜荑酱(《别录》) 【来源】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。植物形态参见"芜荑"条。 【制法】《纲目》:"造法与榆仁酱同。"(取芜荑仁水浸一伏时,袋盛,揉洗去涎,以蓼汁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