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苏叶_紫苏叶可以入药吗_紫苏叶是中药吗

基础信息

别名:苏、苏叶、紫菜

性味:味辛;性温

功能主治:散寒解表;宣肺化痰;行气和中;安胎;角鱼蟹毒。主风寒表证;咳嗽痰多;脆胀满;恶心呕吐;腹痛吐泻;胎气不和;妊娠恶阴;食鱼蟹中毒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叶或带叶小软枝。

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30-200cm。具有特殊芳香。茎直立,多分枝,紫色、绿紫色或绿色,钝四棱形,密被长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5cm,紫红色或绿色,被长节毛;叶片阔卵形、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4-13cm,宽2.5-10cm,先端渐尖或突尖,有时呈短尾状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,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,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,沿叶脉处较密,叶下面有细油腺点;侧脉7-8对,位于下部者稍靠近,斜上升。轮伞花序,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,顶生和腋生,花序密被长柔毛;苞片卵形、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,全缘,具缘毛,外面有腺点,边缘膜质;花梗长1-1.5mm,密被柔毛;花萼钟状,长约3mm,10脉,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,顶端5齿,2唇,上唇宽大,有3齿,下唇有2齿,结果时增大,基部呈囊状;花冠唇形,长3-4mm,白色或紫红色,花冠筒内有毛环,外面被柔毛,上唇微凹,下唇3裂,裂片近圆形,中裂片较大;雄蕊4,二强,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,几不伸出花冠外,花药2室;花盘在前边膨大;雌蕊1,子房4裂,花柱基底着生,柱头2室;花盘在前边膨大;雌蕊1,子房4裂,花柱基底着生,柱头2裂。小坚果近球形,灰棕色或褐色,直径1-1.3mm,有网纹,果萼长约10mm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:果萼小,长4-5.5mm,下面被疏柔毛,具腺点;茎被短柔毛;叶较小,卵形,长4.5-7.5cm,宽2.8-5cm,两面被疏柔毛。小坚果较小,土黄色,直径1-1.5mm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,山地、路旁、村边或荒地,亦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分布于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台湾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1.陶弘景:(紫苏)叶下紫色,而气甚香,其无紫色、不香、似茬者,名野苏,不任用。2.《本草图经》:紫苏,叶下紫色,而气甚香,夏采茎叶,秋采实。苏有数种,有水苏、白苏、鱼苏、山鱼苏,皆是荏类。白苏方茎圆叶,不紫,亦甚香,实亦入药。鱼苏似菌陈,大叶而香,吴人以煮鱼者,一名鱼舒。生山石间着名山鱼苏,主休息痢,大小溪频数,干末米饮调服之,效。3.《纲目》:紫苏、白苏,皆以二、三月下种,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纲目》:紫苏,近世要药也。其味辛,入气分,其色紫,入血分。故同橘皮、砂仁,则行气安安胎;同藿香、乌药,则温中止痛;同香附、麻黄,则发汗解肌;同芎、当归,则和血、散血;同木瓜、厚朴,则散湿解暑,治霍乱脚气;同桔梗、枳壳,则利膈宽肠;同杏仁、莱菔子,则消痰定喘。2.《本草汇言》:紫苏,散寒气,清肺气,宽中气,安胎气,下结气,化痰气,乃治气之神药也。一物有三用焉:如伤风伤寒,头疼骨痛,恶寒发热,肢节不利,或脚气疝气,邪郁在表者,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;气郁结而中满痞塞,胸脯不利,或胎气上逼,腹胁胀痛者,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;设或上气喘逆,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,痰火奔迫,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,三看所用不同,法当详之。3.《药品化义》:紫苏叶,为发生之物。辛温能散,气薄能通,味薄发泄,专解肌发表,疗伤风伤寒,及疟疾初起,外感霍乱,湿热脚气,凡属表症,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。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,头痛身热,脊强目痛,鼻干口渴,每以此同葛根、白芷,入六神通解散,助其威风,发汗解肌,其病如扫。取其辛香,以治抑郁之气,停滞胸膈,八分心气饮,开心胸郁热神妙。如寒滞腹痛,火滞痢疾,湿滞泄泻,少佐二、三分,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。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,方中一补一散,良有深意。如不遵其义,减去人参,或服之不应,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。4.《本草乘雅半偈》:(紫苏)致新推陈之宣剂,轻剂也。故主气下者,可使之宣发,气上者,可使之宣摄。叶则偏于宣散,茎则偏于宣通,子则兼而有之,而性稍缓。5.《长沙药解》:苏叶辛散之性,善破凝寒而下冲逆,扩胸腹而消胀满,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,发散风寒,双解中外之药也。6.《本草正义》:紫苏,芳香气烈。外开皮毛,泄肺气而通腠理;上则通鼻塞,清头目,为风寒外感灵药;中则开胸膈,醒脾胃,宣化痰饮,解郁结而利气滞。今人恒以茎、叶、子三者分主各症。盖此物产地不同,形状亦别,多叶者其茎亦细,而茎干大者,则叶又少,故分析辨治,尤为精切。叶本轻扬,则风寒外感用之,疏散肺闭,宣通肌表,泄风化邪,最为敏捷。茎则质坚,虽亦中空,而近根处伟大丰厚,巨看径寸,则开泄里气用之,解结止痛,降逆定喘,开胃醒脾,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。而子则滑利直下,降气消痰,止嗽润肺,又是别有意味。此今人选药之密,已与宋金元明不同,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。7.《别录》:主下气,除寒中。8.孟诜:除寒热,治冷气。9.《日华子本草》:补中益气。治心腹胀满,止霍乱转筋,开胃下食,并(治)一切冷气,止脚气,通大小肠。10.《本草图经》:通心经,益脾胃。11.《履CHAN岩本草》:止金疮出血;疗痔疾,煎汤洗之。12.《滇南本草》:发汗,解伤风头痛,消痰,定吼喘。13.《纲目》:行气宽中,消痰利肺,和血,温中,止痛,定喘,安胎。14.《本经逢原》:能散血脉之邪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37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马边绣球

    马边绣球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 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绣球的根、叶及茎的髓心。 【植物形态】西南绣球灌木,高至2米。小枝幼时有细毛,较老成淡褐色。单叶对生;椭圆状披针形至矩圆披针…

  • 茅草箭

    茅草箭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异名】茅灵芝。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秋鹅观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秋鹅观草多年生草本。根须状。秆丛生,直立,纤细,光滑无毛,基部稍倾斜,高约45厘米,…

  • 绵三七

    绵三七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草仔薯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鸡心矮陀陀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球根毛瓣花、山草果、排红草、山鸡头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山土瓜、草…

  • 生漆_生漆可以食用吗_生漆治什么病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漆 性味:辛;温;大毒 功能主治:杀虫。主虫积;水蛊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(Stokes)…

  • 竹茹

      竹茹  CaulisBambusaeinTaeniam  (英)BambooShavings   【来源】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tuldoidesMunro茎的中间…

  • 杏子

    杏子(《本草图经》) 【异名】杏实(《别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杏仁"条。 【采集】果熟时采收。 【化学成分】果实含柠檬酸、苹果酸、β-胡萝卜素、…

  • 黄花菜

    黄花菜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连珠炮、下奶药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条参、绿葱根、镇心丹、金针菜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野皮菜、真金花、鸡脚参、小提药、鸡药葛根、风尾一枝…

  • 落新妇

    落新妇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小升麻(《本草拾遗》),术活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马尾参、山花七、阿根八、铁火钳(《贵州草药》)。红升麻、马尾参、野开麻、虎麻。 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…

  • 鹳肉

    鹳肉(《河北中医药集锦》) 【来源】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。动物形态详"鹳骨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河北中医药集锦》:"治干血痨,经血不来,身痛发烧,喘咳。捞鱼鹳一只,煮熟连汤吃。"

  • 荭草花

    荭草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水荭花(《摘元方》)。 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。植物形态详"荭草"条。 【药材】干燥花序,花多数,攒簇成穗,花被5瓣,淡红色或带白色,初开时常呈扁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