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菀_紫菀的功效与作用_紫菀怎么入药

基础信息

别名:青菀、紫葥、返魂草根、夜牵牛、紫菀茸、关公须

性味:味苦;辛;性温

功能主治:润肺下气;化痰止咳。主咳嗽;肺虚劳嗽;肺痿肺痈;咳吐脓血;小便不利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。

原形态:紫菀多年生草本,高40-150cm。茎直立,通常不分,粗壮,有疏糙毛。根茎短,必生多数须根。基生叶花期枯萎、脱落,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,长20-50cm,宽3-13cm,基部下延;茎生叶互生,无柄;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8-35cm,基部下延;茎生叶互生,无柄;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8-35cm,宽5-10cm,中脉粗壮,有6-10对羽状侧脉。头花序多数,直径2.5-4.5cm,排列成复伞房状;决苞半球形,宽10-25mm,总苞片3层,外层渐短,全部或上部草质,先端尖或圆形,边缘宽膜质,紫红色;花序边缘为舌状花,约20多个,蓝紫色,舌片先端3齿裂,花柱,柱头2分叉;中央有多数筒状花,两性,黄色,先端5齿裂;雄蕊5;柱头2分叉。瘦果倒卵状长圆形,扁平,紫褐色,长2.5-3mm,两面各有1脉或少有3脉,上部具短伏毛,冠毛污白色或带红色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阴披湿地、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陕西、甘肃南部有安徽北部、河南西部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1.陶弘景:紫菀,近道处处有生。布地,花亦紫,本有白毛,根甚柔细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紫菀,形似重台,根作节,紫色润软者佳。3.《本草图组》:紫菀,三月内布地生苗叶,其叶三四相连,五月六月内开黄紫白花,结黑子,本有白毛,根基柔细,二月三月内取根阴干用。4.《本草衍义》:紫菀用根,其根柔细,紫色,益肺气,《经》具言之。《唐本注》言无紫菀时,亦用白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本草经疏》:紫菀,观其能开喉痹,取恶涎,则辛散之功烈矣,而其性温,肺病咳逆喘嗽,皆阴虚肺热证也,不宜专用及多用,即用亦须与天门冬、百部、麦冬、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,则无害。2.《本草通玄》:紫菀,辛而不燥,润而不寒,补而不滞。然非独用、多用不能速效,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。3.《本草正》:紫菀,辛能入肺,苦能降气,故治咳嗽上气、痰喘,惟肺实气壅,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,乃可用之。观陶氏《别录》谓其补不足,治五劳体虚,其亦言之过也。4.《药品化义》:紫菀,味甘而带苦,性凉而体润,恰合肺部血分。主治肺焦叶举,久嗽痰中带血,及肺痿,痰喘,消渴,使肺窍有清凉沛泽之功。用入肝经,凡劳热不足,肝之表病也;蓄热结气,肝之里病也;吐血衄血,肝之逆上也;便血溺血,肝之妄下也;无不奏效。因其体润,善能滋肾,盖肾主二便,以此润大便燥结,利小便短赤,开发阴阳,宣通壅滞,大有神功。同生地、麦冬入心,宁神养血。同丹皮、赤芍入胃,清热凉血。其桑皮为肺中气药,紫菀为肺中血药,宜分别用。5.《本经逢原》:紫菀,肺金血分之药,《本经》止咳逆上气,胸中寒热结气,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。去蛊毒痿者,以其辛苦微温,能散结降气,蛊毒自不能留,痿由肺热叶焦,紫菀专通肺气,使热从溲便去耳。《别录》疗嘛咳唾脓血,大明消痰止渴,皆滋肺经血气之效。《金匮》泽漆汤用以治咳血而脉沉者,咳属肺,脉沉则血分之病也。亦治下痢肺病,与紫参同功。6.《本草正义》:紫菀,柔润有余,虽曰苦宰而温,非燥烈可比,专能开泄肺郁,定咳降逆,宣通窒滞,兼疏肺家气血。凡风寒外束,肺气壅塞,咳呛不爽,喘促哮吼,及气火燔灼,郁为肺痈,咳吐脓血,痰臭腥秽诸证,无不治之。而寒饮蟠踞,浊涎胶固,喉中如水鸡声者,尤为相宜。惟其温而不热,润而不燥,所以寒热皆宜,无所避忌。景岳谓水亏金燥,咳嗽失血者,非其所宜;石顽谓阴虚肺热干咳者忌之;盖恐开泄太过,重伤肺金,又恐辛温之性,或至助火。要之虚劳作嗽,亦必有浊痰阻塞肺窍,故频频作咳,以求其通,不为开之,咳亦不止,以此温润之品,泄化垢腻,顺调气机,而不伤于正,不偏于燥,又不犯寒凉遏抑、滋腻恋邪等弊,岂非正治且柔润之质,必不偏热,较之二冬、二母,名为滋阴,而群阴腻滞,阻塞隧道者,相去犹远。惟实火作咳,及肺痈成脓者,则紫菀虽能泄降,微嫌其近于辛温,不可重任,然借为向导,以捣穴犁庭,亦无不可。总之,肺金窒塞,无论为寒为火,皆有非此不开之势。7.《本经》:主咳逆上气,胸中寒热结气,去蛊毒、痿,安五藏。8.《别录》:疗咳唾脓血,止喘悸,五劳体虚,补不足,小儿惊痫。9.《药性论》:补虚下气。治脑胁逆气,劳气虚热。10.《唐本草》:治气喘,阴痿。11.《日华子本草》:调中及肺痿吐血,消痰止咳。12.《本草衍义》:益肺气。13.王好古:主息贲。13.宁原《食鉴本草》:主肺经虚热,开喉痹,取恶涎。14.《本草从新》:专治血痰,为血劳圣药。又能通利小肠。15.《本草再新》:润肺下气、寒痰及虚喘者宜之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387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一把伞_一把伞是中药吗_一把伞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岩谷伞、茴心草、茴新草、小青药、阿收鸡、太阳针、回心草 性味:辛;苦;平 功能主治:养心安神;清肝明目。主心悸怔忡;神经衰弱;目赤肿痛;冠心病;高血压等 生长采收 …

  • 三叶委陵菜

    三叶委陵菜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别名】三爪金、地蜘蛛(《贵州草药》),三片风、软梗蛇扭、三张叶、地风子、白里金梅、烂苦春、独立金蛋、三叶蛇子草、三叶蛇莓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…

  • 鸭舌鱼鳖_鸭舌鱼鳖的副作用_鸭舌鱼鳖可以入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苍条鱼鳖、卧龙草、马牙齿、三百棒、石豇豆、回阳生、金扁担、金挖耳、手指背、石菜叶 性味:微苦;凉 功能主治:清热;利湿;明目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目赤羞明;小儿惊…

  • 小米柴_小米柴有哪些好处_小米柴的食用方法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米饭花、山胡椒 性味:辛;性温;有毒 功能主治:活血止痛;祛风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癣疮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珍珠花的枝叶、果实。 原形态:半…

  • 龟血

    龟血(《药性论》) 【来源】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血,动物形态详"龟版"条。 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咸,寒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药性论》:"治脱肛。" ②《纲目》:"治打扑损伤,和酒…

  • 麻鱼肉_麻鱼肉的营养价值_麻鱼肉的药用价值剖析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麻鱼、麻花鱼、重唇花鱼 性味:苦,咸,寒。 功能主治:祛瘀;排脓;消炎。主妇女病;肠胃病;疮疖化腔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、青海湖裸鲤、花斑…

  • 青葙_青葙是功效_青葙治什么病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草蒿、姜蒿、昆仑草、野鸡冠、冠苋、鸡冠苋、土鸡冠、狐狸尾、指天笔、牛尾巴花、犬尾鸡冠花、牛母莴、牛尾行 性味:苦;性寒 功能主治:燥湿清热;杀虫止痒;凉血止血。主湿…

  • 大粘药

    大粘药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土升麻、大榄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青白麻叶、籽藤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 【来源】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的根、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红雾水葛…

  • 苦地胆

    苦地胆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 【异名】天芥菜、鸡疴粘(《纲目》),土柴胡、马驾百兴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草鞋底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地胆头、磨地胆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牛插鼻、铁烛台、披…

  • 石上开花

    石上开花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异名】岩莲花。 【来源】为景天科植物石上开花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石上开花多年生草本。茎丛生,肉质,高11~13厘米,绿色微带紫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