錾菜_錾菜有毒吗_錾菜的功效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楼台草、玉蓉草、白花益母草、对月草、白花茺蔚、玉山米草

性味:味癍;性平

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;解毒消肿。主月经不调;闭经;痛经;产后瘀血腹痛;崩漏;跌打伤痛;疮痈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錾菜或大花錾菜的全草。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60-120cm。茎四棱形,被粗毛,绿色,有时呈紫色。叶对生;基生叶有长柄,吉片近革质,卵圆形,长6-7cm,3裂达中部,边缘有粗锯齿,两面均生灰白以粗硬毛,并散布黄以腺点;茎生叶具短柄,叶片卵形,边缘3裂,裂片有大形尖齿状缺刻,基部楔形;茎中部以上之叶一裂,具齿或全缘;花序上的叶卵形至披针形,两面均有粗糙毛。轮伞花序腋生,多花,远离而向顶端密含有组成长穗状;小苞片少数,刺状,直伸,长5-6mm,基部相连接,具糙硬毛,绿色;花梗无。花萼管状,萼齿先端针刺状;花冠唇形,白色,常带紫纹,长1.8cm,管内有毛环;下唇3裂,中裂片圆心形;雄蕊4,花柱伸出花冠外,柱头2裂。小坚果长约2.5mm,黑褐色,有3棱,先端截形,基部楔形,表面平滑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形态近前种。区别在于:本品花冠淡红或淡紫色,长2.5-2.8cm,萼齿长5-10mm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田埂、路旁、山坡石缝及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分布鞋吉林、辽宁、湖北等省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《本草拾遗》錾莱,生江南荫地。似益母,方茎对节,白花,花中甜汁,饮之如蜜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本草拾遗》:主破血。产后腹痛,煮汁服之;亦捣碎敷疗疮。2.《滇南本草》:主治一切筋骨凄软,脱阳脱阴,夜多盗汗,跌打损伤,妇人血崩,接骨。取叶烧灰服,治一切小儿黑痘及顶陷;梗:治绞肠疹肚疼或阴症,研未酒服三钱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42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波罗蜜_波罗蜜益气的作用_波罗蜜可以醒酒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婆那娑、阿(艹部)(享单)、曩加结、优珠昙、天婆罗、牛肚子果、树波萝、婆罗密、天罗、密冬瓜、包密 性味:甘;微酸;性平 功能主治:生津除烦;解酒醒脾。主 生长采收 …

  • 楮实

    楮实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穀实、穀子(《千金方》),楮实子(《素问病机保命集》),楮桃(《濒湖集简方》),角树子、野杨梅子(《江苏植药志》),构泡(《重庆草药》),穀木子、穀树子、…

  • 老鼠耳

    老鼠耳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狗脚刺、提云萆、小桃花(《岭南采药录》),老鼠乌、鼠乳头、乌金藤((福建民间草药》),老鼠乳、鼠米、乌痧头、乌李楝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…

  • 薅田藨根

    薅田藨根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茅莓根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薅田藨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根含鞣质4.5%,糖2.3%,黄酮甙1.6%。…

  • 茭白

    茭白(《本草图经》) 【异名】出隧、蘧蔬(《尔雅》),绿节(《西京杂记》),菰菜、茭首(孟诜),菰首(《本草拾遗》),菰笋、菰手、茭笋(《本草图经》),茭粑(《纲目》),茭瓜、茭耳…

  • 菱粉

    菱粉(《纲目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,捣汁澄出的淀粉。植物形态详"菱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直链淀粉15%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朱权:"补中。" ②《纲目拾遗》:…

  • 菖蒲叶

    菖蒲叶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石菖蒲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挥发油0.25%,其中主要成分为β-细辛醚73.4%、细辛醚13.7%、石竹烯4.0%…

  • 绵马贯众_ 绵马贯众的功能与主治_贯众的中毒剂量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贯众、绵马、野鸡膀子、牛毛黄、贯仲 性味:苦;涩;微寒;有小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驱虫。用于虫积腹痛,疮疡。 生长采收 来源:本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…

  • 沙柳

    沙柳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 【异名】降马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杨柳科植物沙柳的枝叶和树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沙柳灌木或小乔木。小枝带紫色,初有贴生丝毛,后无毛。叶条形或条状倒披针形…

  • 杜衡

    杜衡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怀、蘅薇香(《大戴札记》),牡、土卤(《尔稚》),楚蘅(《范子计然》),杜蘅(《广雅》),土杏(《博物志》),马蹄香((唐本草》),榷香(洪刍《香蕾,)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