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交藤_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_夜交藤的副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棋藤、首乌藤

性味:甘;微苦;性平

功能主治:养心安神;祛风;通络。主失眠;多梦;血虚身痛;肌肤麻木;风湿痹痛;风疹瘙痒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。

原形态:多年生缠绕藤本。根细长,末端成肥大的块根,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。茎基部略呈木质,中空。叶互生;具长柄;托叶鞘膜质,褐色;叶片狭卵形或心形,长4-8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箭形,全缘或微带波状,上面深绿色,下面浅绿色,两面均光滑无毛。圆锥花序。小花梗具节,基都具膜质苞片;花小,花被绿白色,5裂,大小不等,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;雄蕊8,不等长,短于花被;雌蕊1,柱头3裂,头状。瘦果椭圆形,有3棱,黑色,光亮,外包宿存花被,花被具明显的3翅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1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坡、路边、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本经逢原》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本草正义》:夜交藤,濒湖止称茎叶治风疮疥癣,作浴汤甚效,今以治夜少安寐,盖取其能引阳入阴耳,然不寐之源,亦非一端,苟不知从病源上着想,而惟以此为普通用品,则亦无效。但止堪供佐使之助,因是调和阴阳者,故亦有利无害。2.《纲目》:风疮疥癣作痒,煎汤洗浴。3.《本草再新》:补中气,行经络,通血脉,治劳伤。4.《本草正义》:治夜少安寐。5.《饮片新参》:养肝肾,止虚汗,安神催眠。6.《安徽药材》:消痈肿、瘰疬和痔疮。7.《陕西中草药》:祛风湿,通经络。治头眠,多汗,贫血,周身酸痛,疥癣等皮肤病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471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金叶子

    金叶子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马虱子草、云南克擂木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补骨灵、劳伤叶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假木荷的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云南假木荷常绿小…

  • 海豘鱼

    海豘鱼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海狶(《临海异物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。 【动物形态】海豚(《纲目》)体长2~2.4米,肥满呈圆锥形。头部较小,吻长而突出…

  • 斑叶兰_斑叶兰治毒蛇咬伤的效果_斑叶兰可以捣敷外用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银线盆、九层盖、野洋参、小将军、小叶青、麻叶青、竹叶青、蕲蛇药、尖叶山蝴蝶、竹叶小青、肺角草、滴水珠、金边莲、银耳环 性味:甘;辛;平 功能主治:润肺止咳;补肾益气…

  • 树花_树花的副作用_树花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白参、天花菌、八担柴 性味:甘;性平 功能主治:滋补强身;止带。主体虚气弱;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白蘑科真菌裂褶菌的子实体。 原形态:子实体往往覆瓦状叠…

  • 楮头红

    楮头红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来源】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楮头红直立草本,高10~30厘米。茎脆弱,无毛,有四棱。叶对生,长卵形或披针形,长3~10厘米,宽1~3…

  • 无患树皮

    无患树皮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 【来源】为无患子科,植物无患树的韧皮。植物形态详"无患子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白喉,疥癞,疳疮。 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洗螆癞,疳疮。" ②《南宁市药…

  • 肥皂核

    肥皂核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肥皂子(《药材学》)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肥皂荚"条。 【采集】9~10月间采取果实,干燥后剥取种子,晒干,置干燥处,防蛀。 …

  • 梧桐叶

    梧桐叶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叶,植物形态详"梧桐子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甜菜碱、胆碱、β-香树脂醇、β-香树脂醇乙酸酯、β-谷甾醇、卅一烷及芸香甙0.15%。 【…

  • 梵天花

    梵天花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三角枫、三合枫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藕头婆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犬跤迹、犬跤爪,野茄、破布勒、假肉花、虱麻头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五龙会、粘花衣、…

  • 小红藤

    小红藤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异名】绿葡萄藤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喜马拉雅爬山虎(《贵州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三叶爬山虎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三叶爬山虎落叶攀援藤本。茎密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