饴糖_饴糖服有什么禁忌_饴糖的副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饧、胶饴、软糖、饧糖、糖稀

性味:甘;温

功能主治:缓中;补虚;生津;润燥。主劳倦伤脾;里急腹痛;肺燥咳嗽;吐血;口渴;咽痛;便秘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用高梁、米、大麦、小麦、粟玉米等含淀粉质的粮食为原料,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。

原形态:饴糖有软、硬之分,软者为黄褐色浓稠液体,粘性很大;硬者系软饴糖经搅拌,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,为多孔之黄白色糖饼。

生长环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产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1.陶弘景:方家用饴糖,乃云胶饴,皆是湿糖如厚蜜者,建中汤中多用之。其凝强及牵白者不入药。今酒用曲,糖用蘖,犹同是米麦,而为中上之异,糖当以和润为优,酒以醺乱为劣。2.《蜀本草》:《图经》云,饴即软糖也,北人谓之场。粳米、粟米、大麻、白术、黄精、枳椇子等,并堪作之,惟以糯米作者入药。3.《本草纲目》:按刘熙《释名》云,餹之清者曰饴,形怡怡然也;稠者曰饧,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注解伤寒论》:《内经》曰,脾欲缓,急食甘以缓之。胶饴、大枣、甘草之甘以缓中也。2.《本草纲目》:甘属土,肾病毋多食甘。甘伤肾,肾痛而齿落,皆指此类也。3.《本草经疏》:饴糖,甘入脾,而米麦皆养脾胃之物,故主补虚乏,仲景建中汤用之是也。肺胃有火则发渴,火上炎,迫血妄行则吐血,甘能缓火之际,则火下降而渴自止,血自去也。4.《药征续编》:胶饴之功,盖似甘草及蜜,故能缓诸急。考征小建中汤证曰腹中急痛,又曰里急,又曰妇人腹中痛。大建中汤证曰上下痛而不可触近。黄芪建中汤证曰里急。依此三方,则胶饴能治里急,夫腹中急痛,腹中痛,岂非里急矣乎。5.《本经疏证》:人身一天地也,嘘故纳新,环周不休,气之道也;十二经脉、十五大络,血之道也。其资皆禀于脾,则虚乏者,不可谓非脾气不给矣。脾气不给,参、芪、术。草皆能资助之,此独何借于饴糖?夫《别录》补虚乏已下,遂继之以止渴、去血。则芪、术者,皆与渴无干,且术能去湿,不能滋燥,芪能充外,不能充内,参、草能充内,且滋燥矣,又与血无干,以是见此虚此乏,断非参、芪、术、草所能补矣。虽然,虚乏而气不能行且渴者固多,又何以知有当去不去之血。夫仲景用饴糖,多在建中汤,建中汤证多有腹痛,此血当行不行之验也。是故饴糖非能去瘀血也,能治血当行不行为腹痛者耳。故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用建中处甚多,然止云治腹痛,不云下瘀血。6.《名医别录》:主补虚乏,止渴,去血。7.《千金·食治》:补虚冷,益气力,止肠鸣、咽痛,除唾血,却咳嗽。8.盂诜:补虚止渴,健脾胃气,去留血,补中。9.《日华子本草》:益气力,消痰止嗽,并润五脏。10.《圣惠方》:解乌头、天雄、附子毒。11.《本草蒙筌》:和脾,润肺,止渴,消痰,治喉鲠鱼骨,疗误吞钱环。12.《本草汇言》:治中焦营气暴伤,眩晕,消渴,消中,怔忡烦乱。13.《长沙药解》:补脾精,化胃气,生津,养血,缓里急,止腹痛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660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铁鞭草

    铁鞭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米汤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,石告杯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多花胡枝子小灌木。茎常在近基部分…

  • 生姜

    生姜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姜(《吕氏春秋》)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根茎肉质,扁圆横走,分枝,具芳香和辛辣气味。叶互生,2列,无柄…

  • 龙葵子

    龙葵子(《药性论》) 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龙葵"条。 【采集】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。 【化学成分】种子含油2%。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、硬脂酸、油酸、亚油酸,并含…

  • 茜草茎

    茜草茎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茜草藤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。植物形态详"茜草根"条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 【药材】干燥茎呈枯绿色,茎…

  • 雅丽千金藤_雅丽千金藤怎么入药_雅丽千金藤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雅致千金藤、山豆根、小山豆根、千金藤 性味:辛;苦;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疮毒;痔肿;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雅丽千…

  • 腹水草

    腹水草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 【异名】疗疮草(《汪连仕采药书》),仙桥草(《李氏草秘》),翠梅草,毛叶仙桥(《纲目拾遗》),两头蛇、三节两梗(《中华医学杂志》(6):421,1956…

  • 醋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苦酒(《伤寒论》),淳酢(《本草经集注》),醯(《别录》),米醋(《食疗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以米、麦、高梁或酒、酒槽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。 【化学成分】…

  • 窝儿七

    窝儿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阿儿七、窝儿参、山荷叶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的根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中华山荷叶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。根茎横生,粗壮…

  • 獐髓

    獐髓(《别录》) 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髓或脊髓。动物形态详"獐肉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别录》:"益气力,悦泽人面。" ②《纲目》:"治虚风。"

  • 狼尾草根

    狼尾草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根及根茎。植物形态详"狼尾草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味甘,性平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肺止咳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