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茅_仙茅治什么病_仙茅的功效与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独茅根、茅爪子、婆罗门参、独脚仙茅、蟋龙草、风苔草、冷饭草、小地棕根、地棕根、黄茅参、独脚黄茅、独足绿茅根、独脚丝茅、天棕、山棕、土白芍、平肝薯、盘棕、山兰花、仙茅参、千年棕、山棕皮、尖刀草

性味:辛;温;有毒

功能主治:温肾阳壮;祛除寒湿。主阳萎精冷;小便失禁;脘腹冷痛;腰膝酸痛;筋骨软弱;下肢拘挛;更年期综合征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仙茅科植物仙茅的根茎。

原形态:仙茅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近圆柱状直生,直径约1cm,长可达30cm,外皮褐色;须根常丛生,内质,具环状横纹,长可达6cm;地上茎不明显。叶基生;叶片线形,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10-45cm,宽5-25mm,先端长渐尖,基部下延成柄,叶脉明显,两面散生疏柔毛或无毛。花茎甚短,长67-cm,大部分隐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,亦被毛;苞片披针形,长2.5-5cm,膜质,具缘毛;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,通常具4-6朵花;花黄色,直径约1cm,下部花筒线形,上部6裂,裂片披针形,长8-12mm,宽2.5-3mm,外轮的背面有时散生长柔毛;雄蕊6,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/2,花丝长1.5-2.5mm,花药长2-4mm;柱头3裂,分裂部分较花柱为长,子房狭长,先端具长喙,连喙长达7.5mm,被疏毛。浆果近纺锤状,长1.2-1.5cm,宽约6mm,先端有长喙。种子亮黑色,表面具纵凸纹,有喙。花果期4-9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林下草地或荒坡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1.《海药本草》。2.《本草图经》:仙茅,今蜀川、江湖、两浙诸州亦有之。叶青如茅而软,复稍阔,面有纵理,又似棕榈,至冬尽枯,春初乃生,三月有花,如栀子黄,不结实,其根独茎而直,傍有短细根相附,肉黄白,外皮稍粗,褐色,二月、八月采根暴干用。衡山出着,花碧,五月结黑子。谨按:《续传信方》叙仙茅云,主五劳七伤,明目,益筋力,宣而复补。八、九月时采得,竹刀子刮去黑皮,切如豆粒,米泔浸两宿,阴干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纲目》:仙茅,性热。补三焦、命门之药也。惟阳弱精寒,禀赋素怯者宜之。若体壮相火炽盛者,服之反能动火。2.《本草新编》:中仙茅毒者,含大黄一片即解,不须多用大黄也。此种药近人最喜用之,以《本草》载其能助阳也,然而全然不能兴阳。盖仙茅气温,而又入肾,且能除阴寒之气,以止老人之失溺,苟非助阳,乌能如此。而予独谓全不兴阳者,以仙茅之性,与附子、肉桂迥异,仙茅虽温,而无发扬之气,长于闭精,而短于动火,闭精则精不易泄,止溺则气不外走,无子者自然有子。予辨明其故,使世之欲闭其精者,用之固守其精,而元阳衰惫痿弱而不举者,不可惑于助阳之说,错用仙茅,归咎于药之不灵也。3.《本草求真》:仙茅,据书皆载功专补火,助阳暖精,凡下元虚弱,阳衰精冷,失溺无子,并腹冷不食,冷痹不行,靡不服之有效,以其精为火宅,火衰则精与血皆衰,而精自尔厥逆不温,溺亦自尔失候不禁矣。此与附、桂、硫黄、胡巴、破故纸、淫羊藿、蛇床子、远志同为一例,但附子则能以除火衰寒厥,肉桂则能以通血分寒滞,胡巴则能以除火衰寒疝,淫羊藿则能以除火衰风冷,蛇床子则能以祛火衰寒湿,硫黄则能以除火衰寒结,破故纸则能以理火衰肾泻,远志则能以除火衰怔忡,惟虽其所补则同,而效各有攸建,未可云其补火而不分其主治于其中也。故凡火衰病见,用之不离附、桂,余则视症酌增,然亦须视禀赋素怯则宜,若相火炽盛,服之反能动火,为害叵测。4.《本草正义》:仙茅是补阳温肾之专药,亦兼能祛除寒痹,与巴载天、仙灵脾相类,而猛烈又过之,惟禀性阴寒者,可以为回阳之用,而必不可以为补益之品。《开宝》又称其主丈夫虚劳,则古人之所谓虚劳,本属虚寒之病,《金匮》用建中等方,而《千金》、《外台》皆用温药,其旨可见,正与今人阴虚火动之虚劳病相反。而又谓其助筋骨,长精神云云,李珣又称其明耳目,填骨髓,皆因其助阳而故甚言之,不可为训也。5.《海药本草》:主风,补暖腰脚,清安五脏,强筋骨,消食。宣而复补,主丈夫七伤,明耳目,益筋力,填骨髓,益阳。6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一切风气,补五劳七伤,开胃下气。7.《开宝本草》:主心腹冷气不能食,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,丈夫虚劳,老人失溺。8.《滇南本草》:治妇人红崩下血,攻痈疽,排脓。9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补肾,止痛,治白浊,理痰火,煲肉食。十蒸九晒,用沙糖藏好,早晨茶送,能壮精神,乌须发。10.《王楸药解》:治皮肤风癫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70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山扁豆子

    山扁豆子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山扁豆"条。 【性味】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微苦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主要为利尿药,并有健胃…

  • 葛上亭长_葛上亭长的功效与作用_葛上亭长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亭长、豆蚝、豆斑蝥、红娘、鸡冠虫 性味:味辛;性温;有毒 功能主治:逐瘀;破积;攻毒。主血瘀经闭,症瘕积聚;白癞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芫青科动物锯角豆芫青的…

  • 丁香油_丁香油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丁香油的食用方法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味辛;甘;性热 功能主治:暖胃;降逆;湿肾。主胃寒痛胀;呃逆;吐泻;痹痛;疝痛;口臭;牙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…

  • 苜蓿_苜蓿多吃有影响吗_苜蓿有哪些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牧蓿、木粟、怀风、光风、连枝草、光风草、南苜蓿、金花菜、草头、母齐头、黄花草子、磨盘草子、黄花菜 性味:苦;平;无毒 功能主治:清脾胃;清湿热;利尿;消肿。主尿结石…

  • 蒙自赤杨

    蒙自赤杨(《贵州草药》) 【异名】桤木、旱冬瓜树、水冬瓜树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蒙自桤木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 【来源】为桦木料植物旱冬瓜的树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旱冬瓜落叶乔…

  • 苦楝皮

    苦楝皮(《证类本草》) 【异名】楝皮(《斗门方》),楝根木皮(《纲目》),双白皮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干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①苦楝(《证类本草》…

  • 虱草花

    虱草花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明涧色尔布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虱草花的花。 【植物形态】虱草花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壮。茎丛生,基部有毛,高10~30厘米。基部叶倒披针形…

  • 芒茎

    芒茎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芒(《本草拾遗》),又名:杜荣(《尔雅》),笆芒(《太平寰宇记》),笆茅(《纲目》),度芸、苫房草、创高草、白尖草。…

  • 黄花稔_黄花稔哪些人不能吃_黄花稔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小本黄花草、吸血仔、四吻草、索血草、山鸡、拔毒散、脓见消、单鞭救主、梅肉草、柑仔蜜、蛇总管、四米草、尖叶嗽血草、白素子、麻芡麻、灶江、扫把麻 性味:味辛;性凉 功能…

  • 红孩儿

    红孩儿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 【异名】石莲、红天葵、虎斑海棠、半边莲、九齿莲、红莲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岩红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 【来源】为秋海棠科植物裂叶秋海棠的全株。 【植物形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