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散薯_血散薯的医疗用途_血散薯可以入药吗

基础信息

别名:金不换、一滴血、山乌龟、独脚乌桕

性味:苦;寒

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散瘀止痛。主上呼吸道感染;咽炎;疮痈;胃痛;胃肠炎;牙痛;神经痛;跌打损伤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的块根。

原形态:血散薯多年生草质藤本,全株无毛。块根近长圆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,常露于地面,百径10-15cm,外皮褐色、粗糙、有许多疣状小乳突,茎常带紫红色,枝、叶折断有红色液汁流出。叶互生,纸质;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长,于叶柄近基部处盾状着生;叶片阔三角状卵形,长、宽均为6-12cm,先端有小突尖,基部平截或近圆形,有时微心形,全缘或有时具数个不规则粗齿。伞形聚伞花序腋生,雌雄异株;雄花序复伞形,小聚伞花序有明显的梗,疏松簇生于假伞梗的末端,萼、瓣均紫色,花瓣具壳状,内凹,内面无腺体,雄蕊花丝合牛成柱状;雌花序头状,花期不见假伞梗,花被左右对称,萼片1,花瓣2。核果较小,内果皮长不超过10cm,其上的雕纹末端呈弯钩状。花期5-7月,果期7-8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溪边、林中、石缝及峭壁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湖南、广东、贵州等地。

文献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587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黄瓜藤

    黄瓜藤(《滇南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。植物形态详"黄瓜"条。 【采集】6月采。阴干或鲜用。 【性味】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淡,无毒。" 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…

  • 椰子油

    椰子油(《纲目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,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。植物形态参见"椰子皮"条。 【药材】椰子油在热带地方为白色液体,在冷处则为牛油样的固体;有特殊气味,…

  • 双飞蝴蝶_双飞蝴蝶的功效与作用_双飞蝴蝶可以入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蝴蝶草、鹞子草、蝴蝶风、 性味:甘微辛;平;无毒 功能主治:活血祛风,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喉蛾,肺热咳嗽,痈肿疮毒,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…

  • 苒苒草

    苒苒草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 【异名】铁线莲、透骨草、灰绿铁线莲。 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粉绿铁线莲攀援灌木,茎叶近无毛。叶绿色,1~2回羽状复…

  • 千金藤

    千金藤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金线钓乌龟,粉防己(《杭州药植志》),公老鼠藤、野桃草、爆竹消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金线吊青蛙、朝天药膏、合钹草、土番薯、野薯藤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…

  • 百日草_百日草的功效与作用_百日草的叶子的药用价值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十姊妹、火毡花、对叶菊、步步登高、节节高 性味:味苦;辛;性凉 功能主治:清热;利湿;解毒。主湿热痢疾;淋证;乳痈;疖肿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百日菊…

  • 蒲棒

    蒲棒(《本草衍义》) 【异名】蒲棰、蒲厘(《本草图经》),蒲槌(《本草衍义》),水蜡烛实(《广东新语》)。 【来源】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(药用其茸毛)。植物形…

  • 粗叶耳草

    粗叶耳草(厦门《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》) 【异名】节节花。 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物粗叶耳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粗叶耳草一年生披散草本。枝粗糙或被粗毛。叶无柄,近膜质或纸质,披针形至卵…

  • 番薯藤

    番薯藤(《岭南采药录》) 【异名】红苕藤、番苕藤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。植物形态详"番薯"条。 【药理作用】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,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…

  • 乳花_乳花的副作用有哪些_乳花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石花 性味:甘;温;无毒 功能主治:温肾;壮骨;助阳。主筋骨痿软;腰脚冷痛;阳痿早泄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钟乳液滴石上散溅如花者。 原形态:晶体结构属三方晶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