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叶槲蕨_团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_团叶槲蕨的服用禁忌

基础信息

别名:肉碎补、骨碎补、石蜈蚣

性味:微苦;性温

功能主治:益肾气;壮筋骨;散瘀止血;。主肾虚耳鸣;牙痛;跌打损伤;骨折;风湿腰痛;外伤出血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槲蕨科植物团叶槲蕨的根茎。

原形态:植株高50-100cm。根茎横生,粗8-10mm,肉质,顶端密被披针形鳞片,基部阔卵形,盾状着作画,先端长渐尖成尾状,边缘有睫毛。叶二型;营养叶无柄;叶厚纸质,坚硬,两面无毛而光泽,心形至卵形,长宽几相等,先端钝或圆,基部浅心脏形而有互相覆盖的耳,全缘或波状;叶脉两面明显,小脉连接成伸长的网眼孢子叶叶柄长10-30cm,光亮无毛,基部被鳞片卵状长圆形,长30-70cm,宽20-30cm,羽状深裂几达叶轴;裂片3-7对,斜向上,缺刻圆形至截形,底部有小突刺阔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基部稍狭而下延,边缘有软骨质的边,顶生裂片较大;叶崭深色,中脉禾秆色,侧脉明显。孢子囊群细小,圆形,在侧脉间散生;无囊群盖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300-1700m的密林中树干、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《新华本草纲要》根茎:味微苦,性温。有补虚、舒筋活血的功能。用于小儿疳积,肾虚耳鸣,跌打损伤、骨折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038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人参果

    人参果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别名】人头七、开口箭。 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角盘兰多年生草本。块根球状或卵状,径约1厘米,干燥后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,具纵皱…

  • 枇杷叶_枇杷叶的副作用_枇杷叶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巴叶、枇杷、蜜枇杷叶、炙枇杷叶、芦桔叶 性味:苦、辛;寒;无毒 功能主治:清肺止咳,和胃降逆,止渴。主肺热痰嗽;阴虚劳嗽;咳血;衄血;胃热呕哕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…

  • 大浮萍_大浮萍的功效_大浮萍的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水浮莲、天浮萍、水浮萍、大浦藻、浮薸、浮萍、连花薸、水白菜、草包草、水鞭蓉、翻萍、大番萍、水荷莲、肥猪草、红莴苣 性味:味辛;性寒 功能主治:疏风透疹;利尿除湿;凉…

  • 谧桐叶

    谧桐叶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红蜻蜒叶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 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谧桐,植物形态详"荷苞花"条。 【性味】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酸微涩,平。" 【功用主治】…

  • 黑萼棘豆

    黑萼棘豆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黑萼棘豆多年生草本,高10~15厘米。茎细弱,散生。羽状复叶,长5~15厘米;叶轴细瘦,疏生黄色…

  • 冬瓜子

    冬瓜子(《唐本草》) 【异名】白瓜子(《本经》),瓜子、瓜瓣(《金匮要略》),冬瓜仁(《别录》),瓜犀(《荆楚岁时记》)。 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冬瓜"条。 …

  • 核桃楸皮

    核桃楸皮(《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楸树皮(《甘肃中药手册》),楸皮(《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。植物形态详"核桃楸果"条。 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收,剥取枝皮或…

  • 金雀根

    金雀根(《纲目拾遗》) 【异名】白心皮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阳雀花根、板参(《草木便方》)。土黄芪、野黄芪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态详"金…

  • 射鸡尾

    射鸡尾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 【异名】人头发、飞惊草、铁包针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青根、大石韦、剑刀草、大金刀、青叶红、叶上子、双蒜子、大骨牌草、七星剑、骨牌草、岩红豆(《湖南药…

  • 艾纳香

    艾纳香(《开宝本草》) 【异名】大风艾、牛耳艾、大风叶、紫再枫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再风艾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艾、大枫草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大骨风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大黄草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