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油_桐油可以入药吗_桐油治什么病

基础信息

别名:桐子油

性味:甘;辛;寒;有毒

功能主治:涌吐痰涎;清热解毒;收湿杀虫;润肤生肌。主喉痹;痈疡;疥癣;烫伤;冻疮;皲裂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(Hemsl.)Airy-Shaw的种子所榨出的油。

原形态:油桐小乔木,高达9m。枝粗壮,无毛,皮孔灰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达12cm,顶端有2红紫色腺体;叶片革质,卵状心形,长5-15cm,宽3-14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楔形,全缘,有时3浅裂,幼叶被诱色短柔毛,后近于无毛,绿色有光泽。花先叶开放,排列于枝端成短圆锥花序;单性,雌雄同株;萼不规则,2-3裂;花瓣5,白色,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;雄花具雄蕊8-20,排列成2轮,上端分离,且在花芽中弯曲;雌花子房3-5室,每室1胚珠,花柱2裂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3-6cm。种子具厚壳状种皮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生于较低的山坡、山麓和沟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。《纲目》:桐油吐人,得酒即解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112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红茴香叶

    红茴香叶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【来源】为本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红茴香根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挥发油0.66%。种子和果皮含有毒成分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…

  • 凤尾七

    凤尾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景天科植物小丛红景天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小丛红景天,又名:凤尾草、凤凰草、香景天。多年生草本。高9~20厘米,全株无毛。宿根粗壮,有分枝。茎直立…

  • 小金发藓_小金发藓的成分分析_小金发藓可以入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红孩儿、止血药 性味:辛;温 功能主治:镇静安神;散瘀;止血。主心悸怔忡;失眠多梦;跌打损伤;吐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的植物体。 …

  • 苦檀叶

    苦檀叶(《草木便方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苦檀子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草木便方》:"洗一切皮风。" ②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煎汤洗治皮肤麻木。" ③《…

  • 巴豆叶

    巴豆叶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 【异名】双眼龙叶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叶双眼龙叶(《岭南草药志))。 【来源】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巴豆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疟疾,疮癣,跌…

  • 野花生

    野花生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决明的全草或叶。植物形态详"决明子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全草含D-甘露醇、蜂花醇、β-谷甾醇、葡萄糖。叶含山剩酚-3-二葡萄糖甙。 …

  • 豉虫

    豉虫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豉母虫(《补缺肘后方》)。 【来源】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。 【动物形态】豉虫体椭圆形,雄虫长约7毫米,雌虫较大。色黑或黄,有光泽。头顶及前胸背皆光滑…

  • 砂仁壳

    砂仁壳(《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砂壳(《饮片新参》)。 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果壳。植物形态详"砂仁"条。 【药材】①春砂壳为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果壳,半椭圆形或半卵圆形,囊间…

  • 山芝麻

    山芝麻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【异名】岗油麻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岗脂麻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山油麻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田油麻、仙桃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野芝麻、狗屎树(《广西中兽医…

  • 荞麦七_荞麦七的作用与功效_荞麦七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白药子、金翘仁、石天荞、红要子、红药子、金荞仁、黑驴蛋、红药、荞麦头、荞麦蔓、珠沙莲 性味:苦;涩;辛;性凉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;除湿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疮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