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台红花_三台红花可以入药吗_三台红花有毒吗

基础信息

别名:三多、大罗伞、大常山、山利桐、山枇杷、三百棒、火山麻、火山麻、大叶土常山、三叉树

性味:苦辛;凉;有毒

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;散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湿热痢疾;淋证;风湿热痹;血瘀痛经;跌打损伤;咽喉肿痛;痈疽肿毒;荨麻疹;疟疾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的全株及根皮。

原形态:1.灌木,高1-4m。小枝近四棱形,细时密被土黄色短柔毛,尤以节眯密;老枝暗褐色至灰黄色,具皮孔,枝内有致密的中髓,干后澡空。叶对生或三叶轮生;叶柄长5-10mm,或近无柄;叶片厚纸质,椭圆形、倒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3-30cm,宽3-11cm,先端短渐尖或锐尖,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至多尖抱茎,边缘有锯齿或细锯齿,两面疏生短柔毛;侧脉10-11对,在背面明显隆起。聚伞花序在顶组成直立、开展的圆锥花序,长10-30cm,宽9-12cm,密被黄褐色柔毛;苞片宿存,叶状,在花序轴上2-3片轮生,近卵形、宽卵形或卵圆形,长1.5-4.5cm,宽5-18mm;小苞片较小,卵形或披针形;花萼钟状,被短柔毛,长约5mm,先端平截或有5钝齿;花冠淡紫色、蓝色或白色,近二唇形,花冠管长约7mm,5裂,裂片大小不一,倒卵形致工圆形,长6-12mm;雄蕊4,长约2.4cm,基部棍棒状,被毛;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外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8-10mm。熟时黑色,分裂为1-4个小坚果;花萼宿存,略增大,浅杯状。花期6-10月,果期9-12月。2.三台花本变种与三对节的主要区别是:三叶轮生,叶落归根片基部下延成耳状抱茎,无柄,通常叶与花序较大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210-1800m的山坡疏林或谷地沟边灌丛中。2.生于海拔630-1700m的路旁密林下或灌木林中较荫蔽湿润处。资源分布:1.分布贵州、广西、云南西藏等地。2.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驳骨,杀虫,健胃,清心火,壮筋骨。治疟疾,痢疾,头痛,眼炎,跌打。2.《贵州草药》:健脾利湿,补虚益损。治虚弱浮肿,劳伤。3.《文山中草药》:接骨止痛,清热解毒。治骨折,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无名肿毒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181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黄耆茎叶

    黄耆茎叶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芰草(《别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。植物形态详"黄耆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别录》:"疗渴及筋挛,痈肿,疽疮。" 【名家论述】…

  • 麦芽_麦芽有回乳的功效吗_麦芽是发芽的大麦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麦糵、麦糵、大麦毛、大麦芽 性味:甘;平 功能主治:消食化积;回乳。主食积不消;腹满泄泻;恶心哎吐;食欲不振;乳汁郁积;乳房胀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禾本…

  • 蚕茧草

    蚕茧草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寥科植物蚕茧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蚕茧草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可达1米。茎棕褐色,单一或分枝,节部通常膨大、叶披针形,长6~12厘米,宽1~1.5厘…

  • 多刺绿绒蒿

    多刺绿绒蒿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乌巴拉色尔布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罂粟科植物多刺绿绒蒿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多刺绿绒蒿多年生草本,根圆柱形或细胡萝卜形。茎高30~100厘…

  • 风藤

    风藤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 【异名】小叶风绳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,小木莲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、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爬藤榕,又名:狭叶薜荔。常…

  • 七叶一把伞

    七叶一把伞(《云南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樟科植物倒卵叶六驳的树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倒卵叶六驳常绿乔木。叶互生,稍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圆形,长24~27厘米,宽8~12厘米,叶背粉白色,…

  • 马陆_马陆的毒性详细解毒_马陆是一种虫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蚿、蛝、百足、马蚿、蛆蟝、马蚰、秦渠、飞蚿虫、马轴、蚐、千足、刀环虫、马驩、百节虫、 性味:味辛;性温;有毒 功能主治:破积;解毒;和胃。主症积;痞满;胃痛食少;痈…

  • 龙胆

    【中文名】龙胆(《本经》) 【类别】根类 【异名】陵游(《本经》),草龙胆(《本草图经》),龙胆草(《履巉岩本草》),苦龙胆草、地胆草(《滇南本草》),胆草(《药品化义》),山龙胆…

  • 兔头骨

    兔头骨(《别录》) 【来源】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。动物形态详"兔肉"条。 【性味】甘酸,平。 ①《别录》:"平。" ②《食疗本草》:"味酸。" ③《品汇精要》:"味甘,性…

  • 蝮蛇

    蝮蛇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虺(《诗经》),反鼻(《经典释文》),土虺蛇(《普济方》),反鼻蛇(《纲目》),碧飞(《湖州府志》),方胜板、土锦、灰地匾(《纲目拾遗》),草上飞(薛德焴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