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棱_三棱有副作用吗_三棱的功效与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京三棱、红蒲根、光三棱、

性味:味辛;涩;凉

功能主治:破血行气;消积止痛。主症瘕痞块;瘀滞经闭;痛经;食积胀痛;跌年伤痛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、细叶黑三棱、小黑三棱的块茎。

原形态:1.黑三棱,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根茎横走,下生粗而短的块茎。茎直立,圆柱形,光滑。叶丛生,2列;叶片线形,长60-95cm,宽约2cm,先端渐失,基部拖茎,下面具1条纵校。花茎由叶丛中抽出,单一,有时分枝;花单性,雌雄同株,集成头状花序,有叶状苞片;雄花序位于雌花序的上部,直径约10mm,通常2-10个;雌花序直径12mm以上,通常1-3个;雄花花被片3-4,倒披外形,雄蕊3;雌花有雌蕊1,罕为2,子房纺锤形,花柱长,柱头狭披针形。聚花果直径约2cm,核果倒卵状圆锥形,长6-10mm,径4-5mm,先端有锐尖头,花被宿存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生于池沼或水沟等处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。西南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2.细叶黑,本种与黑三陵的主要区别在于:植株较矮小,根茎短,块茎较小,茎直立,纤细、叶片决条形,长达65cm,宽2.5-4mm,中脉明显雌花序1-2(-3)个,无模,球形,直径约8mm,雌花密集,花被叶膜质,倒卵形或狭倒卵形,长1.5-2.5mm,雌蕊长约3.5mm,子房狭长,上部变细成花注,柱头狭长圆形;雄花序通常7个左右,本月茎或分校预部,谁花密集,花被片3,膜质,狭匙形或匙状条形术1.5-2mm,雄蕊3,长2-3mm,有长花丝。3.小黑三棱,本种与前两种的主要区别在于:茎不分校,通常无根茎,块望较小。叶片狭条形,长达60cm,宽5-8mm,中脉明显。雌花序2-4(-6)个,最卜面的1-2个有便,球形,直径约8mm,雌花密储,花被片3-4,狭匙形,有不整齐小齿,雌蕊纹外向锤形,长约5mm,花柱长约2mm,柱头钻形;雄蕴含序5-7个,雄花密集,花被片膜质,近狭条表,长约3mm,雄花长达5mm。聚花果直径约1.5cm;果实纺锤形,先端渐狭,有宿存花被片。此外,在吉林、安徽和江苏等省的个别地区用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yagaraOhwi的块茎作三棱商品收购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池沼或水沟等处。2.生于沼泽地。3.生于池沼及水沟等地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西南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2.分布于东北,河北等地。3.分布于东北各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王好古:三棱,破血中之气,肝经血分药也。三棱、莪术治积块疮硬者,乃坚者削之也。......通肝经积血。治疮肿坚硬。2.《纲目》:三棱能破气散结,故能治诸病,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,故难久服。3.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三棱气味俱淡,微有辛意;莪术味微苦,气微香,亦微有辛意,性皆微温,为化瘀血之要药。以治男子痃癖,女子症瘕,月经不通,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。其行气之力,又能治心腹疼痛、胁下胀疼,一切血凝气滞之症。若与参、术、芪诸药并用,大能开胃进食,调血和血。若细核二药之区别,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,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。4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妇人血脉不调,心腹痛,落胎,消恶血,补劳,通月经,治气胀,消扑损瘀血,产后腹痛、血运并宿血不下。5.《开宝本草》:主老癖症瘕结块。6.《医学启源》:主心膈痛,饮食不消,破气。7.《本草经疏》:三棱,从血药则治血,从气药则治气。老癖症瘕积聚结块,未有不由血瘀、气结、食停所致,苦能泄而辛能散,甘能和而入脾,血属阴而有形,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。洁古谓其能泻真气,真气虚者勿用,此见谛之言也。故凡用以消导,必资人参、芍药、地黄之力,而后可以无弊,观东垣五积方皆有人参,意可知矣。何者?盖积聚症瘕,必由元气不足,不能运化流行致之,欲其消也,必借脾胃气旺,能渐渐消磨开散,以收平复之功,如只一味专用克消,则脾胃之气愈弱,后天之气益亏,将见故者不去,新者复至矣。戒之哉。8.《本草图经》:今三棱荆、湘、江、淮水泽之间皆有。叶如莎草,极长,茎三棱如削,大如人指,高五、六尺,茎端开花,大体皆如莎草而大,生水际及浅水中,苗下即魁,其旁有根横贯,一根则连数魁,魁上发苗,采时断其苗及横根。形扁如鲫鱼者,三棱也;根末将尽一魁,未发苗,小圆如乌梅者,黑三棱也;又根之端,钩屈如爪者,为鸡爪三棱,皆皮黑肌白而至轻。三者本一物,但力有刚柔,各适其用,因其形为名,如乌头、乌喙,云母、云华之类,本非两物也。今人乃妄以凫茨、香附子为之。又《本草》谓京三棱形如鲫鱼,黑三棱形如乌梅而轻,今红蒲根至坚重,刻削而成,莫知形体,又叶扁茎圆,不复有三棱处,不知何缘名三棱也。今三棱皆独旁引二根,无直下根,其形大体多亦如鲫鱼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18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干苔

    干苔(《食疗本草》) 【别名】海苔菜(《本草汇言》),苔菜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石莼科植物条浒苔的藻体。 【植物形态】条浒苔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,高可达40厘米左右;多…

  • 杜鹃花

    杜鹃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红踯躅(《洛阳花木记》),山踯躅、山石榴、映山红(《纲目》),艳山红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艳山花、山归来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满山红、清明花(《江西民间…

  • 水龙胆草

    水龙胆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腺花香茶菜多年生直立草本。基部多分枝。茎方形,被短细毛,高30~50厘米。叶对生,具柄,叶片卵…

  • 鲫鱼胆_鲫鱼胆的功效与作用_鲫鱼胆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味苦;性寒;有毒 功能主治:清热明目;杀虫;敛疮。主消渴;砂眼;疳;疮;阴蚀疮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胆囊。 原形态:鲫鱼,体侧扁,宽而高,腹部…

  • 马刀肉

    马刀肉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的肉。原动物详"马刀"条。 【性味】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甘,寒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纲目》:"同蚌。" ②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…

  • 玳瑁

    玳瑁(《开宝本草》) 【异名】瑇瑁(《开宝本草》),蝳蝐(《桂海虞衡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甲片。 【动物形态】玳瑁体长可达1.6米。背及腹部均有坚硬的鳞甲。头部具前颧…

  • 狗乳汁

    狗乳汁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犬科动物狗的乳汁,植物形态详"狗肉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水分69.50%,蛋白质15.54%,脂肪10.45%,糖3.19%,盐类0.73%。盐类…

  • 青檀香

    青檀香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青藤香(《阳春县志》),青风藤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小葛藤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叶。植物形态详"防己"条。 【采集…

  • 掌叶半夏

    掌叶半夏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 【异名】独脚莲、独角莲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掌叶半夏多年生草本。块茎近球形,类似半夏,但较大,径…

  • 韶酱

    韶酱(《唐本草》) 【异名】枸酱(《汉书》),韶子(《广志》),土荜拨(《食疗本草》),大荜拨(《成都县志》),韶青、槟榔韶(《岭南草药志》),青蒌、香俏(《广东中草药》),芦子(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