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颗针_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_三颗针的副作用有哪些

基础信息

别名:铜针刺

性味:苦;性寒;

功能主治:清热;燥湿;泻火解毒。主湿热痢利;腹泻;黄疸;湿疹;疮疡;口疮;目赤;咽痛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小檗、刺黑珠、蓝果小檗、猫刺小檗、匙叶小檗等多种植物的根、茎及树皮。

原形态:1.细叶小檗,落叶灌木,高1-2m.老枝灰褐色,具光泽,幼枝紫褐色,密生黑色疣状突起,刺短小,通常单一,生于老枝或干枝条下端的刺有时3分叉,长4-9mm。叶簇生;无柄;纸质;叶片狭倒披针形或披针状匙形,长1.5-4cm,宽5-10mm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鲜绿色,下面淡绿或灰绿色,具羽状脉。总状花序下垂,长3-6cm,有花6-20朵;萼片6,花瓣状,排成2轮,长圆形或倒卵形;花黄色,外面带红色,直径6mm,花瓣6,倒卵形,较萼片稍短;雄蕊6,长约1.5mm;子房圆柱形,内含胚珠2粒,无花柱,柱头头状扁平.浆果长圆形,长约9mm,熟时红色.种子倒卵形,表面光滑,紫黑色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2.刺黑珠,常绿灌木,高1-3m,茎圆柱形,节间长3-6cm,幼枝带红色,老枝黄灰色或棕褐色,有时具稀疏而明显的疣点。刺坚硬,3分叉,长1-3cm。单叶互生或3片簇生;几无柄;叶革质;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4-10cm,宽1-3cm,先端急尖,有小尖刺,基部楔形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或黄色,边缘具15-25个刺状小锯齿,齿距2.5-4mm,叶脉网状密集。花3-10朵簇生,花梗长1-2cm;小苞片披针形;萼片6,长圆形或卵形;花淡黄色,直径约1cm,花瓣6,先端微凹,基部有2枚蜜腺;雄蕊6,长约4.5mm,与花瓣对生;子房圆柱形,内有2-3粒胚珠,柱头头状扁平。浆果卵形至球形,蓝黑色,长6-7mm,直径4-6mm,柱头宿存,无花柱,无粉或微有粉。花期4-5月,果期6-7月。3.蓝果小檗,落叶灌木。幼枝带红色,老枝淡黄色,有小疣点,针刺3叉,粗壮,长1.5-3.5cm。叶披针形,长5-11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边缘有刺齿10-24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有光泽。花2-10朵簇生;花梗长1.6-3.5cm;小苞片卵形;外萼片长圆状卵形;微带红褐色,中萼片与内萼片倒卵形;花瓣倒卵形,先端圆钝,基部有爪;雄蕊长4mm;子房有胚珠4-5。桨果卵球形至椭圆形,被蓝粉,无宿存花柱。4.猫刺小檗,常绿灌木,高达2m。茎直立,多分枝,幼枝淡黄色,具少数疣点,刺坚硬,三分叉,长1-2.5cm。叶簇生,革质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稀长圆状倒卵形,长3-6cm,宽6-9mm,先端急尖,基部急狭呈极短的柄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黄绿色,边缘有5-18个刺齿,齿长1.5-2.5mm。齿长3-7mm,侧脉几与中脉垂直,细脉不显着。花8-20朵簇生,花梗长5-15mm,小苞片2,卵状长圆形,长约2mm;萼片6,排成2轮;花黄色,6瓣,卵形至倒卵形;雄蕊6,离生;子房椭圆形,内含2-3个种子,稀3,宿存花柱长0.5mm。浆果椭圆形,熟时红色,被白粉。花期3-4月,果期8-10月。5.匙叶小檗,落叶灌木,高0.5-1.5m。枝条细瘦,具条棱,幼枝后期变紫红色,老枝暗灰色,散生黑色疣点。刺通常不分叉,坚硬,长1-3cm。叶3-8片簇生;常为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,长1-5cm,宽0.3-1cm,先端近急尖,有时具小尖头,基部渐狭成柄,通常全缘,稀具少数细锯齿。简单的总状花序,长2-4cm,花密生,15-35朵,花梗长1.5-4mm;苞片长圆形,稍短或与花梗等长。小苞片通常红色,长约1mm,花瓣椭圆状倒卵形,先端微急尖,基部有2枚蜜腺;雄蕊6,长约1.5mm;子房含1-2粒胚珠。浆果球形,淡红色带紫色,被粉,长及径均为3.5-4.5mm,柱头宿存,无花柱。花期5-6月,果期8-9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细叶小檗,生于向阳的砂质丘陵、山坡、路旁或溪边。2.刺黑珠生于海拔1000-2000m的向阳山坡、荒地、路旁及山地灌丛中。3蓝果小檗生长在山地灌丛中。4.猫刺小檗,生海拔600-2000m的山坡、路旁及林缘。5.生于海拔300-800mm的河滩、戈壁滩或山坡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1.细叶小檗分布东北、华北及狭西、山东、河南等地。2.刺黑珠分布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3.蓝果小檗公布河北、四川、云南。4.猫刺小檗,分布于狭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5.匙叶小檗分布秦岭西端甘肃南部至西部、青海东部及新疆等地区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跌打损伤,劳伤吐血。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热解毒,消炎抗菌。治目赤,赤痢,吐血劳伤,咽喉肿痛,腹泻,齿痛,耳心痛,跌打损伤红肿。3.《贵州草药》:解热,利湿,散瘀,止痛,凉血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194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虎杖叶

    虎杖叶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虎杖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叶含异槲皮甙,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,鞣质17%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拾遗》:"捣敷蛇…

  • 山海螺_山海螺治什么病_山海螺有什么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地黄、白河车、牛附子、乳夫人、奶树、四叶参、白蟒肉、山胡萝卜、土党参、奶参、乳薯、通乳草、奶奶产头、老奶头、野菜产砂、奶葫芦、奶茵、陈、奶党、羊乳参、白马肉、牛奶参…

  • 赤地榆_赤地榆的功效和作用_赤地榆有毒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红地榆、隔山消、万两金、雀食地榆、万榄筋、红寒药 性味:苦;涩;微寒 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;凉血止血。主泄泻;痢疾;消化不良;脘腹;鼻衄;便血;有经过多;产后出血不止…

  • 白鱼

    白鱼(孟诜) 【异名】鮊鱼(《滇南本草》),鱎鱼(《纲目》),白扁鱼(《本草求原》)。 【来源】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鮊的肉。 【动物形态】翘嘴红鮊体侧扁,延长,头背面平直,后部隆起。体…

  • 黄藨根

    黄藨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切头悬钩子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黄藨叶"条。 【采集】8~9月采收。 【性味】性平,味咸酸,无毒。 【功用主治】祛风除湿,清热解毒。治吐血…

  • 猫耳朵草

    猫耳朵草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 【异名】草蚱蚂莲、土知母、毛芨蕨、龙头凤尾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裸子蕨科植物金毛裸蕨的全草或根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金毛裸蕨多年生草本…

  • 火腿_火腿的功效与作用_火腿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熏蹄、兰熏、南腿 性味:味甘;咸;性温 功能主治:健脾开胃;滋肾益精;补气养血。主虚劳;怔忡;虚痢;泄泻;腰脚软弱;漏疮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猪科动物猪的腿…

  • 甘青青兰

    【药品名称】甘青青兰【藏药名】知杨故【拼音名】Ganqingqinglan【英文名】HERBADRACOCEPHALITANGUTICI【标准编号】WS3-BC-002 【来源/处…

  • 水苦荬_水苦荬的用药禁忌_水苦荬有毒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半边山、谢婆菜、水莴苣、水菠菜、大仙桃草、水仙桃草、仙桃草、鸭儿草、虫虫草、仙人对座草、水对叶莲、水泽兰、蚊子草、蚧蛙草、接骨桃、水上浮萍、水波浪、水窝窝、芒种草、…

  • 蔊菜_蔊菜的害处_蔊菜的药用价值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辣米菜、野油菜、塘葛菜、干油菜、石豇豆、鸡肉菜、田葛菜、江剪刀草、野雪里蕻、野芥草、野菜花、山芥菜、独根菜、山萝卜、金丝荚 性味:味辛;苦;性微温 功能主治:祛痰止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