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瓜_丝瓜可以解毒吗_丝瓜是中药吗

基础信息

别名:天丝瓜、天罗、蛮瓜、绵瓜、布瓜、天罗瓜、鱼鲛、天吊瓜、纯阳瓜、天络丝、天罗布瓜、虞刺、洗锅罗瓜、天罗絮、纺线、天骷髅、菜瓜、水瓜、缣瓜、絮瓜、砌瓜、坭瓜

性味:味甘;性凉

功能主治:清热化痰;凉血解毒。主热病身热烦渴;痰喘咳嗽;肠风下血,痔疮出血;血淋;崩漏;痈疽疮疡;乳汁不通;无名肿毒;水肿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鲜嫩果实;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(天骷髅)。

原形态:一年生攀援草本。茎枝粗糙,有棱沟,有微柔毛。茎须粗壮,通常2-4枝。叶互生;叶柄粗糙,长10-12cm,近无毛;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,长宽均为10-12cm,通常掌状5-7裂,裂片三角形,中间较长,长8-12cm,洗端尖,边缘有锯齿,基部深心形,上面深绿色,有疣点,下面浅绿以,有短柔毛,脉掌状,具白色长柔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通常10-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,花序梗粗壮,长12-14cm,花梗长2cm;花萼筒钟形,被短柔毛;花冠黄色,幅状,开后直径5-9cm,裂片5,长圆形,长0.8-1.3cm,宽0.4-0.7cm,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,外面具3-5条突起的脉,雄蕊5,稀3,花丝6-8mm,花初开放时稍靠合,最后完全分离;雌花单生,花梗长2-10cm;花被与雄花同,退化雄蕊3,子房长圆柱状,有柔毛,柱头3,膨大。果实圆柱状,直或稍弯,长15-30cm,直径5-8cm,表面平滑,通常有深色纵条纹,未成熟时肉质,成熟后干燥,里面有网状纤维,由先端盖裂。种子多数,黑色,卵形,扁,平滑,边毋狭翼状。花、果期夏秋季。

文献

出处:1.出自《滇南本草》2.《纲目》:丝瓜,唐宋以前无闻,今南北皆有之,以为常蔬。二月下种,生苗引蔓延树竹,或作棚架。其叶大如蜀葵而多丫尖,有细毛刺,取汁,可染绿。其茎有棱,六,七月开黄花,五出,微似胡瓜花,蕊瓣俱黄。其瓜大寸许,长一、二尺,甚则三、四尺,深绿色,有皱点,瓜头如鳖首。嫩时去皮,可烹可曝,点茶充蔬。老则大如杵,筋络缠纽如织成,经霜乃枯,涤釜器,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。内有隔,子在隔中,状如栝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学圃杂疏》:丝瓜,北种为佳,以细长而嫩者为美。性寒,无毒,有云多食之能萎阳,北人时啖之,殊不尔。然用其蒂可治小儿痘;汁滴瓶中,能消痰火,其凉可知矣。2.《本草求真》:丝瓜性属寒物、味甘体滑。凡人风痰湿热,蛊毒血积,留滞经络,发为痈疽疮疡,崩漏肠风,水肿等症者,服之有效,以其通经达络,无处不至。但过服亦能滑肠作泄,故书有言,此属菜中不足,食之当视脏气以为可否也。朱震亨:治痘疮不快,枯者烧存性,入朱砂研末,蜜水调服。3.《本草蒙筌》:治痘疮脚痛,烧灰,敷上。4.《医学入门》:治男妇一切恶疮,小儿痘疹余毒、并乳疽、疔疮。5.《纲目》:煮食除热利肠。老者烧存性服,去风化痰,凉血解毒,杀虫,通经络,行血脉,下乳汁;治大小便下血,痔漏崩中,黄积,疝痛卵肿,血气作痛,痈疽疮肿,痘疹胎毒。6.汪连仕《采药书》:天骷髅,治妇人白带血淋,臌胀积聚,一切筋骨疼痛。7.《陆川本草》:生津止渴,解暑除烦。治热病口渴,身热烦躁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201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山芹_山芹有什么副作用_山芹治什么病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味辛;苦;性平 功能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乳痈;疮肿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山芹的全草。 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0.5-1.5m。主根粗短,有2-3分枝…

  • 斑叶兰

    斑叶兰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【异名】银线盆(《峨嵋药植》),九层盖、野洋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小将军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,小叶青、麻叶青、竹叶青、蕲蛇药、尖叶山蝴蝶、竹叶小青…

  • 九子连环草

    九子连环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 【别名】珠串珠、夜白鸡、串白鸡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硬九头狮子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肉连环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连环草(《重庆草药》),九节虫、…

  • 鹿茸草

    鹿茸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 【异名】千年艾(《庐山志》),千重塔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瓶儿蜈蚣草、山门穹(《杭州药植志》),千层矮、龙须草、白路箕、毛茵陈、白丝草、土茵陈(《湖南药…

  • 石豇豆

    石豇豆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石小豆。 【来源】为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高山瓦韦多年生草本,高达20厘米。根茎横走,密被黑褐色鳞片。叶互生,厚革质;叶片长线…

  • 三分三

    三分三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 【别名】山茄子、大搜山虎、山野烟(《云南中草药》),野旱烟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、叶或种子。 【植物形态】三分三…

  • 乌蔹莓

    【中文名】乌蔹莓(《唐本草》) 【类别】全草类 【异名】拔、茏葛(《尔雅》),龙尾、虎葛(《尔雅》郭璞注),五叶莓(陶弘景),笼草、乌蔹草(《蜀本摹》),五叶藤(《履巉岩本草》),…

  • 过江龙

    过江龙(《滇南本草》) 【异名】蒲地虎、地蜈蚣(《滇南本草》),地刷子(《中国中部植物》),伸筋草、扁心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小伸筋、木金草、公鱼秧草、风尾草、马尾松(《湖南药…

  • 盘龙七

    盘龙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石白菜、地白菜 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。 【植物形态】秦岭岩白菜多年生草本,高5~50厘米,全体平滑无毛,根茎粗壮,匍匐,圆柱形。…

  • 普洱茶

    普洱茶(《本经逢原》) 【异名】普雨茶(《物理小识》),大叶茶(《树木学》)。 【来源】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的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普洱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3米。小枝灰色,幼时被柔毛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