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节_松节是中药吗_松节可以入药吗

基础信息

别名:黄松木节、油松节、松郎头

性味:苦;性温

功能主治:祛风燥湿;舒筋通络;活血止痛。。主风寒湿痹,历节风痛;脚痹痿软;跌打伤痛。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松科植物油松、马尾松、赤松、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。

原形态:1.乔木,高达25m,胸围可达1m以上。树皮灰褐色,呈不规则鳞甲状裂,裂隙红褐色。枝轮生,小枝粗壮,淡橙黄色或灰黄色;冬芽宽椭圆形,先端尖,红褐色。叶针形,2针一束,深绿色,粗硬,长10-15cm,径约1.5mm,边缘有细齿,两面有气孔线;叶鞘初时淡褐色,渐变成暗灰色。雄球花圆柱形,长1.2-1.8cm,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;雌球花序阔卵形,长7mm,紫色,着生于当年新枝上。球果卵形或圆卵形,长4-9cm,有短梗,向下弯垂,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,宿存数年之久;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,长1.6-2cm,鳞盾肥厚,隆起或微隆起,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,横脊显着,鳞脐凸起有尖刺。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,淡褐色,有斑纹,连翅长1.5-1.8c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翌年10月。2.乔木,高达45m,胸围1.5m。树皮红褐色,下部灰褐色,成不规则长块状裂。小枝常轮生,淡黄褐色,无白粉,无毛;冬芽卵状圆柱形,褐色,先端尖,芽鳞边缘丝状,先端尖或有长尖头。叶针形,2针一束,稀3针一束,长12-30cm,细长而柔软,叶缘有细锯齿,树脂道约4-8个,在背面边生,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;叶鞘初呈褐色,后渐变成灰黑色,宿存。雄球花淡红褐色,圆柱形,弯垂,长1-1.5cm,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,穗状;雌球花单生或2-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,淡紫红色。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,长4-7cm,径2.5-4m,有短梗,下垂,熟时粟褐色;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,长约3cm;鳞盾菱形,微隆起或平,鳞脐微凹,无刺。种子长卵圆形,长4-6mm,连翅长2-2.7c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翌年10-12月。3..乔木,高达30m,胸围达1.5m。树皮橘红色,不规则鳞片状脱落。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,微有白粉,无毛;冬芽长圆状卵圆形,暗红褐色,针叶2针一束,长5-12cm,径约1mm,先端微尖,两面有气孔线,边缘有细锯齿,横切面半圆形,树脂道约4-6个,边生。雄球花淡红黄色,圆筒形,5-12mm,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;雌球花淡红紫色,单生或2-3个聚生,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。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;种鳞张开,易脱落,有微隆起的横脊,鳞脐平或微凸起,有短刺。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4-7mm,连翅长1.5-2m,种翅宽5-7mm。花期4月,果熟期翌年9-10月。4.乔木,高达30cm,胸围1m。树皮灰褐色,不规则鳞片状深裂,易脱落。一年生枝粗壮,红褐色,二三年生小枝上苞片状鳞叶易脱落,露出褐色内皮;冬芽圆锥状卵形,红褐色,芽鳞披针形,先散开,有白色丝状毛。针叶3针一束,稀2针一束,长10-30cm,径约1.2mm,柔软,稍下垂,横切面扇状三角形,树脂道4-5个,中生与边生并存,叶鞘宿存。球果圆锥状卵圆形,长5-11cm,梗长约5mm,熟时栗褐色或黄褐色;鳞盾肥厚隆起,有横脊;鳞脐微凹或微隆起,有短刺。种子近卵圆状倒卵形,边翅长1.6-1.9c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翌年10-11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00-2600m的山地。2.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。3.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。4.生于1000-2800m的山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河南、山东、江苏等地。2.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3.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。南京一带有栽培。4.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1.《本草图经》:方书言松为五粒,字当读为鬣,音之误也。言每五鬣为一叶,或有两鬣、七鬣者。松岁久则实繁,中原虽有,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。2.《本草纲目》:松树,磊砢修耸多节,其皮粗厚有鳞形,其叶后雕。二、三月抽蕤生花,长四、五寸,采其花蕊为松黄。结实状如猪心,叠成鳞砌,秋老则子长鳞裂。然叶有二针、三针、五针之别,三针者为栝子松,五针者为松子松。其子大如柏子,惟辽海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本草汇言》:松节,气温性燥,如足膝筋骨,有风有湿,作痛作酸,痿弱无力者,用此立痊。倘阴虚髓乏,血燥有火者,宜斟酌用之。2.《名医别录》:主百节久风,风虚,脚痹疼痛。3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脚软骨节风。4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炒焦治骨间病,能燥血中之湿。5.《滇南本草》:行经络,治痰火,筋骨疼痛,湿痹痿软,强筋骨。6.《本草通玄》:搜风舒筋。7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鹤膝风,通气和血。8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风湿骨痛,跌打瘀痛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330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栗秦

    栗秦(《纲目》) 【来源】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。植物形态详"栗子"条。 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平,涩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瘰疬,骨鲠。 【选方】①治栗子颈:栗蓬内膈断薄衣(…

  • 白牛胆

    白牛胆(《泉州本草》) 【异名】毛老虎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猪耳风、大力黄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白叶菊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大麻香、毛柴胡、白面风、土蒙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,…

  • 款冬花_款冬花是中药吗_款冬花吃了中毒了怎么办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冬花、款花、看灯花、艾冬花、九九花 性味:味辛;微甘;性温 功能主治:润肺下气;化痰止咳。主新久咳嗽;气喘;劳嗽咳血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…

  • 亮菌_亮菌是中成药吗_亮菌治疗胃炎效果怎么样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假蜜环菌、易逝杯伞、青杠钻、光菌、发光小蜜环菌 性味:苦;性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急慢性胆囊炎;胆道感染;肝炎;阑尾炎;中耳炎。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白…

  • 釜脐墨

    釜脐墨(《四声本草》) 【异名】月下灰(《补缺肘后方》),釜下墨(《千金方》),釜月中墨(《四声本草》),铛墨(《开宝本草》),釜底墨(《本草图经》),锅底墨(《普济方》),锅脐墨…

  • 山黄皮_山黄皮是中药吗_山黄皮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五薯叶、臭黄皮叶、过山香、蕃仔香草 性味:辛;苦;温 功能主治:疏风清热;利湿解毒;截疟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气喘;腹泻痢疾;风湿水肿;尿路感染;湿疹;疥癣;疮疖;蛇伤…

  • 光裸星虫_光裸星虫有什么药用价值_光裸星虫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沙虫、沙肠子、海肠子、星虫 性味:味咸;性寒 功能主治:滋阴降火。主阴虚盗汗骨蒸潮热;肺痨咳嗽;牙龈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星虫科动物裸体方格星虫的全体。…

  • 青礞石_青礞石的副作用_青礞石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礞石 性味:甘;咸;平;无毒 功能主治:坠痰下气;平肝定惊;消食攻积。主顽痰咳喘;癫痫发狂;烦躁胸闷;惊风抽搐;宿食癖积;症瘕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变质岩类…

  • 落地生根_落地生根的副作用_落地生根吃多了拉肚子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土三七、叶生根、番鬼牡丹、叶爆芽、天灯笼、枪刀草、厚面皮、着生药、伤药、打不死、晒不死、古仔灯、新娘灯、大疔癀、大还魂 性味:苦;酸;寒 功能主治:凉血止血;清热解…

  • 冬菇_冬菇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冬菇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构菌、金钱菌、毛脚金钱菌、冻菌、朴菰、冬蘑、金针菇、朗夏 性味:甘;咸;性寒 功能主治:补肝;益肠胃;抗癌。主肝病;胃肠道炎症;溃疡;癌症。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