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蠹虫_桑蠹虫吃多了拉肚子吗_桑蠹虫的服用禁忌

基础信息

别名:蝤蛴、蝎、桑蠹、桑蝎、桑虫、蛀虫、桑蚕、铁炮虫、老母虫

性味:味苦;性温;有毒

功能主治:化瘀;止痛;止血;解毒。主胸痹心痛;血瘀崩漏;瘀膜遮晴;痘疮毒盛不起;痈疽脓成难溃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、天牛科动物桑天牛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。

原形态:1.星天牛,全体黑色,有金属光泽。具有小白斑点。触角第3-11节的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。前胸背板中瘤明显,两侧另有瘤状突起,侧刺突粗壮。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,鞘翅每侧约有20个小形白色毛斑,排成不整齐的5横行。2.桑天牛,体黑色,全身密被绒毛。雄虫触角超出体长2-3节,雌虫由仅较身体略长。额狭,复眼下叶大而横阔。前胸背板宽大于长,两侧中央具细尖刺突,前后横沟之产有不规则的横脊线。鞘翅中缝、侧缘及端缘通常有一条灰色窄边,其部有黑色瘤状颗粒,翅端的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起。足细长,被灰白色短毛腿节大,内侧有纵沟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活动于苹果、梨、樱桃、花红、柳、白杨、桑及榆树附近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名医别录》1.《纲目》: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。似蚕而在树上食叶者为ZHU;似ZHU而小,行则首尾相就屈而后伸者为尺蠖;似尺蠖而青小者,为螟蛉。三虫皆不能穴本,至夏惧羽化为蛾,惟穴木之蠹,宜入药用。各木性味,良毒不同,而蠹亦随所居所食而异,未可一概用也。古方用蠹,多取桑、柳、构木者,亦各有义焉。2.《本经逢原》:桑蠹虫,色白带黄,而腹中无秽,挼之无水者为真。若头硬而腹中不净者,即杂树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景岳全书·痘疹诠》:桑虫用以发痘,尝遍考《本草》、痘疹诸书,皆所不载,及审其性质,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耳。惟其有毒,所以亦能发痘;惟其寒湿,所以最能败脾。且发痘者,不从血气而从毒药,痘虽起而中则败矣,此与揠苗者何异。矧以湿毒侵脾,稚弱何堪,故每见多服桑虫者,毒发则唇肤惧裂,脾败则泄泻不止。前之既覆,后可见矣。2.《本经逢原》:桑蠹虫,治痘疮毒盛白陷不能起发者,用以绞汁和白酒酿服之即起。但皮薄脚散及泄泻畏食者服之,每致驳裂而成不救,不可不慎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359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茉莉花

    茉莉花(《纲目》) 【异名】小南强(《清异录》),柰花(《丹铅杂录》),鬘华(《群芳谱》),木梨花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。 【来源】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。 【植物形态】茉莉(《纲目…

  • 伸筋草

    伸筋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 【异名】石松(《本草拾遗》),过山龙(《滇南本草》),宽筋藤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火炭葛(《本草求原》),金毛狮子草、金腰带、狮子草(《中药志》),狮子毛…

  • 全毛悬钩子

    全毛悬钩子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【异名】红毛猫耳扭。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全毛悬钩子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全毛悬钩子常绿蔓生小灌木,高20~40厘米。茎无皮刺,茎和叶柄、叶片下…

  • 岩豆

    岩豆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豆种植物水边千斤拔的根、茎和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水边千斤拔小灌木,高达50厘米。幼枝密被褐色毛。单叶互生;叶片狭矩圆形,长4~7厘米,先端急尖,…

  • 马缨花

    马缨花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 【异名】密筒花、红山茶、杜鹃、麻力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映山红(《贵州药植名录》),苍山杜鹃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 【来源】为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的花…

  • 雄黄豆

    雄黄豆(《云南巴茅中草药选》) 【异名】腊肠豆、排钱豆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雄黄豆的果实。 【植物形态】雄黄豆乔木。羽状复叶,小叶4~8对,卵形或椭圆形,长6~12厘米,宽3~5厘…

  • 红莲子草_红莲子草的功效_红莲子草的禁忌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红节节草、红田乌草、红绿草、红草、红棕草、五色草、织锦苋、模样苋 性味:甘;微酸;性凉 功能主治:凉血止血;散瘀解毒。主吐血;咯血;便血;跌打损伤;结膜炎;痢疾 生…

  • 赤车

    赤车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异名】岩下青、冷坑青、阴蒙藤、拔血红、小铁木、吊血丹、风阳草、坑兰。 【来源】为荨麻科植物赤车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赤车多年生草本。茎匍匐,有分…

  • 蔷薇根_蔷薇根怎么入药_蔷薇根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苦涩;凉;无毒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活血调经,固精缩尿,消骨鲠。主疮痈肿痛,烫伤,口疮,痔血,鼻衄,关节疼痛,月经不调,痛经,久痢不愈,遗尿,尿频,白带过…

  • 绣线菊叶

    绣线菊叶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绣线菊根"条。 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研末用。 【化学成分】全草中分离出绣线菊碱A、B、C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