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参_沙参多吃有影响吗_沙参有哪些功效

基础信息

别名:知母、白沙参、苦心、识美、虎须、白参、志取、文虎、文希、羊婆奶、南沙参、铃儿参、泡参、桔参、山沙参、沙獭子

性味:味甘;微苦;性微寒

功能主治:养阴清热;润肺化痰;益胃生津。主阴虚久咳;痨嗽痰血;燥咳痰少;虚热喉痹;津伤口渴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桔梗科植物沙参、杏叶沙参、轮叶沙参、云南沙参、泡沙参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根。

原形态:1.沙渗多年生草本,茎高40-80cm。不分枝,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。基生叶心形,大而具长柄;茎生叶无柄,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;叶片椭圆形、狭卵形,基部楔形,长3-11cm,宽1.5-5cm。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,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,或近于毛。花序学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,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,极少具长分枝而成圆锥花序的;花梗长不足5mm;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状毛,少数无毛,筒部常倒卵状,少数为倒卵状圆锥形,裂片5,狭长,多为钻形,少数为条状披针形;花冠宽钟状,蓝色或紫色,外面无毛或有硬毛,裂片5,三角状卵形;花盘短筒状,无毛;雄蕊5,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,花药细长;花柱常略长于花冠,柱头3裂,子房下位,3室。蒴果椭圆状球形,极少为椭圆状,长6-10mm。种子多数,棕黄色,稍扁,有1条棱,长约1.5cm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2.杏叶沙参本种与沙参的区别在于:茎生叶在茎上部的无柄或仅有楔状短柄,叶基部常楔状下延,基生叶具长柄。花序分枝粗壮,几乎平展或弓曲向上;花萼裂片卵形至长卵形,最宽处在中下部,通常多少重叠,宽1.5-4mm,花盘多功能数有毛,少无毛;花柱与花冠等长。花期7-9月。3.轮叶沙参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:叶3-6轮生,卵圆形至线状披针形。花序分枝也常轮生;花盘较短,长2-4mm,直径不超过1mm;花冠细小,近于筒状,口部稍收缢,裂片长约2mm。花期7-9月。4.云南沙参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:茎生叶均匀分布于茎上;常无柄,叶片卵圆形至长卵形或倒卵形,上面疏生糙毛,下面密硬毛或仅叶脉上被硬毛。假总状花序;花盘短筒状,长不超过1mm;花萼边缘有1-3对小齿。花期8-10月。5.泡沙参本种与前四各的区别在于:茎常密被倒生短硬毛;茎生叶无柄,极个别有楔状短柄;叶片卵状椭圆形、长圆形、狭椭圆形和倒卵形,两面被毛,边缘有2至数个粗大齿。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;花盘被毛;花柱与花冠近等长。花期7-10月,果期10-11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多生于低山草丛中和岩石缝内,也有生于海拔600-700m的草地上或1000-3200m的开旷山坡及林内者。生于海拔600-2000m的草地或林缘草地中。2.生于山地草丛中。3.生于草地或灌木丛中。4.生于海拔1000-2800m的杂木林、灌丛或草丛中。5.生于海拔3100m以下的阳坡草地,少生于灌丛或林下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广西等地。2.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3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西南及华南。4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西藏。5.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本品始载于《本经》,列为上品。《吴普本草》首先记载沙参之形态,云:"三月生如葵,叶青,实白如芥,根大,白如芜菁。三月采。"《蜀本草》亦谓:"花白色,根苦葵根。"《纲目》记载较详,云:"沙参处处山原有之。二月生苗,叶如初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。八、九月抽茎,高一二尺。茎上之叶则尖长如枸记叶而小,有细齿。秋月叶间开小紫花,长二三分,状如铃铎,五出,白蕊,亦有白花春。并结实,大加冬青实,中有细于。霜后苗枯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别录》:"沙参生河内川谷及冤句、般阳续山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暴干。"2.《本草经集注》:"今出近道,丛生,叶似枸杞,根白实者佳。此沙参井人参是为五参,其形不尽相类,而主疗颇同,故皆有多名,又有紫参,正名牡蒙,在中品。"3.《蜀本草》:《图经》云:花白色,根若葵根。"4.《本草图经》:"今出淄、齐。潞、随州,而江、淮、荆、湖州郡或有之。苗长一、二尺以来,丛生崖壁间,叶似枸杞而有叉牙,七月开紫花,根知葵根,着许大,赤黄色,中正白实者佳。二月、八月来根,暴十。有上生者叶有细有大,花白,瓣上仍有白粘胶,此为小异。"5.《救荒本草》:"沙参,令辉县太行山边亦有之。又有杏叶沙参及细叶沙参,气味与此相类,但《图经》内不曾载此二种叶苗形容,未敢收入本条。今皆另条开载。救饥:掘根浸洗极净,换水煮上苦味,再以水煮饭熟,食之。"6.《本草备要》:"似人参而体轻松,向实者良。生沙地者长大,生黄土者瘦小(北地真者难得。沙参分南北两种:北者良;南者功用相同而力稍逊。)"7.《本草从新》:"南沙参,色稍黄,形稍瘦小而短,近有.种味带辣者,不可用。"8.《本经逢原》:"沙参有南北二种,北者质坚性寒,南者体虚力微。"9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沙参,《本经》上品。处处皆有,以北产及太行山为上,其类亦有数种,洋《救荒本草》。花与荠苨相同,惟叶小而很有心为别。"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418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蚬肉海棠

    蚬肉海棠(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) 【异名】蚬肉秋海棠。 【来源】为秋海棠科四季海棠的花、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四季海棠秃净、肉质草本,高15~45厘米。根纤维状。茎直立,肉…

  • 升麻草

    升麻草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【异名】金毛三七。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假升麻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假升麻多年生草本,基部木质化,高约1~2米。根茎粗大,横走,周围密生条状须根。茎直…

  • 蓼子草

    蓼子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小毛蓼(《种子植物名称》),小蓼子草、红蓼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细刺毛蓼的全草及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细刺毛蓼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3…

  • 石斛─铁皮石斛

      石斛──铁皮石斛  HerbaDendrodiiOfficinalis  (英)OfficinalDendrobiumStem  【别名】 铁皮兰、黑节草。   【来源】 为兰…

  • 山佩兰_山佩兰的副作用_山佩兰的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白头婆、佩兰、南佩兰、秤杆草、搬倒甑、野升麻、麻秤杆、秤杆升麻、红升麻、土升麻、泽兰、血升麻、细黑升麻、佩兰 性味:味辛;苦;性平 功能主治:祛暑发表;化湿和中;理…

  • 牡蛎肉_牡蛎肉的副作用_牡蛎肉吃多了有什么影响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蛎黄 性味:味甘;咸;性平 功能主治:养血安神;软坚消肿。主烦热失眠;悯神不安;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、长牡蛎、大连湾牡蛎、密鳞牡蛎等…

  • 海红

    海红(《饮膳正要》) 【异名】海棠(《通志》),海棠梨(《纲目》),棠蒸梨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西府海棠的果实。 【植物形态】西府海棠(《群芳谱》),又名:…

  • 土丁桂_土丁桂怎么入药_土丁桂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毛辣花、银丝草、过饥草、小鹿衔、鹿含草、小本白花草、石南花、泻痢草、银花草、毛将军、白毛草、白毛莲、白毛将、白鸽草、白头妹、暴臭蛇、烟油花 性味:甘苦;凉 功能主治…

  • 虎皮草

    虎皮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猪耳朵,牛耳朵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 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金腰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大叶金腰,又名:马耳朵草、龙香草。多年生草本,高8~16厘…

  • 荨麻根

    荨麻根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 【来源】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,狭叶荨麻等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荨麻"条。 【性味】《文山中草药》:"苦辛,温,有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祛风,活血,止痛。治风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