珊瑚_珊瑚的作用和功效_珊瑚有毒性嘛

基础信息

别名:大红珊瑚、红珊、火树、红珊瑚

性味:味甘;性平

功能主治:去翳明目;安神镇惊;敛疮止血。主目生翳障;惊痫;吐衄;烧烫伤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红珊瑚科动物红珊瑚、日本红珊瑚、巧红珊瑚、皮滑红珊瑚、瘦长红珊瑚等多种红珊瑚的骨骼。

原形态:1.红珊瑚,群体灌木状分枝,最大群体高度约45cm,分枝不在一个面上,各个面上的分枝表面生有多数水螅体,即称珊瑚虫,其珊瑚萼呈半球形,疣状,上有羽状触手8条,触手中央有口,虫体所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骨骼,即通称为“珊瑚”。骨骼的表面和中轴均为殷红色(或称牛血红色)。中轴硬,皮层薄,其皮层骨针呈对称辐射状多瘤突绞盘形,大小约6.6-10μm,为其鉴别特征。2.日本红珊瑚,群体分枝扩展如扇,分歧较细,皮层有6-,7-,8--辐射突和十字形骨针。外表面为公牛鲜血红色。3.巧红珊瑚,群体分枝扩展在一个面上,最大高度可达75cm。正面的小枝瘦长而多。水螅体疣均匀分布,不呈丛状(小枝顶端除外),皮上乳突密。皮层有双茄形8-辐射突骨针。4.皮滑红珊瑚,群体分枝扩展在一个面上。水螅体疣成群成丛。皮光滑,皮层无8-辐射突骨针。小枝末端厚。5.瘦长红珊瑚,群体分枝扩展在一个面上。水螅体疣均匀分布,不成群。皮上有乳突,皮层无8-辐射突风针。小枝末端瘦长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红珊瑚一般均生长于深水区,不论在大西洋-地中海区系或印度-太平洋区系都产于深海。地中海的红珊瑚幼体在5-60m深处经常能发现,成体一般均生长在60-300m深处。生境条件:要求硬底,无沉积物,水清,流急,低光照,低温(8-20℃)。生长速度慢,成体每年夏季产卵,其浮浪幼虫是负趋旋旋旋旋光性,从幼虫附着后,生长12年开始性成熟,年生长率为0.5-2cm,平均寿命为75年。2.生长于太平洋区海域。水深100-400m范围内是成体(指商业产品)生长丰富的区域,近年来新发现的红珊瑚产地为水深1000-1500m。本种主产于日本海、小笠原群岛、琉球群岛、中途岛。3.生境、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。4.生境、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。5.生境、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地中海、波斯湾,古来从波斯等地进口至我国。2.我国分布于台湾东部、北部海域,及澎湖列岛和南沙群岛的南威岛等海域。3.生境、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。4.生境、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。5.生境、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唐本草》。1.《本草衍义》:珊瑚,有一等红油色,有细纵纹,可爱;又一种如铅丹色,无纵纹,为下。入药用红油色者。2.《纲目》:珊瑚生海底,五、七株成林,谓之珊瑚林。红色者为上;亦有黑色者,不佳;碧色者亦良。昔人谓碧者为青琅歼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唐本草》:主宿血,去目中翳,鼻衄,末,吹鼻中。2.《海药本草》:主消宿血、风痫等疾。3.《纲目》:点眼,去飞丝。4.《日华子本草》:镇心,止惊,明目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435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椰子油_椰子油的用药禁忌_椰子油有哪些功效

    基础信息 性味:辛;微温 功能主治:杀虫止痒;敛疮。主疮癣;湿疹;冻疮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,经加工而成的油。 原形态:椰子,大乔木,高15-30m,茎…

  • 雉子筵根

    雉子筵根(《中草药通讯》)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根及根茎。植物形态详"雉子筵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洗净,晒干。 【化学成分】含主要有效成分d-儿茶精。 【药理作用】…

  • 红娘子_红娘子的功效与作用_红娘子的副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红娘虫、么姑虫、红女、红姑娘、红蝉 性味:味苦;辛;性平 功能主治:破瘀;散结;玫毒。主血瘀经闭;腰痛;不孕瘰疬;癣疮;狂犬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蝉科动…

  • 向日葵子_向日葵子可以入药吗_向日葵子是中药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天葵子、葵子 性味:味甘;性平 功能主治:透疹;止痢;透痈脓。主疹发不透;血痢;慢性骨髓炎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果实。 原形态:向日葵一年生…

  • 鲫鱼骨

    鲫鱼骨(《食疗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鲤科动物鲫鱼的骨,动物形态详"鲫鱼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食疗本草》:"烧为灰,敷匿疮。"

  • 虾须豆

    虾须豆(《广西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土甘草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干花豆直立灌木,高可达1米。幼枝密生锈色短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…

  • 铺地黍根

    铺地黍根(《福建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根茎及根。植物形态详"铺地黍"条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 【性味】微甘苦,平。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平肝,利湿解毒。 …

  • 鹬肉

    鹬肉(《本草拾遗》) 【来源】为鹬科动物红脚鹬或鹬属其他种动物的肉。 【动物形态】红脚鹬体长约27厘米。嘴长,端部黑色,上嘴基部褐色,下嘴基部角黄色。虹膜黑褐色。头顶部浅红褐色;从…

  • 茵陈蒿

    茵陈蒿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因尘(《吴普本草》),马先(《广雅》),茵蔯蒿(《雷公炮炙论》),茵陈(《本草经集注》),因陈蒿(《本草拾遗》),绵茵陈(《本经逢原》),绒蒿、细叶青蒿…

  • 苧麻皮

    苧麻皮(《本草备要》) 【来源】为荨麻科植物苧麻的茎皮。植物形态详"苧麻根"条。 【性味】①《得配本草》:"甘,寒。" ②《本草再新》:"甘,微寒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烦热,利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