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枣仁_酸枣仁治什么病_酸枣仁有什么作用

基础信息

别名:枣仁、酸枣核

性味:甘;平

功能主治:宁心安神;养肝;敛汗。主虚烦不眠;惊悸怔忡;体虚自汗、盗汗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。

原形态:酸枣落叶灌木,稀为小乔木,高1-3m。老枝灰褐色,幼枝绿色;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,1枚针形直立,长达3cm,另1枚向下弯曲,长约0.7cm。单叶互生;托叶针状;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先端钝,基部圆形,稍偏斜,边缘具细锯齿。花小,2-3朵簇生于叶腋;花萼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;花瓣5,黄绿色,与萼片互生,雄蕊5,与花瓣对生;花盘明显,10浅裂;子房椭圆形,埋于花盘中,花柱2裂。核果肉质,近球形,成熟时暗红褐色,果皮薄,有酸味。花期6-7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、山谷、丘陵、平原、路旁以及荒地。性耐干旱,常形成灌木丛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及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雷公炮炙论》;1.《别录》:酸枣,生河东川泽。八月采实,阴干,四十日成。棘刺实,主明目,心腹痿痹,除热,利小便。2.陶弘景:酸枣,今出东山间,云即是山枣树,子似武昌枣,而味极酸,东人啖之以醒睡,与此疗不得眠正反矣。3.《唐本草》:此(酸枣)即枣实也,树大如大枣,实无常形,但大枣中味酸者是。《本经》唯用实,疗不得眠,不言用仁,今方用其仁补中益气。自补中益肝已下,为酸枣仁之功能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本草图经》:酸枣仁,《本经》主烦心不得眠,今医家两用之,睡多生使,不得睡炒熟,生熟便尔顿异。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,有酸枣仁汤,酸枣仁二l,茯苓、白术、人参、甘草各二两,生姜六两。六物切,以水八l煮取三l,分四服。主虚不得眠,烦不可宁,有酸枣仁汤,酸枣仁二l,干姜、茯苓、芎穷各二两,甘草一两炙,并切,以水一斗,先煮枣,减三l,后纳五物煮,取三l,分服。一方,更加桂一两。二汤酸枣并生用,疗不得眠,岂便以煮汤为熟平。2.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,宜用此(酸枣仁)大补心脾,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,睡卧自宁。3.《纲目》:酸枣仁,甘而润,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,烦渴虚汗之证;生用疗胆热好眠。皆足厥阴、少阳药也,今人专以为心家药,殊昧此理。4.《本草经疏》:酸枣仁,实酸平,仁则兼甘。专补肝胆,亦复醒脾。熟则芳香,香气入脾,故能归脾。能补胆气,故可温胆。母子之气相通,故亦主虚烦、烦心不得眠。其主心腹寒热,邪结气聚,及四肢酸疼湿痹者,皆脾虚受邪之病,脾主四肢故也。胆为诸脏之首,十一脏皆取决于胆,五脏之精气,皆禀于脾,故久服之,功能安五脏。5.《本草切要》:酸枣,性虽收敛而气味平淡,当佐以他药,方见其功,如佐归、参,可以敛心;佐归、芍,可以敛肝;佐归、术,可以敛脾;佐归、麦,可以敛肺;佐归、柏,可以敛肾;佐归、苓,可以敛肠、胃、膀胱;佐归、芪,可以敛气而灌溉营卫;佐归、地,可以敛血而营养真阴。又古方治胆气不和,甚佳。如胆气空虚,心烦而不得眠,炒用可也。6.《本草汇言》:酸枣仁,均补五藏,如心气不足,惊悸怔仲,神明失守,或腠理不密,自汗盗汗;肺气不足,气短神怯,干咳无痰;肝气不足,筋骨拳挛,爪甲枯折;肾气不足,遗精梦泄,小便淋沥;脾气不足,寒热结聚,肌肉羸瘦;胆气不足,振悸恐畏,虚烦不寐等症,是皆五藏偏失之病,得酸枣仁之酸甘而温,安平血气,敛而能运者也。7.《药品化义》:枣仁,仁主补,皮益心血,其气炒香,化为微温,藉香以透心气,得温以助心神。凡志苦伤血,用智损神,致心虚不足,精神失守,惊悸怔忡,恍惚多忘,虚汗烦渴,所当必用。又取香温以温肝、胆,若胆虚血少,心烦不寐,用此使肝、胆血足,则五脏安和,睡卧得宁;如胆有实热,则多睡,宜生用以平服气。因其味甘炒香,香气入脾,能醒脾阴,用治思虑伤脾及久泻者,皆能奏效。8.《本经逢原》:酸枣仁,熟则收敛精液,故疗胆虚不得眠,烦渴虚汗之证;生则导虚热,故疗胆热好眠,神昏倦怠之证。按酸枣本酸而性收,其仁则甘润而性温,能散肝、胆二经之滞,故《本经》治心腹寒热,邪气结聚,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,以疏利肝、脾之血脉也。盖肝虚则阴伤而烦心,不能藏魂,放不得眠也。伤寒虚烦多汗,及虚人盗汗,皆炒熟用之,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。9.《本经》:主心腹寒热,邪结气聚,四肢酸疼,湿痹。10.《别录》:主烦心不得眼,脐上下痛,血转久泄,虚汗烦渴,补中,益肝气,坚筋骨,助阴气,令人肥健。11.《药性论》:主筋骨风,炒末作汤服之。12.《本草拾遗》:睡多生使,不得睡炒熟。13.王好古:治胆虚不眠,寒也,炒服;治胆实多睡,热也,生用。14.《本草汇言》:敛气安神,荣筋养髓,和胃运脾。15.《本草再新》:平肝理气,润肺养阴,温中利湿,敛气止汗,益志,聪耳明目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532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大驳骨_大驳骨有用药禁忌吗_大驳骨有毒性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还魂、龙头草、大驳骨消、大驳骨丹、大骨风、接骨木、大骨碎、大骨节草、大接骨 性味:味辛;微苦;性平 功能主治:活血止痛;接骨续伤;止血。主筋伤骨折;扭伤;瘀血肿痛…

  • 万寿菊

    万寿菊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 【异名】臭芙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金菊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黄菊、红花、柏花、里苦艾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蜂窝菊、金花菊、金鸡菊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…

  • 羊蹄肉

    羊蹄肉(《千金·食治》) 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蹄肉,动物形态详"羊肉"条。 【性味】①《千金·食治》:"平。" ②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补肾益精。治肾…

  • 柠檬皮_柠檬皮有什么医用价值_柠檬皮的功效与作用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黎檬、洋柠檬 性味:酸;辛;微苦;温 功能主治:行气;和胃;止痛。主脾气滞;脘腹胀痛;食欲不振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黎檬Citruslimonia…

  • 亚麻子

    【中文名】亚麻子(《本草图经》) 【类别】种子类 【异名】胡麻子(《博济方》),壁虱胡麻(《纲目》),亚麻仁(《国药的药理学》)。 【来源】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亚麻…

  • 鹅肠草_鹅肠草的食用方法_鹅肠草是如何帮助病人的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抽筋草、伸筋藤、伸筋草、壮筋丹、鸡卵菜、鹅儿肠、白头娘草、鸡娘草 性味:甘;酸;性平 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肺热喘咳;痢疾;痈疽;痔疮;牙痛;月经不调;小…

  • 地仙桃

    地仙桃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来源】为紫草料植物梓木草或大紫草的果实。 【植物形态】①梓木草,又名:琉璃草、接骨仙桃草。多年生草本,高15~25厘米。茎基部平卧,伸长,被粗毛,新枝自…

  • 红毛五加皮

    红毛五加皮(《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川加皮,刺加皮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刺五甲、毛五甲皮、刺甲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的树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红毛五加落叶灌…

  • 海参肠

    海参肠(旅大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 【来源】为刺参科动物刺参或其他种海参的肠。动物形态详"海参"条。 【采集】将海参肠洗净,阴干。 【化学成分】干肠含钒率为百万份之12份,比…

  • 鼠李

    鼠李(《本经》) 【异名】牛李(《吴普本草》),鼠梓、稗(《别录》),赵李、皂李(《唐本草》),山李子(刘禹锡《传信方》),乌巢子(《本草图经》),女儿茶、牛筋子(《救荒本草》)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