羌活_羌活的副作用_羌活的功效

基础信息

别名:羌青、护羌使者、胡王使者、羌滑、退风使者、黑药

性味:味辛;苦;性温

功能主治:散表寒;祛风湿;利关节;止痛。主外感风寒;头痛无汗;油印寒湿痹;风水浮肿;疮疡肿毒

生长采收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和根。

原形态:1、多年生草本,高60-150cm。根茎粗壮,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,暗棕色至棕红色,顶端有枯萎叶鞘,有特殊香气。茎直立,圆柱形,中空,表面淡紫色,有纵直细条纹。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,叶柄由基部向两侧扩展成膜质叶鞘,抱茎;叶片为三出三回羽状复叶,小叶3-4对,末回裂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卵形,长2-5cm,宽0.5-2cm,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深裂;茎上部叶简化成鞘状,近无柄,先端有羽状分裂的小叶片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,直径3-13cm,侧生者常不育,总苞片3-6,线形,早落;伞辐7-18(-39),长2-10cm;小伞形花序直径1-2cm,小总苞片6=10,线形,长3-5mm;花多数,萼齿卵状三角形;花瓣5,白色,倒卵形,先端钝而内凹;雄蕊的花丝内弯,黄色;花柱2,很短,花柱基平压,稍隆起。分果长圆形,长4-6mm,宽约3mm,主棱均扩展为宽约1mm的翅,油管明显,每棱槽内3-4,合生面5-6,胚乳腹面内凹成沟槽状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2、本种与羌活的区别点在于:植株高80-180cm。叶片大,三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,末回裂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3-8cm,宽1-3cm,先端钝或渐尖,基部略带楔形,边缘有粗锯齿,脉上及叶缘有微毛;茎上部叶少数,叶片简化,仅有3小叶。复伞形花序有伞辐10-17(-23),花瓣淡黄色。分生果近圆形,长约5mm,宽4mm,每棱槽内有油管3-4,合生面有油管4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
生长环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4200m的林缘、灌丛下、沟谷草丛中。生于海拔1700-4500m的林缘及灌丛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文献

出处: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各家论述:1.《唐本草》:疗风宜用独活,兼水宜用羌活。2.《医学启源》:羌活,治肢节疼痛,手足太阳本经风药也。加川芎治足太阳、少阴头痛、透关利节,又治风湿。《主治秘诀》云:其用有五:手足太阳引经,一也;风湿相兼,二也;去肢节痛,三也;除痈疽败血,四也;治风湿头痛,五也。3.《本草纲目》:羌后、独活,皆能逐风胜湿,透关利节,但气有刚劣不同尔。4.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羌活气清属阳,善行气分,舒而不敛,升而能沉,雄而善散,可发表邪,故入手太阳小肠。足太阳膀胱以理游风,其功用与独活虽若不同,实互相表里。5.《本草汇言》:羌活功能条达肢体,通畅血脉,攻彻邪气,发散风寒风湿。故疡证以之能排脓托毒,发溃生肌;目证以之治羞明隐涩,肿痛难开;风证以之治痿、痉。癫痫,麻痹厥逆。盖其体轻而不重,气清而不浊,味辛而能散,性行而不止,故上行于头,下行于足,遍达肢体,以清气分之邪也。6.《本经逢原》:羌活乃却乱反正之主帅,风能胜湿,故羌活能治水湿,与芎穷同用,治太阳、厥阴头痛,发汗散表,透关利节,非时感冒之仙药也。昔人治劳力感寒,于补中益气汤中用之,深得补中寓泻之意。7.《本草正义》:羌、独二活,古皆不分,《本经》且谓独活一名羌活,所以《本经》、《别录》,止有独活而无羌活。李氏《纲目》尚沿其旧。然二者形色既异,气味亦有浓淡之殊,虽皆以气胜,以疏导血气为用。通利机关,宣行脉络,其功若一。而羌活上气尤胜,则能直上顶巅,横行支臂,以尽其搜风通痹之职,而独活止能通行胸腹腰膝耳。颐之师门,恒以羌活专主上部之风寒湿邪,显与独活之专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,其功尤捷,而外疡之一切风湿寒邪,着于肌肉筋骨者亦分别身半以上,身半以下,而以羌、独各为主治。若在腰脊背膂之部,或肢节牵挛,手足上下交痛,则竟合而用之,宣通络脉,更能神应,固不仅内科着痹,应手辄效,而外科之风寒湿邪,亦莫不投剂立验。又按羌活本含辛温之质,其治疗宜于风寒风湿,而独不宜于湿热,以湿邪化热,即为温病,似无再用辛温之理,然此惟内科证治为然,若外疡之属于湿热者,苟肿势延蔓,引及骨节筋肉伸缩不利,非以羌、独之善走宣通为治,则效力必缓,故虽热病,亦不避用,但仅以为向导而任佐使之职,则分量甚轻,其主任之君药,固犹是理湿清热之正剂,此亦发表不远热之大旨,非抱薪救火者所得以为借口也。8.《药性论》:治贼风、失音不语,多痒血癞,手足不遂,口面歪邪,遍身顽痹。9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一切风并气,筋骨拳挛,四肢赢劣,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,五劳七伤,虚损冷气,骨节酸疼,通利五脏。10.《珍珠囊》:太阳经头痛,去诸骨节疼痛,亦能温胆。11.《品汇精要》:主遍身百节疼痛,肌表八风贼邪,除新旧风湿,排腐肉疽疮。12.《本草备要》:泻肝气,搜胖风,治风湿相搏,本经(太阳)头痛,督脉为病,脊强而厥,刚痉柔痉,中风不语,头旋目亦。13.《会约医镜》:治邪闭憎寒,壮热无汗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ao.qiip.cc/16632.html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06/08/2025
下一篇 06/08/2025

相关推荐

  • 余甘子

    【中药名称】余甘子【拼音名】Yuganzi【英文名】FRUCTUSPHYLLANTHI 【来源】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,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.的干燥…

  • 雷公连_雷公连吃多了有影响吗_雷公连有副作用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大医药、大软筋藤、九龙上调、野红苕、青藤、雷公药、风湿药 性味:味辛;微苦;性凉 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;祛瘀止痛。主风湿麻木;心绞痛;骨折;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:…

  • 砒石

    砒石(《开宝本草》) 【异名】砒黄(《日华子本草》),信砒(孙用和),人言(《本事方》),信石(《救急易方》)。 【来源】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。目前多为毒砂、雄黄等含砷矿石的加…

  • 丽江青木香_丽江青木香是中药材吗_丽江青木香有香味吗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青木香、木香、理木香 性味:味辛;苦;性温 功能主治:理气;健胃;止痛。主脘腹疼痛;胁痛;消化不良;慢性胃肠火;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厚叶川木香…

  • 银紫丹参_银紫丹参的功效与作用_银紫丹参吃多了有什么影响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白背丹参、丹参、白元参、紫丹参 性味:味甘;苦;性平 功能主治:活血祛瘀;利湿解毒。主胸痹绞痛;月经不调;痛经;阴挺崩漏;赤白带下;恶疮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:药材基…

  • 勾儿茶

    勾儿茶(《陕西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牛脔子、铁包金、乌梢蛇。 【来源】为鼠李科植物牛鼻拳的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牛鼻拳藤状灌木,高约2米,全体无毛。小枝黄绿色。叶互生,卵形,长3.7~7…

  • 鸡血藤_鸡血藤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鸡血藤的食用方法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血风藤、马鹿藤、紫梗藤、猪血藤、九层风、红藤、活血藤、大血藤、血龙藤、过岗龙、五层血 性味:味苦;微甘;性温 功能主治:活血舒筋;养血调经。主手足麻木;肢体瘫痪;风…

  • 苦天茄_苦天茄的入药方法_苦天茄的药用部位

    基础信息 别名:苦颠茄、黄角刺、刺天茄、刺茄子、天茄子、谷雀蛋、天泡子、添钱果、狗茄子、果角茄、大苦葛、金弹子 性味:味微苦;性寒;小毒 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…

  • 六月雪叶

    六月雪叶(《岭南草药志》)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广东土牛膝"条。 【功用主治】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蛇伤,肿毒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外用:捣烂敷。 【…

  • 落新妇

    落新妇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小升麻(《本草拾遗》),术活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马尾参、山花七、阿根八、铁火钳(《贵州草药》)。红升麻、马尾参、野开麻、虎麻。 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…